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自传:我的生活与思想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锦绣翻书 2023-05-27 13:38:19 湖南

    他的思想散发着无比坚定的信仰和慈爱的光芒。

  • 1 smile 2023-08-15 14:57:48 北京

    当时看着周遭有那么多人天天生活在痛苦烦忧之中,而自己却过着幸福的日子,我感到难以置信且不能接受。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夏日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我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的幸福,必须对此有所回报。我在鸟儿的鸣唱声中反复斟酌这个想法,并在某种程度上跟自己达成了共识——我打算以30 岁为人生分界线,30 岁之前研究学问与艺术,30岁之后直接性地为全人类服务,这样的生活才是合理的。耶稣曾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我曾三番五次理解这句话的真义,现在终于找到答案了。如果按此计划执行,我不仅会拥有外在的幸福,也会拥有内心的喜乐。 这个计划中的行动会是何种性质,当时我并没有头绪。唯一确定的是,它必须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全人类的行动——不管多么微不足道。

  • 3 Orphéon 2023-05-15 21:05:38 北京

    读过这本书之后,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史怀哲先生拥有一颗纯粹的心灵。他的纯粹既体现在对其所信仰的宗教的虔诚之上,更体现在他是一位思想的践行者,而绝非一位傲慢的空想家。他虽出身优越,却有一双关注到人间疾苦的眼睛,因此他付出毕生的心血去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福音。为史怀哲先生的精神而感动,他的思想和情怀,是今天的我们依旧需要铭记和持存的宝贵财富。

  • 2 伊夏 2023-05-29 22:02:01 江苏

    很奇妙的一位人物。“他在非洲援助年老的黑人,在欧洲则是拯救老式管风琴。”因为身份太多技能太多,在世间游走时总不断有新的力量可以让他再进一步,他留下的善意也总能帮助他在险境里保得平安。他的哲学并不艰深,其实就是“敬畏生命”,但经过他的扎实实践确实可以摆渡到人心。

  • 1 自有我在 2023-05-25 20:25:21 江苏

    阿尔伯特·史怀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音乐家、神学家、医学家、人道主义者。当我们看着他的这些名头,并把它放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总感觉极为另类。这些学科之间的跨度是如此之大,是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不禁会想史怀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能够跨越如此多的障碍,并都在其中取得如此伟大成就呢?是什么样的思想成就了史怀哲如此跨学科的研究呢? 而这些都被史怀哲着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敬畏生命”,从这一点来说,史怀哲的所有成就也都有了园满的统一。

  • 0 松风梅品 2023-06-07 18:04:49 四川

    哲学家的自传,反躬自省的哲学思辨!

  • 0 芥子书 2023-06-07 18:11:57 山东

    在书中,史怀哲不仅细述个人生活的历程,也对当代道德思想、科技文明等议题有所评判,👍👍👍👍

  • 0 likobe90 2024-03-14 08:43:05 上海

    时代的伟人。早期的经历,研究神学、哲学和音乐,而且这些领域的研究相当具有学术价值。拯救欧洲老式管风琴,从现代观点去看,他是一位颇有情怀的老师傅,对于优质的管风琴制造艺术一直保持着“初心”。当然,他的才能和贡献不止于此。。。

  • 1 Drinkeatlove 2024-02-20 22:11:53 浙江

    史怀哲的经历让人敬仰,但这本书有相当大的篇幅再说基督教相关内容,有点看不进。曾度过他的感恩与善待这篇小文,不知道在哪里能看他的散文集。

  • 0 飞石入梦 2023-05-29 17:26:02 湖北

    读史怀哲自传被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从他的传奇故事中汲取力量,用爱和奉献塑造我们的人生。

  • 0 读书的Keith 2023-06-08 01:24:50 浙江

    他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哲学家、神学家、医生… 著作等身,非洲丛林医院的缔造者, 曾14次前往非洲办医院治病, 并安息在这片他整整奉献了30余年的土地上 他在奉献的同时,依然在寻找着 连接不安的内心与动荡的世界之间的根本信念… 直到1915年9月,他行舟在非洲的丛林里, 忽然仿佛神启,有光照亮了心灵: 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一是接纳,接纳自己,也接纳世界的流动不居: 这是个美好又恐怖、深刻并愚昧、欢欣又痛苦的世界 二是攀登,从内心的信念出发,去肯定生命本身的价值,连接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攀上意义的高地… 套用加缪的话说: 史怀哲是幸福的, 因为追寻信念本身足以充盈人的心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