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能指与所指的游戏,也是一场架构与解构的较量,一场生与死的拷问。
开篇第1章:“红海红了”。
看似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从红海的命名出发,读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红海不就是红色吗:红色的海。稍后才回过神,哦,不!它不是‘红’,而应该是‘海’。如果红海是红,那么不构成问题。因为红海是海,所以红了,才构成严重的问题。

看似一个简单的悬念,一个无关宏旨的命题,其实已经预兆了整个全书的思辨特色,预告了故事当中每一次遇到的艰难险阻,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和解决。
故事到了第11章,真实的开罗,作者带我们走进一个花花绿绿的市井街巷。不经意地,一句“飞啊飞了”打开了一场新的游戏。
第一反应仅仅是异国语言形成的歧义。读完这一章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根本不是语言不通形成的歧义,而是先入为主固有认知的误认,即从名称到形象的误认——主人公脑子里面子虚乌有的一座美食城。如果到这里还没有感觉到作者的用心和启迪,那只能说你的阅读是浮光掠影。

接着咱们跳到12章,黑故事。这看似一个关于人工智能AI的问答,却包含了自我和主体的认知基石。 GPT正火爆全网,一幅要干翻人类的姿态,但真相是这样吗?你、我、他,我们在对话中感觉的定义是否是这些能指的真相?对话当中又潜藏了多少自以为是的误认?AI回答不了,也许你我也难以回答清楚。

一步误认,步步误认。那就揭露出一个问题:也许我们很多的固有认知,都源自误认。
好了,说了这些,只算是小小的剧透,大BOSS在后面,还是留给读者去打吧,不然就写成通关秘笈了。

贯穿全书有一个核心命题:时间是什么?或者说,时间不是什么?它在你我的认知当中?还是出乎我们的认知之外?又或者……
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一个更终极的命题就呈现出来,如果时间非你所想,那么四维呢?它又是什么?在哪里?你能感觉到吗?读完全书,我已经感觉到了,而且已经开始我自己的追寻。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