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经过这三年来的接触与学习,女性主义给我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会对文本中的,以前也许不会捕捉到的男性视角产生“不适感”。这种不适到不是说反感或恶感,而是能够意识到这样不对,并对书里男性言行的大言不惭和不自知感到尴尬。我一直以来的文学观就认为,不要用道德价值来衡量书中的角色,三观也不该成为评价文学的标准。但真实感是我评价一部作品很重要的依据,而这个故事就让我觉得非常失真。我非常欣赏菲利普·罗斯的某些男性视角更加浓烈,尺度更加奔放的作品,就是因为我觉得罗斯笔下的男人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的你虽然反感,但却可以去剖析,去理解,甚至代入进去自我审视。而这个故事里的男性,你除了吐槽一句怎么可以这么渣,就别无所求了。另外,男性作家替笔下的女性人物代言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妄想大于真实,换个女性作家绝不会这样写。
“人家喜欢你以前的太太” w(°o°)w
别看,会被气死。
在今天的中国没必要出版这本书,至少中国女性不需要
虽然说不能用道德观念来绑架文学作品吧,但我真的无法共鸣!上世纪老年人文学!audible上听的,这两人不管谁说话我都想揍他们
这么好的亚纪为什么得不到幸福,而有马,胜沼这种男人却总是可以获得幸福,希望亚纪的父亲也可以更久地陪伴她一点,清高可以健康一点。亚纪提到的"业",就是无法避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这本书也从佛法角度讲到人生,就是来渡劫,修心,磨炼,这么好的亚纪,一定会幸福的
男的真的不行
很期待的宫本辉再版书,看完只能说很失望吧。个人建议宫本辉不要再写长篇了,这本和《约定之冬》分不清谁更烂一点,似乎都不怎么样。这本的书信体二人对照叙述模式还不如《约》,实在是太不自然了,有很多内容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夫妻的信件里的。感觉是为了叙述情节而强加,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第三人称叙述来得自然。宫本辉自己说写小说要多删一点,这里完全看不出来了。另外男的果然是男的,无论是爸爸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理解出轨的女婿还是女的自我PUA自己,大婆要原谅出轨的男人,小三说男的总是回自己家,大婆就原谅了她?女主丈夫出轨了还数度觉得是自己的错?种种男权思想,完全没办法理解,感觉太荒谬了。即使是代入那个年代的日本还是觉得非常失望。
惊叹作者对男女心理的细腻把握,一个细节是亚纪回忆和有马缆车相遇的场景,先是看见一个普通落魄的男子,而后才发现是有马,而不是一开始就提“我看见有马……”叙事节奏也极好,抽丝剥茧地在几组关系里讨论存在主义之思,流畅、舒服的阅感其实很显功夫的。
还是一如既往的宫本辉💔。充满了无能为力的软弱和无以为继的勇气,这就是我一点儿也不光明一点儿也不正确的生活。曾经倾尽真心爱过的人,即使后来被背叛和绝望刺穿,也难以说出任何诅咒的恶言,我只会希望他过的比我好(S)
日本作者真的很喜欢大谈特谈生死之事,但是谈来谈去都是隔靴搔痒,不知所谓。一开始看惊艳,看多了会腻。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的呢?不管在多差的人生阶段里,都能捋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沉溺于过去的堪与不堪,只是过好当下就行
图书馆随手拿的,看了一半实在是……哇受不了男的。即使是非常努力想做到“不在文学作品里找三观”,最后也还是做不到。
最日幻想
全书弥漫着一种残缺,一种被阉割的情感:由加子的自戕、智力残缺的孩子、奶奶残疾的小指,从纠缠到释怀。是人生从未完满的寓言,如此般难全,也在狼狈的质询追问中完成对生死困顿的和解。另日本文学总爱将唯美的情绪置于伦理道德之上,我也无法理解三个如此优秀的女人为何会对有马如此痴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太年轻或许读不懂宫本辉。
将出轨故事写成了一场书信疗愈,也是很厉害的,哈哈。除了暴烈自决的由加子,里面的其他人都没有苦大仇深的那种狠劲,遭受的伤痛总是在感怀和愁思中,缓缓地化为了叹息和理解,化为了从死转向生的笃定。
你会知道有些事情即使不对也就那样了。
花园菖蒲,读到这里笑了。咋这么会起笔名。
宫本辉真正想写的应该是“父亲”这个角色吧,一位严肃、沉默、看破一切却也会犯错、认错、扛起责任的成熟男性(这很昭和男子)。男女主的人设都让人感到生理不适,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女主恋爱脑,男主很会忽悠——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再套用一句流行语,那就是这两个人应该牢牢锁死,就不要去祸害他人了。我也不喜欢文中那套“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说辞,什么业啊什么生命本质啊,读起来有一种迂腐陈旧的味道。不过最后两人能够与过往和解,相互祝福,重新出发,总归是好的吧。
边看边哭
> 锦绣
16 有用 电话听听 2023-10-17 17:14:45 陕西
经过这三年来的接触与学习,女性主义给我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会对文本中的,以前也许不会捕捉到的男性视角产生“不适感”。这种不适到不是说反感或恶感,而是能够意识到这样不对,并对书里男性言行的大言不惭和不自知感到尴尬。我一直以来的文学观就认为,不要用道德价值来衡量书中的角色,三观也不该成为评价文学的标准。但真实感是我评价一部作品很重要的依据,而这个故事就让我觉得非常失真。我非常欣赏菲利普·罗斯的某些男性视角更加浓烈,尺度更加奔放的作品,就是因为我觉得罗斯笔下的男人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的你虽然反感,但却可以去剖析,去理解,甚至代入进去自我审视。而这个故事里的男性,你除了吐槽一句怎么可以这么渣,就别无所求了。另外,男性作家替笔下的女性人物代言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妄想大于真实,换个女性作家绝不会这样写。
7 有用 岂能无怪哉 2023-05-12 00:41:59 新加坡
“人家喜欢你以前的太太” w(°o°)w
4 有用 鸠鸠子-。 2024-03-24 22:21:52 江苏
别看,会被气死。
3 有用 catlady 2024-12-01 20:09:14 陕西
在今天的中国没必要出版这本书,至少中国女性不需要
4 有用 传奇小队长 2023-05-21 19:29:42 日本
虽然说不能用道德观念来绑架文学作品吧,但我真的无法共鸣!上世纪老年人文学!audible上听的,这两人不管谁说话我都想揍他们
2 有用 Jess_zh 2024-01-26 01:27:49 上海
这么好的亚纪为什么得不到幸福,而有马,胜沼这种男人却总是可以获得幸福,希望亚纪的父亲也可以更久地陪伴她一点,清高可以健康一点。亚纪提到的"业",就是无法避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这本书也从佛法角度讲到人生,就是来渡劫,修心,磨炼,这么好的亚纪,一定会幸福的
1 有用 鹿煜杭 2023-07-16 21:08:50 湖北
男的真的不行
1 有用 车了个干 2023-05-27 05:01:25 四川
很期待的宫本辉再版书,看完只能说很失望吧。个人建议宫本辉不要再写长篇了,这本和《约定之冬》分不清谁更烂一点,似乎都不怎么样。这本的书信体二人对照叙述模式还不如《约》,实在是太不自然了,有很多内容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夫妻的信件里的。感觉是为了叙述情节而强加,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第三人称叙述来得自然。宫本辉自己说写小说要多删一点,这里完全看不出来了。另外男的果然是男的,无论是爸爸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理解出轨的女婿还是女的自我PUA自己,大婆要原谅出轨的男人,小三说男的总是回自己家,大婆就原谅了她?女主丈夫出轨了还数度觉得是自己的错?种种男权思想,完全没办法理解,感觉太荒谬了。即使是代入那个年代的日本还是觉得非常失望。
2 有用 南方蝉厂 2023-05-14 10:41:02 陕西
惊叹作者对男女心理的细腻把握,一个细节是亚纪回忆和有马缆车相遇的场景,先是看见一个普通落魄的男子,而后才发现是有马,而不是一开始就提“我看见有马……”叙事节奏也极好,抽丝剥茧地在几组关系里讨论存在主义之思,流畅、舒服的阅感其实很显功夫的。
1 有用 三山君 2025-03-03 23:30:54 浙江
还是一如既往的宫本辉💔。充满了无能为力的软弱和无以为继的勇气,这就是我一点儿也不光明一点儿也不正确的生活。曾经倾尽真心爱过的人,即使后来被背叛和绝望刺穿,也难以说出任何诅咒的恶言,我只会希望他过的比我好(S)
1 有用 小小小小小美靠 2025-02-22 17:23:10 福建
日本作者真的很喜欢大谈特谈生死之事,但是谈来谈去都是隔靴搔痒,不知所谓。一开始看惊艳,看多了会腻。
1 有用 一念 2025-03-07 21:41:52 安徽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的呢?不管在多差的人生阶段里,都能捋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沉溺于过去的堪与不堪,只是过好当下就行
1 有用 酒也時開 2025-06-20 21:59:05 广东
图书馆随手拿的,看了一半实在是……哇受不了男的。即使是非常努力想做到“不在文学作品里找三观”,最后也还是做不到。
1 有用 pine 2025-04-02 23:06:53 上海
最日幻想
1 有用 顺顺110 2025-03-17 14:10:27 广东
全书弥漫着一种残缺,一种被阉割的情感:由加子的自戕、智力残缺的孩子、奶奶残疾的小指,从纠缠到释怀。是人生从未完满的寓言,如此般难全,也在狼狈的质询追问中完成对生死困顿的和解。另日本文学总爱将唯美的情绪置于伦理道德之上,我也无法理解三个如此优秀的女人为何会对有马如此痴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太年轻或许读不懂宫本辉。
1 有用 冬至 2023-04-19 23:11:23 上海
将出轨故事写成了一场书信疗愈,也是很厉害的,哈哈。除了暴烈自决的由加子,里面的其他人都没有苦大仇深的那种狠劲,遭受的伤痛总是在感怀和愁思中,缓缓地化为了叹息和理解,化为了从死转向生的笃定。
0 有用 Salomé 2023-07-11 02:48:17 浙江
你会知道有些事情即使不对也就那样了。
1 有用 荷尔德森 2023-07-07 18:53:00 浙江
花园菖蒲,读到这里笑了。咋这么会起笔名。
2 有用 21世纪初美少年 2023-07-09 17:52:24 湖南
宫本辉真正想写的应该是“父亲”这个角色吧,一位严肃、沉默、看破一切却也会犯错、认错、扛起责任的成熟男性(这很昭和男子)。男女主的人设都让人感到生理不适,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女主恋爱脑,男主很会忽悠——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再套用一句流行语,那就是这两个人应该牢牢锁死,就不要去祸害他人了。我也不喜欢文中那套“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说辞,什么业啊什么生命本质啊,读起来有一种迂腐陈旧的味道。不过最后两人能够与过往和解,相互祝福,重新出发,总归是好的吧。
1 有用 Genevieve 2023-07-02 23:19:06 山东
边看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