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短评

热门
  • 48 不知道了 2023-07-12 06:15:07 北京

    和郭继承一个货色,通篇好为人师、大言不惭,其实什么都不懂,于新旧中西皆不通。也就是命好赶上了7778级,放今天估计只能去二流马院混到退休

  • 12 呆呆鹅 2024-03-16 18:28:02 北京

    11.“本书的用意之一,仍是作为入门书写给新进看,虽然不以专教**小夫下士**为荣,毕竟要显示一些基础门径”。不愧是桑大师。“高明者往往是孤独的思想者。孤独者,难以交流之谓也。”大师呀大师

  • 6 松老斋主人 2024-09-28 13:25:12 山东

    做好长编考异六个字能水四百多页?!

  • 7 大木 2023-12-25 10:55:26 广东

    废话连篇 啰里啰嗦,高高在上地装模作样,承认你牛,但你装什么装呢!

  • 10 野猫先辈 2023-12-09 13:29:18 陕西

    从老版8.0到新版6.9,可见越来越多人识破了桑兵尸位素餐的老登本性。

  • 6 河周 2024-07-07 14:19:53 甘肃

    评论区里的某些故意打低分搞人身攻击的小丑啊,这本书就不是写给你们看的,消停消停吧。桑兵在后记中早就写清楚了:“治学应该立意高远,读者人数不在多,而要有心和懂行。”居然还有人吐槽文风……众所周知桑兵的文字功夫在历史学者中怎么着也在“国手”那一排里,说文白相间或者成语太多看不懂的,是不是反思一下自己的汉语水平还没中学毕业?而不是作者的问题?

  • 2 Loris Borel 2025-01-06 03:30:34 广东

    满篇车轱辘话就别冒充大师了吧…

  • 3 Anki 2023-11-13 19:15:23 广东

    无语

  • 2 Liminar 2024-08-27 17:01:10 湖南

    小夫下士选读

  • 2 齐镜明 2024-03-04 17:08:05 上海

    前三章没必要看,不知道在拽什么。

  • 3 浅青鸢 2023-08-26 15:31:36 浙江

    “在没有原罪意识,死后大都不怕洪水滔天的国度,制度规范以外,道德约束和历史衡鉴更加不可或缺。”——第七章 学术的历史,第305页。

  • 1 哈洛猴 2023-09-01 11:47:32 北京

    作为近代史研究的入门读物挺好的,作者写作的时候饱含热情,是本情绪丰富的书。读起来倒是更感人一点。

  • 4 U87 2023-08-09 15:04:22 吉林

    本书包含了大量民国史学史的内容。究竟如何治近代史,好似懂了点其实仍没有头绪。接着看书吧。

  • 1 涇舟 2025-04-25 23:01:59 四川

    正如知乎锐评:“桑先生的著作风貌,恕我愚钝,莫名其妙处。文字繁复拖沓、间引名家一二真言、又枝节横生、逻辑断篇、终至匆匆结尾,使人掩卷茫然。”

  • 1 墨白 2025-03-21 00:29:17 四川

    一看一个不吱声

  • 1 Northern 2024-12-18 21:27:41 广东

    在治学的基本观念上,作者有许多方面都与同出川大的罗志田有共通之处,如主张温故方能知新;看通中西新旧;反对以后出与外来之概念条理史事。至于相应的治学门径,作者主张先做足史学的基础功夫,经历一个放眼读书的阶段,在书中发现问题的同时训练解读材料的能力,着重区别前人本意与史事本相。在从事专题研究后,则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以长编考异之法,构建史事发展的脉络与具体语境(时、空、人事),以专致精,再由精求通,发掘个别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以归纳之法最终求得历史的贯通。在门径与取法之外,本书不乏一些闪光之处,如对近代学人中西学功底的评骘(p179)、对近代学术批评材料的介绍(p293)等,但整体来说仍嫌虚悬迂远,似不能与作者本人的研究切实结合;且文风枝蔓,恐陷入“小夫下士”读不懂,“大夫上士”又不屑读的窘境。

  • 1 von 2024-11-04 11:46:31 湖南

    不以大师自居的大师才是真的大师。

  • 1 千寻 2023-06-04 21:24:51 湖北

    这本书是教人们如何治学研究。本书不仅提供了治学研究的一些方法还对史学方方面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面对史料多如何选材?如何挖掘?如何看待梁启超傅斯年等人治学方法?本书做了很好的解答

  • 0 451½°F™ 2024-10-24 21:15:02 上海

    桑兵先生从治学的专业角度祛魅所谓的「大师时代」(无论是民国还是现代),专业性强但是阅读体验不差并且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可想而知也会令很多「专业人士」和他们的徒子徒孙破防,令人爽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