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中科书院
原作名: Beyond Biocentrism: Rethinking Time, Space, Consciuosness, and the Illusion of Death
译者: 杨泓 / 孙红贵 / 孙浩
出版年: 2022-9
页数: 240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469751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入同一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展开叙述,提出了一个诠释宇宙及现实本质的全新宇宙理论∶生物中心主义。
重新定义科学本质的意识领域探索之旅
深刻揭示生命与意识才是理解宇宙的基础
现有的宇宙模型正受到挑战∶
最新的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宇宙中有26.8%的暗物质、68.3%的暗能量和4.9%的普通物质,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一无所知;科学发现正在指向一个无限的宇宙,但科学家却无法解释其真正的含义;时间、空间甚至因果联系等概念逐渐被证明是毫无疑义的。
科学界对意识同样一无所知:
科学家无法解释亚原子状态与有意识的观察者做出的观察行为之间的联系;他们将生命描述为静默宇宙中的一次随机事件,却不了解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为什么宇宙似乎是为生命诞生而精心设计的。
在《生命大设计》一书中,罗伯特·兰札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
本书作者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入同一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展开叙述,提出了一个诠释宇宙及现实本质的全新宇宙理论∶生物中心主义。
重新定义科学本质的意识领域探索之旅
深刻揭示生命与意识才是理解宇宙的基础
现有的宇宙模型正受到挑战∶
最新的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宇宙中有26.8%的暗物质、68.3%的暗能量和4.9%的普通物质,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一无所知;科学发现正在指向一个无限的宇宙,但科学家却无法解释其真正的含义;时间、空间甚至因果联系等概念逐渐被证明是毫无疑义的。
科学界对意识同样一无所知:
科学家无法解释亚原子状态与有意识的观察者做出的观察行为之间的联系;他们将生命描述为静默宇宙中的一次随机事件,却不了解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或者为什么宇宙似乎是为生命诞生而精心设计的。
在《生命大设计》一书中,罗伯特·兰札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入同一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展开叙述,提出了一个诠释宇宙及现实本质的全新宇宙理论∶生物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并不是对当前科学的否定。恰恰相反,该理论完全接受来自生物学到宇宙学、量子纠缠到意识领域的挑战,并利用这些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去解释为什么生命和意识才是人类理解宇宙的基础。这促使我们对生命、死亡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等观念重新进行思考。
媲美爱因斯坦的前沿科学家,以深邃的思考带来全新的宇宙模型,深刻揭示生命与意识才是理解宇宙的基础
以生物学为中心,结合了量子理论、宇宙学及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的宇宙新论《生物中心主义》再升级,更宏大的视野,更犀利坦率的省视,更多更前沿的科学论据,完美融合自然科学与哲学
专业评论:
罗伯特·兰扎深刻地研究了科学与哲学,并通过把生物学置于中心地位,统一了所有的知识理论。——爱德华·唐纳尔·托马斯(Edward Donnall Thomas),199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生命大设计》是一次探究科学史和前沿物理学的充满了乐趣的旅程,旨在发现意识和宇宙之间那种长期被忽略的关系。——科里·S. 鲍威尔(Corey S. Powell),《发现》(Discover)杂志前主编
这是一本有趣而刺激的著作,将挑战你的基本观念,促使你重新思考科学的本质。快节奏的叙述方式将带给你一次充满愉悦的阅读体验。——戴维·J. 艾彻(David J. Eicher),《天文学》(Astronomy)杂志主编
饶有趣味,值得付出时间阅读。作者呈现自己论证的方式表明,他对书中涉及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知识有很深的理解。他的论证是对话式的……他对非凡事物的把握既令人愉悦,又富有感染力。——中西部书评(Midwest Book Review)
未来的机器会思考吗?植物有意识吗?死亡是一种幻觉吗?这些问题都在《生命大设计》一书中得到了讲述。这本书提供一种全新的以生物为基础的万物论,思路清晰,写作方式灵动,堪称重磅之作,确实值得一读。 ——帕梅拉·温特劳布(Pamela Weintraub),《万古杂志》(Aeon Magazine)主编,《发现》杂志前执行主编
人类的意识在创世或宇宙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很少有脑力活动会比思考这个问题更为激动人心,而兰札和伯曼促使人们做出这样的思考,去理解一切为何如此。如果你想知道“没人凝视月亮时月亮是否还会继续存在”这样的问题的答案,即使你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貌似很荒谬的问题,那么,你可以花时间读读《生命大设计》这本书。——沙伦·贝格利(Sharon Begley),《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资深科学作家,曾任《新闻周刊》(Newsweek)、《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及路透社科学编辑和通讯记者
关于这本书,我要说的是,再多的星级好评也无法描述它到底有多么出色……——尤金妮亚(Eugenia),亚马逊 VINE VOICE 评论家
《生命大设计》用神经生物学的观点回答了一些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问题。兰札和伯曼朝向更透彻地理解意识和观念所扮演的角色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一部趣味盎然的作品。——金光洙(Kwang-Soo Kim),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和神经学教授,麦克林医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兰札和伯曼提出的生物中心主义理论改变了我们对一些古老的宗教也试图回答的问题的观点,如宇宙的起源、人的不朽等。这部作品以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内的前沿发现为基础,阐述明晰,对科学感兴趣的人不容错过。——罗纳德·M. 葛林(Ronald M.Green),达特茅斯学院道德和人类价值观研究荣誉教授,伦理研究所前主任
对于任何想要了解现代科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神秘)进展的读者来说,《生命大设计》是一本必读之书。这本书见解深刻,精彩绝伦。能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书很少,而《生命大设计》就是这样一本书。——拉尔夫·D. 莱文森(Ralph D.Levinso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科学系教授
独到的见解……我采访过诸多卓越的科学家,而兰札博士对意识本质的见解是最独特的,也是最令人兴奋的。生物中心主义符合最古老的世界传统理念。《生命大设计》创造了一段精彩而发人深省的旅程,将永远改变你对自己的存在的理解。——狄巴克·乔布拉(Deepak Chopra),《不老的身心》(Ageless body, Timeless mind)作者,被《时代》(TIME)杂志誉为“二十世纪百位顶尖偶像与英雄”之一,有“心灵帝王”之称
兰札和伯曼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次卓越的旅程,意在证明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和存在的认知远比我们认为的少。他们展示的科学证据让我们重新思考原本认为的现实本质都是真实的这一观点。《生命大设计》一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向我们展示了看待宇宙和我们自己的全新方法,的确不可不读。——安东尼·阿塔拉(Anthony Atala),W. H. Boyce 教授,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主任
这本新书极为大胆。作者并不视生命为随机产生的副产品,而认为生命是普遍存在性和目的性所能达到的巅峰。这是一本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的书。虽然《生命大设计》提到的概念似乎有点激进和反直觉,但在反思过后,你将会看清作者描绘的图景,从而能以更好的、更符合常理的思维方式思考世间万物。——迈克尔·古奇(Michael Gooch) ,《带马刺的靴子》(Wingtips with Spurs)作者
罗伯特·兰札是干细胞生物学领域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兰札博士在周一表示,他将会主导安斯泰来制药公司的全球再生医学研究。此外,他将继续担任安斯泰来旗下的奥长塔治疗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波士顿环球报》
在过去的 20 年里,科学家一直梦想着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治疗疾病……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科学家已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地改善了严重的眼疾患者的视力。终有一天,科学上的进步会让人们找到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脏病的治疗方案。——《华尔街日报》
《柳叶刀》杂志报道,以罗伯特·兰札为首的科研团队首次证明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作为两种眼疾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996 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多利羊。现在,利用同样的技术,历经多年,科研工作者终于可以诱导成人细胞生成干细胞,这也提供了一个修复病变或受损细胞的安全的新方法。——《时代》
科学家诱导人类皮肤细胞首次成功获得胚胎干细胞。
罗伯特·兰札博士是干细胞疗法的先驱之一。目前,他已经利用这种技术帮助许多患者修复身体的受损部位。——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
鉴于其在克隆和干细胞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罗伯特·兰札获得了一系列科学荣誉。这一领域中藏有秘密宝藏……和他的万物理论。——《宾夕法尼亚公报》(The Pennsylvania Gazette)
兰札及其同事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击败了埃博拉病毒疫情、气候变化危机、纠缠光子对、宇宙膨胀和同年的其他科学话题(如空间探索、数学、科技、古生物学和环境等),当选为“年度最佳科研故事”。——《发现》杂志“人民选择奖”之“年度最佳科研故事”颁奖辞
罗伯特·兰札就是马特·达蒙在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的角色的现实化身。他成长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南部斯托顿的某个贫困家庭,在还只是个孩子时,就因为在地下室成功地改变了鸡的基因而受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关注。在其后的十年里,他的才能被不断挖掘,且有幸获得了许多科学巨子的帮助(如心理学家 B.F. 斯金纳、免疫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心脏移植先驱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导师们以“天才”“叛逆的思想家”等词语来形容他,甚至将他与爱因斯坦相媲美。兰札博士如今是安斯泰来全球再生医学负责人、安斯泰来再生医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并任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兼职教授。兰札博士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胚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以及二者在治疗世界上最棘手的疾病方面的潜力。——《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封面文章
全新宇宙观,颠覆理解宇宙万物与生命意识的框架
作者简介:
[美]罗伯特·兰札(Robert Lanza)
·《时代》杂志全球影响力 100 人
·影响未来 20 年生物技术的领导者
·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旗手
·安斯泰来全球再生医学负责人兼首席科学官
2007年,兰札博士在《美国学者》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宇宙新论》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生物中心主义,该理论将生物学置于其他学科之上,试图解决自然界的大谜题之一,即“万物理论”。兰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屡次获奖,被世界诸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兰札博士探索科学疆域已超过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濒危物种的人,并证明了该技术可以用来逆转细胞的衰老过程;兰札博士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同样成果卓著,作为干细胞疗法的先驱之一,他出版的多部科学著作都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美]鲍勃·伯曼(Bob Berman)
伯曼是作品流传甚广、读者众多的天文学家之一,著有8本广受欢迎的图书。他发表过上千篇文章,是《天文学》杂志的特约编辑,并长期担任《老农民年历》的科学编辑。他还曾担任过《发现》杂志特约编辑、玛丽蒙特大学天文学副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美]罗伯特·兰札(Robert Lanza)
《时代》杂志全球影响力 100 人
影响未来 20 年生物技术的领导者
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旗手
安斯泰来全球再生医学负责人兼首席科学官
2007年,兰札博士在《美国学者》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宇宙新论》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生物中心主义,该理论将生物学置于其他学科之上,试图解决自然界的大谜题之一,即“万物理论”。兰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屡次获奖,被世界诸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兰札博士探索科学疆域已超过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濒危物种的人,并证明了该技术可以用来逆转细胞的衰老过程;兰札博士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同样成果卓著,作为干细胞疗法的先驱之一,他出版的多部科学著作都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美]鲍勃·伯曼(Bob Berman)
伯曼是作品流传甚广、读者众多的天文学家之...
[美]罗伯特·兰札(Robert Lanza)
《时代》杂志全球影响力 100 人
影响未来 20 年生物技术的领导者
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旗手
安斯泰来全球再生医学负责人兼首席科学官
2007年,兰札博士在《美国学者》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宇宙新论》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生物中心主义,该理论将生物学置于其他学科之上,试图解决自然界的大谜题之一,即“万物理论”。兰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屡次获奖,被世界诸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兰札博士探索科学疆域已超过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濒危物种的人,并证明了该技术可以用来逆转细胞的衰老过程;兰札博士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同样成果卓著,作为干细胞疗法的先驱之一,他出版的多部科学著作都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美]鲍勃·伯曼(Bob Berman)
伯曼是作品流传甚广、读者众多的天文学家之一,著有8本广受欢迎的图书。他发表过上千篇文章,是《天文学》杂志的特约编辑,并长期担任《老农民年历》的科学编辑。他还曾担任过《发现》杂志特约编辑、玛丽蒙特大学天文学副教授。
目录 · · · · · ·
宇宙大爆炸模型
酵母菌和艾滋病毒是活的,但它们有意识吗?
新奇宇宙模型走入死胡同
对宇宙图景更清晰的描绘
第2章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现代人的思考并不比古人深刻多少
天上“大火球”为何总是东升西落?
地球之上的另一个平行的神圣之地
东方文明的非二元论宇宙
第3章时间的箭头
时间是一种概念,还是一种存在?
引力场中的时间扭曲
过去和未来是存在的吗?
第4章芝诺的悖论
追不上乌龟的阿喀琉斯与飞矢不动
时间逆转的现象会发生吗?
第5章“毁掉台球桌”的量子们
牛顿: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
量子理论引发学术界大地震
第6章离奇的双缝干涉实验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神奇的波粒二象性
观察行为为何会改变粒子状态?
第7章奇妙的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憎恶的粒子现象
上帝到底有没有掷骰子?
第8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纠缠态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引发的疑问
逆因果律:过去或许并未发生过?
第9章宇宙空间并不空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
充满能量却又“空无一物”的太空
卡西米尔效应:无中生有的“真空能量”
你为何不能“拥有”虚无
第10章生命:宇宙演化进程中微不足道的注脚
静默随机宇宙VS智能宇宙
100万只猴子随机敲打键盘能写出《哈姆雷特》吗?
数亿分之一的概率:无生命才是宇宙的常态
第11章盲视:感知联结一切
基于体验的东方宗教
“第二层次体验”
视觉感知是我们“看到”世界的唯一途径吗?
第12章视觉问题
三个不同的视觉世界
现实是如何由算法规则构成的?
第13章信息构成现实
直接感受与符号: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
神经元形成的“外部世界”
第14章具备意识的机器
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意识吗?
形成意识的实体基础
一台电脑能感觉到快乐和痛苦吗?
第15章植物的时空意识
植物如何进行思考?
另一种体验现实的方式
第16章大一统理论
宇宙的四种基本力
人类逻辑系统之外的微观世界
自然与意识的同一性
第17章死亡与存在
躯壳死了,“我”就不存在了吗?
大脑产生的“存在”感
第18章万物共生
“自我”是一片虚无,也是整个宇宙
由万物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生命体
第19章未来对生命与意识的探索
逐渐进入宏观世界的量子理论
生物纠缠态 :破解“薛定谔之猫”的谜题
全球量子态 :生物中心主义的未来
附录1 时空构造诞生于思维之中
附录2 核心问题快速查找指南
译后记 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
共读书单
· · · · · · (收起)
喜欢读"生命大设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生命大设计"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征血 7.1
-
- 科学的曙光 8.2
-
- 人类的本质 7.3
-
- 非凡的生物 8.2
-
- 谁找到了薛定谔的猫? 8.5
-
- 那些最重要的科学新发现 6.3
-
- 我们是基因的奴隶吗? 6.2
-
- 逼近宇宙的秘密 7.4
-
- 变个宇宙出来 9.3
-
- 爱因斯坦的时钟与庞加莱的地图 7.2
生命大设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让三观摔碎一地的科普作品!

找寻属于你自己的答案——《超越生物中心主义》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一例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以及如何完成自己使命才能不辜负生命的方式。当你抛开周遭环境的束缚和嘈杂现实的桎梏,开始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审视自己生命的方式的时候,你所找寻的答案其实已经离你不远了。正如《超越生物中心主义》开...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7.2分 102人读过
-
BenBella Books (2016)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Ingram Publisher Services (201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书单|中科书院自然人文 (把话都说完了)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提报 (子非鱼)
- 生命科普 (中科书院)
- 书单|中科书院-社科书单 (豆友279423823)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生命大设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ouis 2024-09-27 09:55:47 吉林
必修四小将大可不必来当显眼包
2 有用 KUN哥喜欢的 2023-02-07 21:51:35 广东
生物中心主义中的“生物”到底是谁呢? 为何不同人的意识参与的事实构建可以相同?又可以迥异?
0 有用 LADarwinci 2024-05-01 23:03:18 德国
没有reference list的“科普”。
0 有用 韩肙 2024-07-11 18:11:24 北京
近来关注的意识主题的探索,认知科学家唐纳德·霍夫曼在论证方法上更简洁高效,灵性导师鲁伯特·斯派拉在深入体验方面更胜一筹。罗伯特·兰札倒是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芝诺悖论到底怎么悖论了。
1 有用 布鲁 2023-04-06 23:26:36 广西
唯心主义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