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开始翻了一下,以为是本普读物,细看之下,迭有新见。校者对于经学和理学水平稍微欠缺,错字很多,如p20择不处仁,误处为知,p55裴駰误作裴驷,p68圣王不作一段为孟子原文,无引号与注,p77 知道之纪误纪为记,p100孟轲误为梦轲,p112倪良误作儿良,p156经术误为经述,p162少诵《诗》《论》,误为少诵《诗》论,p203《五经正义》误为《五经》《五义》 ,p221 引文传心误为傅心,p263玉海误为玉藻,p267当时误为当代,p287顾炎武作的广韵,程廷祚误为程定祚,王葆玹受此书影响甚大,而王氏不言之。
大体简略,但难得的是提出很多创见,敢于下结论,比如《十翼》不是孔子所作,是与《中庸》创作时期相近,儒家赞扬《易经》的生生之德,抬升易经地位,是秦皇焚书坑儒后的事……对道家的分析甚至有一刹那让我头皮发麻深受启发。不得不感叹,日本学者对我们中华文化研究的确很有心得,不能用“隔膜”排斥这种他者观照。
虽然贫喵认为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写的内容更好,但是武内义雄的《中国思想史》写的体系更胜。武内的从“诸子时代”至“经学时代”之分,不知道是否对冯友兰有无影响?贫喵主要阅读了三教部分与宋代部分,屡获新见,颇受启发。(看来还是水平太菜😹)需要吐槽的是,作者谈及宋学的兴起时,只讲儒佛两家的新趋势,这点不如乃师内藤湖南客观。😺顺便吐槽一下哲学系,他们好像从来不做学术史唉:民国时代东西方学界普遍认同“儒教”一词,结果他们后来基于自己的儒教信仰,极端忌讳“ZJ是封建迷信”,于是断言“儒家不是ZJ,从来不存在儒教”。🤣那么请问“三教合一”这个词,是不是近人的发明啊?👻
汪馥泉译本题为《中国哲学思想史》,近来新印本或题《中国哲学小史》,或题《中国思想简史》,此本恢复武内义雄原书名,却失汪译之旧,至少应稍作说明。三本在最后一章《清学之演变》末均丢失三大段文字,见书评中。
写出了思想的流动,从何而来,又走向何处。其中提到司马光、苏轼还挺独特的
朴实无华。
1、读了一个开头,感觉到孔子在我国文明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文明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和西方文明对比,也没有特别的优越。 2、老子可能是孔子后辈,而不是前辈,道德经不是老子著作,而是信徒们编写老子名言名句精选集。 3.我国的思想和政治是紧密结合的,治国是永远的主题,其他不过是铺垫。 4秦以后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各种曲解和补充,感觉挺没意思的。 ------- 全篇下来,我最喜欢的是墨家的思想。 我国的思想侧重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世界观的兴趣不大。这是不是我国政治发达,科学欠缺的原因。 读这本书本来是想了解宋朝的思想,但是看的一头雾水。只有韩愈侄婿李翱的《复性书》论善恶有所启发。
言简意赅。
视野不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细节处有过之,对于思想转变、消长的基础有所解释。翻译和校对不行。
思想史,也就是中国现世观,从百家到儒释道,三股杂糅互有推进,此书对我这一门外汉极友好,了解中国大概的思想转变历程,对历史书上的焚书坑儒两汉祥瑞谶纬六朝逍遥宋明理学清代考证有个初步的缘由来头,有收获有喜悦,人只要是社会关系的承载,就必然要面对自我,面对外人,面对社会国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难,第一步都难。
书本身内容是好书。但建议不要买这个版本 错误太多 就本人经眼就发现几十处吧。小局以后还是不要出一些重要的书吧。太毁原作了。
本书乃是武内义雄为岩波书店刊《岩波讲座 哲学》所写《中国哲学史》一书的修订增补版,适合作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入门书。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的思想史著作,语言十分平易。但是要想精深仍然要读些大部头的思想史。
上个世纪的作品,与冯友兰的哲学史颇有类似之处,有参考的价值,但是也有一些错误或者武断之处。庄、老及孔、老先后的问题,郭店楚简一处,基本已经成为了定论。学术性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辩证的去看。
中古期三教交涉的时代,特别“从老庄到佛教”一章具体而切实,提示吉藏《三论玄义》、嘉祥《三论玄义》若干文献,勾连梁武帝、周弘正、张讥等学说,说明“六朝末出现了欲依般若哲学去说明老庄的倾向”,“在六朝之际,老庄全盛之思想,渐次变化为佛教全盛之时势”。论韩愈、李翱及宋学与佛教之关系,即新儒学重占佛教好谈心性之高地,改换近古哲学面目,亦通达。
> 中国思想史
3 有用 经 2024-02-28 10:05:52 北京
一开始翻了一下,以为是本普读物,细看之下,迭有新见。校者对于经学和理学水平稍微欠缺,错字很多,如p20择不处仁,误处为知,p55裴駰误作裴驷,p68圣王不作一段为孟子原文,无引号与注,p77 知道之纪误纪为记,p100孟轲误为梦轲,p112倪良误作儿良,p156经术误为经述,p162少诵《诗》《论》,误为少诵《诗》论,p203《五经正义》误为《五经》《五义》 ,p221 引文传心误为傅心,p263玉海误为玉藻,p267当时误为当代,p287顾炎武作的广韵,程廷祚误为程定祚,王葆玹受此书影响甚大,而王氏不言之。
2 有用 暗柳生 2023-09-17 20:15:36 广东
大体简略,但难得的是提出很多创见,敢于下结论,比如《十翼》不是孔子所作,是与《中庸》创作时期相近,儒家赞扬《易经》的生生之德,抬升易经地位,是秦皇焚书坑儒后的事……对道家的分析甚至有一刹那让我头皮发麻深受启发。不得不感叹,日本学者对我们中华文化研究的确很有心得,不能用“隔膜”排斥这种他者观照。
7 有用 三清喵 2023-03-10 19:25:39 上海
虽然贫喵认为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写的内容更好,但是武内义雄的《中国思想史》写的体系更胜。武内的从“诸子时代”至“经学时代”之分,不知道是否对冯友兰有无影响?贫喵主要阅读了三教部分与宋代部分,屡获新见,颇受启发。(看来还是水平太菜😹)需要吐槽的是,作者谈及宋学的兴起时,只讲儒佛两家的新趋势,这点不如乃师内藤湖南客观。😺顺便吐槽一下哲学系,他们好像从来不做学术史唉:民国时代东西方学界普遍认同“儒教”一词,结果他们后来基于自己的儒教信仰,极端忌讳“ZJ是封建迷信”,于是断言“儒家不是ZJ,从来不存在儒教”。🤣那么请问“三教合一”这个词,是不是近人的发明啊?👻
4 有用 虫臂观生 2023-04-08 22:53:12 江苏
汪馥泉译本题为《中国哲学思想史》,近来新印本或题《中国哲学小史》,或题《中国思想简史》,此本恢复武内义雄原书名,却失汪译之旧,至少应稍作说明。三本在最后一章《清学之演变》末均丢失三大段文字,见书评中。
3 有用 夏川 2023-02-22 08:32:09 湖北
写出了思想的流动,从何而来,又走向何处。其中提到司马光、苏轼还挺独特的
0 有用 夏凪 2023-09-07 13:51:09 浙江
朴实无华。
0 有用 谁家那小谁 2023-12-26 20:24:56 山东
1、读了一个开头,感觉到孔子在我国文明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文明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和西方文明对比,也没有特别的优越。 2、老子可能是孔子后辈,而不是前辈,道德经不是老子著作,而是信徒们编写老子名言名句精选集。 3.我国的思想和政治是紧密结合的,治国是永远的主题,其他不过是铺垫。 4秦以后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各种曲解和补充,感觉挺没意思的。 ------- 全篇下来,我最喜欢的是墨家的思想。 我国的思想侧重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世界观的兴趣不大。这是不是我国政治发达,科学欠缺的原因。 读这本书本来是想了解宋朝的思想,但是看的一头雾水。只有韩愈侄婿李翱的《复性书》论善恶有所启发。
0 有用 reton3 2024-01-01 12:35:33 北京
言简意赅。
0 有用 鹿野山房 2023-10-31 19:18:36 浙江
视野不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细节处有过之,对于思想转变、消长的基础有所解释。翻译和校对不行。
0 有用 正心诚意 2024-07-19 23:43:29 浙江
思想史,也就是中国现世观,从百家到儒释道,三股杂糅互有推进,此书对我这一门外汉极友好,了解中国大概的思想转变历程,对历史书上的焚书坑儒两汉祥瑞谶纬六朝逍遥宋明理学清代考证有个初步的缘由来头,有收获有喜悦,人只要是社会关系的承载,就必然要面对自我,面对外人,面对社会国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难,第一步都难。
0 有用 秋池的鱼 2024-11-11 16:35:16 上海
书本身内容是好书。但建议不要买这个版本 错误太多 就本人经眼就发现几十处吧。小局以后还是不要出一些重要的书吧。太毁原作了。
0 有用 智术师 2024-05-17 01:13:01 广东
本书乃是武内义雄为岩波书店刊《岩波讲座 哲学》所写《中国哲学史》一书的修订增补版,适合作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入门书。
0 有用 当值神明 2023-11-26 20:15:07 江苏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的思想史著作,语言十分平易。但是要想精深仍然要读些大部头的思想史。
1 有用 楚材 2023-12-15 13:49:08 广东
上个世纪的作品,与冯友兰的哲学史颇有类似之处,有参考的价值,但是也有一些错误或者武断之处。庄、老及孔、老先后的问题,郭店楚简一处,基本已经成为了定论。学术性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辩证的去看。
0 有用 三十抄 2023-10-04 22:53:28 江苏
中古期三教交涉的时代,特别“从老庄到佛教”一章具体而切实,提示吉藏《三论玄义》、嘉祥《三论玄义》若干文献,勾连梁武帝、周弘正、张讥等学说,说明“六朝末出现了欲依般若哲学去说明老庄的倾向”,“在六朝之际,老庄全盛之思想,渐次变化为佛教全盛之时势”。论韩愈、李翱及宋学与佛教之关系,即新儒学重占佛教好谈心性之高地,改换近古哲学面目,亦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