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face应该说是2023年在北美非常火的一本小说,作者叫匡灵秀,美籍华裔、祖籍广东,现就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代表作《巴别塔》。Yellowface这本书主要讲了默默无闻的白人女作家Juniper在目睹了朋友,一位华人新星作家的意外死亡后偷窃她的手稿并当作自己作品发表后的一系列故事。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情结紧凑,所以我把它叫做page turner,就像形容一部电影一样,毫无尿点。其次,语言犀利。网上有批评这小说的,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受,有人喜欢肯定也有人不喜欢,但看到有人说作者文笔不行时,忍不住想反驳两句,比如书中这段“I want to die. I want to open the car door and roll out on the high way and be obliterated by the oncoming traffic."作者就把社死描写得非常生动。再比如下面这段,“I pick a two-seat table near the corner,which gives me a full view of the patio and eary escape routes in all directions. I don't know why I'm scanning for possible exits like a KGB agent in enemy territary, but that's not a bad description of our situation: two people who've been trading lies on the internet, trying to decide how to ruin the other's reputation."这段心理描写可以封神。讲的是Juniper发表了基于她死去朋友手稿的新书一夜成名后,网上出现了质疑她嫖窃抄袭Athena Liu的声音,而发这帖子的人起的帐号名叫Athena鬼魂。这把女主吓尿了,要知道Athena生前在发表成稿作品前是不会给别人看的,也不会在网上事先炒作,所以Juniper打算一查究尽,自己做了个钓鱼网站,私信发给那鬼魂帐号说有其它爆料信息,骗他点击链接,然后女主拜托好友查到了IP地址,通过大致方位,女主确定是Athena的前男友在背后搞鬼,于是有了上面那段精彩的心理描写。女主将他约出,选了个双人座,视野开阔,能迅速到达逃生通道,她说她不知道为何表现得像一名身处敌人领域的克格勃特工一样,但描述当下情境毫不为过,两个在互联网上交易谎言之人,决定如何催毁对方的名声。作者除了出色的心理描写能力,对现实的洞察也像手术刀船尖锐。作者写道“They are underpaid entry-level employees in the most expensive city in the world, ill-treated, over-looked, and over-worked with minimal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ment."虽然在讲出版业,但又何尝不在讲屏幕前的你我,直戳打工人内心,你说犀利不犀利,扎心不扎心?
讲完文笔,再讲讲作者对女主人设的刻画,女主Juniper应该说是个怀揣写作梦想的心机婊。首先是心机。她将朋友手稿据为已有以自己名义发表,事后得知Athena还有一些笔记本,毕竟在完成手稿前会将灵感记录下来,Athena妈妈打算将这些笔记捐给图书馆,女主就慌了,前去找到还处于丧女之痛的Athena妈妈,说将Athena不不成熟不完美的文字公之于众是违背Athena意愿的,一番劝说下Athena妈妈几乎崩溃,决定不再捐赠,自己也不会去翻看:毕竟是在向自己伤口撒盐,Juniper的阴谋就此得逞。另外一例就是Juniper找到Athena前男友,两人在咖啡馆摊牌。不出意外,前男友在网上掀起质疑抄袭浪潮的目的是为了敲诈,可惜女主有备而来,将他们的对话全程录音,最终将Athena前男友搞定。至于女主的婊里婊气,几乎渗透于全书的字里行间,比如她在成名后获得不匪的版税,她搬到了更好的公寓并购置新的家具,还叫了几个年轻小伙将家具送上门,允许他们与自己调情,并自豪地称自己给了不少的小费。另外一个例子是她在成名后发现Goodreads,可以理解为国外豆辩,上面有人给她的成名作一星差评,在女主一顿操作下发现是出版社与自己不合的Candice干的,于是女主毫不留情地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出版社,可想而知,Candice被开除了,这也为女主最后的自食其果埋下了伏笔,狠狠地被Candice扳倒,一败涂地。还有个例子是女主暑假去波士顿一所华裔高中上写作的workshop,一堂课上一个女生忘记将作业打印出来,只是将电子档发给了老师与同学,这无疑违背了女主的要求,于是女主无情地将这女生和她的写作作业批得一无是处,把那女生搞哭了。事后校方找到女主,在校方辞退女主前,女主先发制人。谎称家里母亲重病,无法继续教学工作,于是主动辞职,拍拍屁股走人。当然我还说女主是怀揣写作梦想的,这点或多或少博得了我对她的同情。女主也说了,Athena的手稿是粗糙的,是女主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重塑了这本小说,女主认为是Athena的手稿给了她灵感,让女主文思泉涌从早写到晚。当然也有读者会认为这是女主的片面之词,在狡辩而已。但在女主辞去波士顿的教职后回到老家,回到儿时的书房,看到书架上高中时的写作练习,每本册子上都标好了年份,有个细节是女主高中时在册子里夹了10美金并附了家里地址,以免笔记本丢失后好心人捡到后能归还,由此可见女主对待写作是认真的,只是成功有时候是件非常偶然的事,有时我在想如果女主不经意间有了类似的灵感,她是否也会获得相应的成功?
Chris Anelerson 在Infections Generosity书中讲到,互联网事件的爆火的决定性因素是抓住人们的情绪,我觉得这方面R. F. Kuang做得是成功的。抄袭,种族歧视、网暴、嫉忌,这些都是爆点,正如Juniper利用在X上的炒作提高The Last Front一书的销量一样,与其说女主是懂流量的,不如说作者深谙此道。
下面我谈一谈这书的结尾部分,也是被不少网友口诛笔伐的一块。本书的结尾是Candice 以Athena鬼魂的身份骗出了女主的口供,之前也讲到了,Candice是被女主从原来出版社逼走的同事,可以说是自食其果。其实也是因为女主心虚,误信Athena没死,所以有恐惧与愧疚中坦白了抄袭的事实,有意思的是,Candice在骗取女主招供的过程也用好几个摄像头进行了拍摄取证,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女主用来对付Athena前男友的招数。这两点都起到了呼应的作用,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故事的最后呢Candice利用证据获得了流量,走上了人生巅峰,而女主声名狼藉,但仍幻想能重回聚光灯下。我个人对这结局还算满意,但有点落入俗套,正义到最后一定得到申张吗?是否可以更极端化处理结局?或者是否可以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毕竟前面情绪各方面都渲染到位了,如何把结尾处理好确实需要艺术。
最后我想谈下是否值得推荐这本书,起因是我在网上看一位妈妈问这书是否推荐她小孩读,因为她担心有性与暴力的描写。其实推荐一本书是需要艺术的,不是自己喜欢就推荐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所以要看对方是怎样的读者,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喜欢的作者有哪些?读英文原著,对语言难易程度能接受多少,等等等等。那回到这个话题,首先我个人给这书打四星,原因是语言犀利,情结紧凑,题材新颖并贴近生活。这书是2023年出版的,但目前没看到中文译版,即使出中文版,不是说大概率,应该是肯定会删减的,看过的都懂,这和性与暴力无关。其次,我觉得高中生及以上读者可以读这书,主要考虑到语言难易程度和对故事内容的接受程度,最后,这书也不厚,很快就可以读完的,作为很火的一本小说,把它当作消遣来读还是不错的选择。
好啦,这本书就聊到这,拜拜。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