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 荀继子 2023-04-16 10:09:46 北京

    小品文。张涛卖弄学识又混乱不清,王润晨曦中规中矩,陈劲骁写的还算大气。

  • 5 sicapark 2024-03-24 21:55:25 北京

    原来隐约中体会着的那种张力是渴望通过“一无所有”来“成其所是”的冲动。另,又要小径分叉到乔伊斯去了,对圣状的审美如魔鬼般诱惑。

  • 10 窗边鸟 2023-05-27 22:32:42 福建

    “一位思想冒险者总是倾向被俄狄浦斯弑父的神话传说所激荡,然而不要忘了戈雅那幅著名的油画《农神噬子》所描绘的骇人场景:农神萨图恩推翻了自己的父亲,却又因害怕重蹈父亲的覆辙,将自己的孩子尽数吃掉。” 有些部分没读太懂。不过总体上让我对拉康的东西有了大致的了解,很适合入门!

  • 1 只是彼拉多 2024-01-21 09:58:52 广东

    比导读拉康要更浅显,一些基本概念讲得更直白。但也是因此失于简单。可以作为最开始的拉康入门书。然后再读导读拉康。

  • 1 英俊的红发卡利 2024-01-25 21:47:35 四川

    康德的主体囿于物自体的界线。尼采的主体是能听见狄奥尼索斯音乐的生命意志,海德格尔不论主体,萨特的主体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个人。弗洛伊德的主体是力比多对象,拉康的主体来源于他者而并非他者,在想象界符号界与实体届之间保持着稳定的能量投注。

  • 1 Blundeerwisky 2024-02-03 02:07:51 福建

    虽然不知道这是否和“拉黑齐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伦理学”相切合,但临床案例以及一些较“通俗”的解释反而澄清了一些针对精神分析的刻板印象。第一章的例子除了让一些“精神病人”回归正常生活之外,多多少少可能带点“心理学”的逻辑,即把出问题的人规训成对社会无质疑的“正常人”。但后面章节的一些阐述,却又是在反对心理学的分类,批判那种把“精神病人”隔离的做法。 回归临床的分析,还是挺有说服力的,至少比那些怪话人好多了,而且这样的案例才算是真的阐述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分析应当怎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有意或无意识中的一些反思和对话当作完整地精神分析,进而忽略临床上的应用。等回头看齐泽克举例时,再对比一下同一个例子在激进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眼中有什么差异。

  • 2 taxi1872 2024-01-06 20:06:32 山东

    “力度刚刚好 懵逼不伤脑”

  • 6 戈烈人做歌裂事 2023-05-31 12:46:21 北京

    写得真的很好,不敢说每一章都读懂了,但至少帮我这个拉康晕晕人稍微指明了些方向。最喜欢的一段话:“为了一个完美新世界的落成,那些拒绝被编码和符号化的异端和疯子就被悄无声息地戴上了镣铐,送上了愚人船,被发配到了世界尽头和冷酷边境。而那些占据着能指链条高位的异化主体,由于获得了充分的社会资源和话语空间,洋洋自得地成为时代的主人,躲在机器和网络的背后,操控着世界的运转。但讽刺的是,为了设计出可供淫乐和杀戮的“西部世界”,他们不得不把自身也化约成一连串编码,好被完美嵌套进符号世界的网络系统中。殊不知,机器并非纯然依循编码逻辑就能永远完美运转,任何躲过监测的细微偏差都有可能如同变异的病毒,最终掀起一场蝴蝶效应的飓风。”

  • 1 梵高的右耳 2024-05-02 00:15:20 广东

    其实不知讲的啥

  • 1 万寿红拂 2024-04-22 13:17:24 云南

    张涛虽然啰里啰嗦但好歹把问题说清楚;王润晨曦完全就是乱七八糟,一堆话根本没有价值,只看出了大大的ego,而且理论的东西说不下去就开始抒情和堆例子,令人发笑;陈劲骁不错。 作为一本入门书不错。

  • 1 秦南秦 2024-04-16 07:20:33 浙江

    所有人都有精神病,精神病是一个严谨的尝试,神经症的时代已然结束,人性的归途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精神病时代。 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往往被认为患有或轻或重的精神疾患。人类文明的演进真的会成为助长精神疾病滋生的温床吗? 实在界对应本我,符号界对应超我,想象界对应自我。四章节的书,风格完全不同。

  • 7 真理部没有谎言 2023-04-05 17:33:46 北京

    极佳。读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来。尤其喜欢陈劲骁的部分。

  • 1 昴雀 2024-01-28 14:11:45 四川

    后悔通过读这个来入门拉康了(。)

  • 0 奥博洛莫夫 2024-03-09 22:53:07 江苏

    那个女权拉拉是什么鬼,既对女权主义者也对拉拉极度缺乏想象力。全书一个引用都没有。父之名到底是啥也没说

  • 0 七月v未央 2024-03-15 19:05:15 江苏

    拉康有种深深的诱惑力,令人着迷。

  • 0 momo 2024-02-18 22:17:08 美国

    入门+1

  • 0 达尔文 2024-02-20 13:20:33 云南

    永远想要弄懂拉康,永远不敢说自己真的懂拉康。这本书还算不错,所有例证也都易懂,王菲都出现了。个人喜欢最后三四两章。【“是”和“有”的差别决定了男孩和女孩在发现性别差异时的态度,也决定了女人往往是更痛快的。这个“有”意味着男性那边的积累,他想要积攒更多的东西——更多的玩具,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等等,他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东西放在那里,任何可能的失去都让他感到不安。但是女人这边的逻辑是不同的。她当然也可能会想拥有更多的东西,但不同的是,她更在意“是”的层面的内容。为此,她可以舍弃所有“有”的层面的内容。拉康看到了这种可以说是“不可阻挡”的女性特质——扔掉拥有的一切而让自己的存在脱颖而出。当男人们为失去某物而遗憾惋惜时,女人的存在的光芒反而显得更加耀眼和璀璨。】

  • 0 葸蓢 2024-02-15 16:31:57 上海

    感谢导读的三位作者…绕死我吧拉康,您不仅跟爱因斯坦哥一样,有着大一统学科的可怕抱负,还养育了现今国内学术界浩如烟海的硕博论文,您是伟大的父亲

  • 0 2024-02-19 14:05:56 广西

    兼顾了修辞的美,第四章写得最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