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收录的三篇作品都很重要:《宣叙调》是莫里森唯一的短篇小说,也是理解她整体创作必要的楔子;《在黑暗中游戏》中提出了“非洲美国主义”,直指海明威等人通过出色但拙劣的“黑人想象”实现的“白人性”构建;《他者的起源》是2016年的讲稿,在进一步明确他者化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动力机制的同时,也在试图找到避免继续撕裂的出路。莫里森的伟大无疑在于她犀利且冷静:今日之语言总被用作武器,但它本身只是我们手中的鸟儿,是我们共同创造了它——扼杀它也并不困难。这显然又是一种天使不敢妄为,蠢人狼奔豕突的境况。
可与《美国小说》对读。就我能读懂的部分看,内容是深省的。不过,这么说吧,这本书让我彻底认清了一个现实——也许我一辈子都读不懂逻辑性的文字(或理论),只能看叙事性(最好别是意识流)的小说。
唯一一本我明确知道自己没读懂的书。 推荐给大家。明年再来二读
“只要人人充满爱,世界永远是春天!”托妮·莫里森,一位眼里闪烁着睿智光芒和情感光辉的黑人女性小学教师,在讲台上饱含深情地说到。
托妮·莫里森就是很伟大的。之前看了一半,今天一口气给读完了,然后又把《宣叙调》读了一遍,还是喜欢。文学评论的几篇写得鞭辟入里,对海明威等知名作家所作的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存在偏见的文本把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教材。托妮·莫里森的书在国内卖得不好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她是黑人,似乎这种种族矛盾就很难理解一样,但我越看她写的评论越觉得很多时候替换成性别问题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而且这种不理解真的是因为我们不存在种族问题吗,还是仅仅也只是一种排他。
小说家写的非虚构作品,一般都不会不好看。
不太是我的类型
非常锐利的思考,短篇不错,但文学评论、文本细读才是重头戏,太厉害了
白人通过他者化黑人来确立自身,而我也总是在他人的坐标里寻找自我。
印象最深的两个points:我已下定决心拔去廉价的种族主义利齿,因为这种肤色崇拜本身就是对奴隶制的重演&被构造的幻想形象所体现的反身性,通过谈论他者以谈论自己。莫里森的论述针对美国文学中的非洲主义展开,但对我的启发并不局限于种族议题。喜欢
置身思辨的海洋随着狂潮翻涌,屡次感到要被其掀倒、欲死又生,自愿卷入其中后的喜不自胜使我迷失沉醉。(ps.拓展阅读:《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很喜欢的一部社科作品,托尼莫里森的文字让我第一次如此直观感受到“生命力”的在文字上的具象体现,论述很犀利。 race视角的文学批评是缺失的,但非洲主义与黑人他者形象的刻画在文学中非常常见,黑人被脸谱化地呈现,被几个滑稽的符号所代表与囊括,被作为“落后”和“封闭”的隐喻而借助完成美果白人的身份自洽性。我很着迷于这种对于身份本质的批判——我们需要思考race作为符号性、人为性身份的存在。
在读到《他者的起源》的最后时,反而然后我看清自身或者是得到某种信心,当我看见“他者”并接纳不同,并看到我们之间的相同,是否是一个解决当今“二元对立”或者说 “逆全球化”,或者说是身边总是出现的 焦虑 抑郁 等等的方向呢!?
莫里森真的很会写,他者这个概念在今天都快被用烂了,莫里森的笔下对他者的恐惧、排他性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同时也道破了白人作家想象中虚幻悬浮的非洲
宣叙调:当时考研时候英文版磕了好几遍,几年后重读中文版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当时读的很多关于记忆、种族、暴力、性别的评论对我实在影响太深了。 黑暗的游戏:说得很好,也有一定价值和警醒意义,但真的太难读了。非常典型的文学论文,论点、论据、文本、分析、结论等等。
就像西方通过他者化东方定义自己,人通过他者化为自己寻求归属再或优越感。这种他者化常带着无法相互理解的傲慢和想当然,常伴随着“去人性”,甚至仇恨和暴力。被他者化是一种境遇,出现在许多“人群”。
即使看不太明白也不得不承认,托尼·莫里森真伟大。
这世上没有外来者,只有不同版本的我们自己。防止根据自己的认知与想象对他人人性否定和疏离,避免为了自己的舒适,来制造他者。
“我们还年轻,不成熟。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人们不断教导我们要负起责任。可责任在这个已成为灾难的世界里又意味着什么?就像一位诗人说的,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需要被揭露,因为一切已然明目张胆’。”
好啊,尤其是刚看完隔壁《美国小说》
> 他者的起源
16 有用 #暗蓝# 2023-07-12 16:15:37 河北
收录的三篇作品都很重要:《宣叙调》是莫里森唯一的短篇小说,也是理解她整体创作必要的楔子;《在黑暗中游戏》中提出了“非洲美国主义”,直指海明威等人通过出色但拙劣的“黑人想象”实现的“白人性”构建;《他者的起源》是2016年的讲稿,在进一步明确他者化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动力机制的同时,也在试图找到避免继续撕裂的出路。莫里森的伟大无疑在于她犀利且冷静:今日之语言总被用作武器,但它本身只是我们手中的鸟儿,是我们共同创造了它——扼杀它也并不困难。这显然又是一种天使不敢妄为,蠢人狼奔豕突的境况。
1 有用 度外 2024-03-20 20:14:17 北京
可与《美国小说》对读。就我能读懂的部分看,内容是深省的。不过,这么说吧,这本书让我彻底认清了一个现实——也许我一辈子都读不懂逻辑性的文字(或理论),只能看叙事性(最好别是意识流)的小说。
2 有用 漕泰坂鲻 2023-11-17 10:41:06 湖南
唯一一本我明确知道自己没读懂的书。 推荐给大家。明年再来二读
1 有用 肾移位 2023-12-17 12:41:24 浙江
“只要人人充满爱,世界永远是春天!”托妮·莫里森,一位眼里闪烁着睿智光芒和情感光辉的黑人女性小学教师,在讲台上饱含深情地说到。
2 有用 Portia 2024-10-25 16:47:45 安徽
托妮·莫里森就是很伟大的。之前看了一半,今天一口气给读完了,然后又把《宣叙调》读了一遍,还是喜欢。文学评论的几篇写得鞭辟入里,对海明威等知名作家所作的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存在偏见的文本把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教材。托妮·莫里森的书在国内卖得不好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她是黑人,似乎这种种族矛盾就很难理解一样,但我越看她写的评论越觉得很多时候替换成性别问题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而且这种不理解真的是因为我们不存在种族问题吗,还是仅仅也只是一种排他。
8 有用 tiancheng 2023-07-10 09:43:39 北京
小说家写的非虚构作品,一般都不会不好看。
0 有用 鱼木小脑袋 2024-03-14 16:18:09 上海
不太是我的类型
0 有用 河 2024-03-17 21:26:09 北京
非常锐利的思考,短篇不错,但文学评论、文本细读才是重头戏,太厉害了
0 有用 YidoYidoYiuo 2024-03-03 20:47:38 湖南
白人通过他者化黑人来确立自身,而我也总是在他人的坐标里寻找自我。
0 有用 已入土 2024-01-12 11:39:56 江苏
印象最深的两个points:我已下定决心拔去廉价的种族主义利齿,因为这种肤色崇拜本身就是对奴隶制的重演&被构造的幻想形象所体现的反身性,通过谈论他者以谈论自己。莫里森的论述针对美国文学中的非洲主义展开,但对我的启发并不局限于种族议题。喜欢
0 有用 左悦- 2024-01-13 14:23:29 浙江
置身思辨的海洋随着狂潮翻涌,屡次感到要被其掀倒、欲死又生,自愿卷入其中后的喜不自胜使我迷失沉醉。(ps.拓展阅读:《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0 有用 霁月难逢 2024-03-01 18:04:31 浙江
很喜欢的一部社科作品,托尼莫里森的文字让我第一次如此直观感受到“生命力”的在文字上的具象体现,论述很犀利。 race视角的文学批评是缺失的,但非洲主义与黑人他者形象的刻画在文学中非常常见,黑人被脸谱化地呈现,被几个滑稽的符号所代表与囊括,被作为“落后”和“封闭”的隐喻而借助完成美果白人的身份自洽性。我很着迷于这种对于身份本质的批判——我们需要思考race作为符号性、人为性身份的存在。
0 有用 Yoman 2024-01-11 22:25:13 四川
在读到《他者的起源》的最后时,反而然后我看清自身或者是得到某种信心,当我看见“他者”并接纳不同,并看到我们之间的相同,是否是一个解决当今“二元对立”或者说 “逆全球化”,或者说是身边总是出现的 焦虑 抑郁 等等的方向呢!?
0 有用 氯雷他定 2024-01-08 00:58:47 湖南
莫里森真的很会写,他者这个概念在今天都快被用烂了,莫里森的笔下对他者的恐惧、排他性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同时也道破了白人作家想象中虚幻悬浮的非洲
0 有用 众喵之门 2023-12-31 12:28:16 北京
宣叙调:当时考研时候英文版磕了好几遍,几年后重读中文版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当时读的很多关于记忆、种族、暴力、性别的评论对我实在影响太深了。 黑暗的游戏:说得很好,也有一定价值和警醒意义,但真的太难读了。非常典型的文学论文,论点、论据、文本、分析、结论等等。
0 有用 outsider 2023-12-29 21:05:03 四川
就像西方通过他者化东方定义自己,人通过他者化为自己寻求归属再或优越感。这种他者化常带着无法相互理解的傲慢和想当然,常伴随着“去人性”,甚至仇恨和暴力。被他者化是一种境遇,出现在许多“人群”。
0 有用 星期五的神明 2024-02-05 21:19:59 浙江
即使看不太明白也不得不承认,托尼·莫里森真伟大。
0 有用 纽约的一个晴天 2024-02-03 18:13:53 四川
这世上没有外来者,只有不同版本的我们自己。防止根据自己的认知与想象对他人人性否定和疏离,避免为了自己的舒适,来制造他者。
0 有用 e0e 2024-03-24 00:30:39 美国
“我们还年轻,不成熟。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人们不断教导我们要负起责任。可责任在这个已成为灾难的世界里又意味着什么?就像一位诗人说的,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需要被揭露,因为一切已然明目张胆’。”
0 有用 休眠动物园 2024-03-12 17:35:38 上海
好啊,尤其是刚看完隔壁《美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