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式传记,记取一个天才的灵魂!
🔷20世纪女性文学、意识流小说先驱伍尔夫!
🔷图文小传,有关伍尔夫的一切,还差这一本!
⭐错乱与先锋并肩,美名与争议傍身
⭐7个“房间”、N组关键词、41幅珍贵图片,还原伍尔夫细碎跌宕的人生轨迹,再现其令人窒息的生命博弈!
【编辑推荐】
★7个伍尔夫的“房间”——从空间角度诠释传奇女作家伍尔夫的一生
★N组关键词,敲开伍尔夫之门——家人、伴侣、爱人、朋友;婚姻、友谊、疾病;死亡、流水、写作、性……
★41幅珍贵历史图片,打开伍尔夫的朋友圈——包括但不限于,伍尔夫和伦纳德的订婚照,伍尔夫与维塔、伍尔夫与斯特雷奇的合照……
【内容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当她去世时,她可能是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启发了整整一代作家,而她感人的小说,如《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本引人入胜的传记讲述了伍尔夫的家庭和个人生活的新细节,让读者对她的作品有了全新的了解,重点讲述了空间和想象力如何塑造了她的写作,以及她的生活背景如何塑造了她的作品和艺术抱负。
从海德公园门的封闭空间到戈登广场的开放和自由的布卢姆斯伯里,以及蒙克屋,作者通过考察伍尔夫的信件、日记、散文和小说,揭示了她对这些住所和周围环境的记录。在整本书中,作者讨论了伍尔夫作为小说家从阅读他人身上学到的技巧,她小说的实验性质,以及她对历史、叙事、艺术和友谊的关注。他讨论了伍尔夫在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中的角色,她与一系列其他令人着迷的人的关系,包括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和奥托琳·莫雷尔夫人,她对性和婚姻的态度,她多变的社会和政治观点,以及写作对她精神状态的影响:伍尔夫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患有精神疾病以致精神崩溃,这最终导致她在1941年自杀,享年59岁。
平易近人,简洁而全面,这本书将吸引许多这位极具影响力却又备受争议的女作家的崇拜者。
【媒体推荐】
埃拉·纳德尔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广泛而简洁地描述了伍尔夫的生活和事业,她的经历和记忆,以及他们出现在日记、信件、散文和虚构作品中。它全面探索了她的成长和家庭生活,她的婚姻、友谊和婚外情,她困难的病史,以及她与历史事件的关系。
——埃伦·弗里德曼(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
纳德尔为伍尔夫写的相对简短的传记,很好地介绍了这位作家的生平。
——《现代语言评论》
在讨论伍尔夫的作品和个人经历时,埃拉将地点和空间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有趣而有价值的解读,为热衷于伍尔夫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令那些不太熟悉她作品的人,有足够的背景开始阅读……作为一本具有批判性的生动的传记,它的目的是让读者对伍尔夫的生活和工作有一个广泛的了解,令人敬佩的是,这本书甚至为未来探索她的作品而设法查阅了一些残章断简。
——国外某期刊
0 有用 歪~ 2023-05-28 14:39:31 中国香港
编的挺好。“我像一片云掠过海浪”“每一天,我都在开掘——都在求索,我在沙堆里找到了自己的遗骸。”
0 有用 不思之说 2023-06-27 20:27:19 北京
虽然早早对这样的结局烂熟于心,读到最后还是不免怅然,包括留给丈夫的信、叮嘱“销毁书稿”的遗言、往口袋里填满的石头、像浮木一样的尸体
0 有用 倾城 2023-05-21 10:15:09 江西
给不安地悬浮着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本传记故事性不强,更多是的把数量庞大的关于伍尔夫的文本素材如同纱线,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相织成名为伍尔夫的布匹。可以说这匹布很结实,每一句话的叙述都有其相关素材支撑,这是优点;但却不能说这匹布舒适,里面用于引入、衔接等作用的与伍尔夫无关的叙述生硬、不够流畅,完全可以直接删去,降低布匹的粗糙度。
2 有用 橘次郎的夏天 2024-01-24 11:46:57 北京
我像一片浮云掠过海浪。
0 有用 小波福娃 2025-03-07 20:23:58 江苏
写得有些乱,快速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