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尋索另一個女人的名字,成了某種耽溺與欲求。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
刻畫嫉妒多重樣貌的心理力作
◆本書賣點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經典自傳體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我」發聲,以私小說的形式,赤裸坦誠地挖掘、暴露、解剖自身的慾望,呈現一種不矯飾造作的女性敘事聲音。
◆以手術刀的筆觸、自我解嘲的心境,犀利刻畫嫉妒生起、占據生活所有面向的過程,哀悼一段看似逝去卻又捨不去的戀情,而書寫成為了最終的救贖。
◆內容簡介
她主動結束與W的六年戀情,
但和他仍互通電話,偶爾還會見個面。
一晚W來電,說要與另一個女子同居,
從那一刻起,另一個女人的存在侵占了她的存在。
***
編輯筆記
一場似已煙消霧散的愛情,成了那化不開又捨不去的依戀。她苦苦尋覓著有關取代她原有位置的另一個女人的任何訊息,用以勾勒出某種嫉妒下被全然占據的自我。最強烈的傷痛,...
尋索另一個女人的名字,成了某種耽溺與欲求。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
刻畫嫉妒多重樣貌的心理力作
◆本書賣點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經典自傳體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我」發聲,以私小說的形式,赤裸坦誠地挖掘、暴露、解剖自身的慾望,呈現一種不矯飾造作的女性敘事聲音。
◆以手術刀的筆觸、自我解嘲的心境,犀利刻畫嫉妒生起、占據生活所有面向的過程,哀悼一段看似逝去卻又捨不去的戀情,而書寫成為了最終的救贖。
◆內容簡介
她主動結束與W的六年戀情,
但和他仍互通電話,偶爾還會見個面。
一晚W來電,說要與另一個女子同居,
從那一刻起,另一個女人的存在侵占了她的存在。
***
編輯筆記
一場似已煙消霧散的愛情,成了那化不開又捨不去的依戀。她苦苦尋覓著有關取代她原有位置的另一個女人的任何訊息,用以勾勒出某種嫉妒下被全然占據的自我。最強烈的傷痛,最巨大的幸福,無疑都由他人所左右。為了不再讓另一個人占據心頭,破除數個月以來形同蠱毒般的魔咒,書寫成了救贖,最終,作者所未知的空白──那女人的模樣、姓名……全用文字給填補了。
***
出於倦怠感,也因為好不容易才從十八年的婚姻脫身,著實無法放棄重獲的自由,她主動結束了與W的六年戀情,但仍互通電話,不時還會碰個面。一晚W來電,宣布要搬出所住的套房,去與另一個女子同居,這女子從此侵占了她的腦海,左右著她的情緒。
她無所不用其極,探問著這位占據了她位置的女人的姓名、年紀、職業和地址。W勉強披露了這位新歡的背景:四十七歲、大學教授、離過婚、有個十六歲的女兒、住在巴黎第七區。於是四十七這數目讓她開始在精神與肉體被另一個女人完全占據,讓任何四十年華、提著課袋的女人都成了她想要找的「她」。她所遇見的每一個女人,一概變體為「另一個女人」:無論走到哪兒彷彿都會出現。
她這才開始因為分手而痛苦。舊愛並不願意透露這位新歡的姓或名,這個名字也因此成了一個窟窿與空白,她得繞著它打轉。她無論如何都要找出那女子的姓名,因為「知道另一個女人的名字,是失卻自我存在感的我,從她那兒攫取的一點東西」。
她體認到「他所愛的,並不是我自以為獨一無二的那個我,而是任何一位成熟的女人」,也就是說,她發現自己是可以被取代的,她忠實寫下所經歷的嫉妒情緒,追憶著那個時期的慾望、感覺和行為。書寫似乎能夠幫她記錄那些控制她整個人的感覺。因為嫉妒而來的各種想像雖然使她備受折磨,但也讓她像個冷眼旁觀的觀眾,終於可以從中脫身而出。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安妮·埃尔诺出生于法国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伊沃托度过青年时代。持有现代文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曾在安纳西、蓬图瓦兹和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教书。她住在瓦兹谷地区的塞尔吉。202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
米兰,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现居巴黎。译有《法国大革命思想史》《美杜莎的笑声》等作品。
目录 · · · · · ·
附錄
編輯說明
安妮‧艾諾生平大事記
重要作品列表
嫉妒所未知的空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一种直面自己支离破碎的勇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与共同生活6年的男友分手的女性的内心独白。男友很快与新女友同居,她感到嫉妒,感到自己的身心、生活,一切都被那个女人所取代、所占据。她不断探查、追踪关于那个女人的一切。她将这种个体性、私密性、抽象化的感受具象化为文字,让读者也可知可感。所爱之人离去,会给自... (展开)
这是一本“偷感”很重的书。

L’occupation到底写了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L’occupation 读之前以为她想写自己被满脑子都是的那个男人occupée, 开始读以后,是被和那个男人在一起的另一个女人? 嫉妒、癫狂、痛苦 知道另一个女人的存在后,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这个女人,她对其他漠不关心,不惜一切代价,近乎癫狂想打探这个女人的一切信息,草木皆兵。... (展开)
不愧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女性心理小说

他人即工具,自我即方法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8.0分 2423人读过
-
Seven Stories Press (2008)暂无评分 58人读过
-
大塊 (2003)7.6分 82人读过
-
Gallimard (2003)暂无评分 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3年购书目录 (思郁)
- 外国文学作品 (王总)
- 书单|方所进口文学新书 (广州方所)
- 书单|【新書過眼錄·台灣】2022 (普照)
- 读过的女性作者的书 (没有意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嫉妒所未知的空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苏三家的小黑板 2024-03-08 10:54:31 湖北
十分少见的题材,难得的直白书写
1 有用 ythostage 2024-05-03 02:51:38 挪威
3.5 “将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执念具体化的唯一方式。”+“书写,就是不被看见。”等之后读一下简中译本。
0 有用 不悔 2023-12-23 22:46:11 海南
也许遇上了更好的
0 有用 鳄鱼夹_ 2024-03-25 22:28:40 江苏
书写是一种保有隐私的自我暴露。 学到一个表达“怀着两人爱情结晶的是略微发福的他”。
4 有用 H 2024-01-24 18:00:11 江苏
原来安妮·埃尔诺的情史这么丰富…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她对待每一段感情、每一个出现在她生命中的情人都可以义无反顾地投入,感受随之而来的极致的欢愉和痛苦。她究竟拥有多么充沛的情感和一颗强大、勇敢又敏感、脆弱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