《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的原文摘录

  • 这样的局面使人们获得了几点启示:第一,既然原本都是地方性的东西,彼此便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高明;第二,如果说其中哪一种存在可以“全球化”的括,那么也就意味着其他任何一种都具有这样的可能(与权力),人为剥夺这样可能(与权力)的行为,无异于一种侵害和侵犯;第三,由此而在世界各地激起的种种地方性危机与保护,乃至本土寻根式的复兴便在情理之中,于是二十世纪此起彼伏的“原教旨主义”浪潮便不足为奇。 (查看原文)
    jakdan 2赞 2022-10-12 23:20:21
    —— 引自章节:二、“后轴心”时代
  • 四、“腹地”的變更 第12页 “腹地”一詞具有比喻色彩,象徴特定族群生存疆界的心腹所在。其與“邊疆”一樣,有着多重的含義,并且是一個相對的説法。對東亞大陸而言,早期漢語文獻所表述的“腹地”,主要指黄河流域以華夏爲主的中心、中原或京畿。由“腹地”出發,向外延伸出依次統屬的四面八方,形成所謂“一點四方”和“五服統治”的王朝版圖。這一點,我們曾在“西南研究書系”叢書中有過初步探討①。其他學者也作過角度不同的論述。大家所注意到的一個共同之處是,在以中原(華夏、漢民族)爲中心向(現實與想象中的)東、南、西、北四方延展的空間結構裏,存在一種“以我屬主、内外有别”式的文化心態及其派生出的治理 (查看原文)
    w 2020-05-06 15:36:47
    —— 引自章节:引论 从边疆到腹地: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格局
  • 模式、交往過程和歴史結果。在這種結構中,“腹地”的含義不僅意味着地理的中心,同時還體現着王朝統治的權力基礎及其族群利益、價值指向的核心所在。正如古語所説“尊王攘夷“内諸夏外夷狄”或《詩・大雅・民勞》之謂“惠此中國,以緩四方”是也。 明清以後,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紀的現代國家版圖裹,上述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説所謂“一點四方”岡式在文化心態上仍有存留,整齊劃一的“五服統治”却成了歷史遺跡。隨着“中心”位置的一再變更和内部族群的數次遷移,加上版圖邊界的歷代調整,非但“四方”的性質不斷變化,“腹地”的含義也與過去有了明願不同②。其中的突出表現之一,就是由於中原漢族不断向四方開邊拓墾,并由少變多,以往的邊疆漸漸納入了後來的腹地;而移民所到之處,一些先前的“邊地夷”也漸次變成了漢族文化園繞中的“腹地少數民族”。這種情况在如今的西南省區表現得尤爲顯著②,比如川、滇、黔、桂、湘、鄂等範圍内的苗、瑶、壯、侗以及彝、羌、傣、佤和哈尼、景頗、仡佬等等。 (查看原文)
    w 2020-05-06 15:38:18
    —— 引自章节:引论 从边疆到腹地: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格局
  • 在這點上,西南族群從清朝到民國的主要變化是,一方面雖仍在一定程度上被繼續看作邊疆,另一方面在歸屬上又與漢族等同,并且還夾處在日益增多的漢族移民圈内。因此,它也就不能與西北地區兼具地理、文化和族群等多重意義上的“邊疆民族”相提并論了。 其實,少數民族的“腹地化”在歷史上已數次出現。就長江中下游地區而言,巴蜀和荆楚即先後成爲過大一統王朝的腹地。費孝通先生依據史料指出,其中的“蜀”在秦設郡後,因中原移民的大量進入,““蜀人”也就并入了漢族”の。以後又經過清代“空前”規模的移民浪潮,即史家所稱的“湖廣填四川”,位於秦嶺之南的成都平原,也就是以往的蜀國故土,日益變爲漢族最爲密集的地區之一,同時也就融進了“漢族聚居”意義上的“中原”範園。 但時至現代,爲什麽西南族群既然已在行政隸屬等方面逐渐“腹地化”了,却又仍能保持自己的“土著”身份及其文化特微呢?這又不能不重提所謂的“内留一未化”現象。正如费孝通先 (查看原文)
    w 2020-05-06 15:39:45
    —— 引自章节:引论 从边疆到腹地: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格局
  • 生所説,西南族群大多屬於那種歷史上“既逐不去又不受融合的非漢民族類型,在漢族歷次移民擴張的衝擊下,以“袛有走到漢族不願去居住的地方”ー一即不宜耕種的山區一的方式,使自己的文化傳統世代存留の。另一方面,明清兩代以修築“邊墙”和封鎖“苗疆”等方式對西南族群的“隔離”和“封禁”也强化了這種“咫尺天涯”的腹地異己現象。雍正年間,雲貴總督秉奏朝廷時便對西南苗疆的這種“腹地”特微慠過描述,稱其“雖居邊界之外,實介兩省之中”;“分兩省而親,各在疆外,合兩省觀之,適居中央”。 (查看原文)
    w 2020-05-06 15:41:29
    —— 引自章节:引论 从边疆到腹地:中国的多民族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