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与中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白菜 2023-05-13 20:46:34 河南

    了解意大利与中国的历史交往过程,也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于其他国家,其他文化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 0 把噗 2023-03-27 16:25:08 北京

    可以当交流史资料,比较浅。

  • 0 卡小佳 2023-07-09 15:52:57 北京

    普及性的著作,系统地梳理了两个民族的交往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其中对两个民族各自境遇的展现,有时让人感叹,有时又有些唏嘘。值得每一位汉意语言的学习者阅读。

  • 0 秋山雪見🍁 2023-12-03 01:05:33 福建

    史料整理不少的交流史普及书,自罗马时代起,双方对各自的观察便如同“雾里看花”,既了解对方的存在,又以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对方。近代交流的密切使得过去双方之间的迷雾逐渐散去,有意思的是康梁分别自比加富尔与加里波第、马志尼,意大利在清末知识分子中的形象确实还有不少可考察的空间。

  • 2 匪廢費·老🐰 2023-02-05 09:14:18 重庆

    中意交流史與關係史,映照出兩個曾經巨無霸的文明古國在彼此交手時的謹慎與試探,各自眼中的對手亦有如此不同於自我的差異化敘述。那些在漢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馬可孛羅、利瑪竇、范禮安、羅明堅、艾儒略、衛匡國、郎世寧、馬國賢,至今流光溢彩。PS:近來頻繁看到《點石齋畫報》在形塑外國形象上的視覺價值。謝@maixin📚 #讀以善#019

  • 0 尤里卡 2023-03-27 21:55:22 河南

    中国与意大利的交流可谓源远流长,如何将这段漫长的历史既深入浅出又简明扼要地讲述出来,十分考验写作者的历史功底。在这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中意两国两千多年间的交流史,但并未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那些最为突出、最有历史意义和最为有趣的历史事件。除此之外,还重点介绍了在两国思想和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助推作用的历史人物,如马可·波罗、利玛窦等。

  • 0 横转中子星 2023-04-12 14:16:35 辽宁

    一本观察几千年来中意交流的通识向作品。在本书之中,更多描绘的是中意历史以来的积极互动以及对于当今时代之下中意关系的影响。从总体来说,本书通过政治,文化方面切入描绘中意之间关系的转化与有机互动。本书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于艺术领域中的交流。清朝时期,传教士来华传播了思想与艺术的交汇。画作的中西合璧,尽现中西方交流的历史展现。在当今时代下,新时期的中欧关系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做为南欧强国的意大利,又会与中国有着怎么样的交流与互动呢?让我们恃目以待!!!

  • 0 Miss. C 2023-04-14 16:52:52 北京

    子不语那章最轻松哈哈哈哈

  • 0 风之影 2023-02-15 10:47:21 山东

    本书对于中意两国两千年交流史进行了梳理,看得出作者在搜集与整合资料方面的严谨性与广泛性。早期的中意交流在古代中外交流史上具有较强的典范性,而马可·波罗、利玛窦、郎世宁等人的更是书写古代交流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不过,意大利学者似乎并不怎么看重马可·波罗的地位,而是更多的对早期来华的传教士群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评价。进入近代史以后,意大利在欧洲的地位决定了他更多的是处于列强对华群体的从属地位,而书中也更多的按照时间顺序对于中意关系进行了流水账似的列举。有意思的是,书中最后对于中意两国进行了调侃性的对比,其中相似之处包括“外貌认可”“爱吃面条”“喝酒划拳”等,让人忍俊不禁,而两国竟然都“在黑社会组织和思想方面一脉相承”的结论则是让人哭笑不得…

  • 0 DD 2023-04-22 10:44:21 湖北

    浅显易懂 适合我这样的门外汉

  • 1 麒麟 2023-05-03 23:50:16 北京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20年前,两位意大利作者合著的书,其中一位白佐良是新中国与意大利建交之前,在巴黎开启相互承认谈判的代表团成员之一。说明了他对于中意交往史有非常深刻的了解。2019年习大大在意大利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期间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就提到了这本《意大利与中国》,说这本书助力了亚平宁半岛上的“汉学热”。2023年的这本《意大利与中国》是纪念此书出版20周年的新版本,全新的制作,精装的设计,品质非常优越,非常适合珍藏。

  • 0 薄暮秋风起 2023-09-18 02:06:33 山东

    早期交流历史部分非常有趣,罗马也算是中华文明少有的白月光了

  • 0 花生形的桃核 2023-06-27 20:28:13 湖北

    2023-6-18日开始读,这是2023年的第20本书,上一本书是《有顶天家族》 很普通的叙事,揭示我们忽略的历史,所以读起来还算新鲜。通过此书我们可以感觉到欧洲人对中国文明的羡慕、平视、轻视的过程,也能感觉到老欧洲与新欧洲的区别,感觉到天主教的没落,新教的崛起。同时也能感觉到当时中国人对欧洲的态度变化! 2023-6-27日读完,下一本书是《沙之书》

  • 0 3至6时的文森特 2023-06-30 20:25:04 重庆

    易懂而又缤纷的史料

  • 3 慢慢走 2023-07-30 18:08:55 陕西

    有趣的史料整理,建议可与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中-波文化交流史》共读。 全书看点在于两国观察对方的视角与方向呈现,其中对制度描摹、女性仪容(东方主义)不乏亮点,而对华记录人员及态度更易(意话语权丧失),清初传教失败原因中西欧诸国强调的民族主义亦不可忽也。 个人觉得有趣的是,意中两国初期认为对方超然类己,后国事陵夷每每自伤身(国)世,如国人描述意大利此段: “义之通国方里,仅逮奥法等国之半,而以地势扼要,四邻窥伺,陆防海防,皆不能不加意绸缪,养兵较多,糜饷斯巨;国债日积,偿息倍繁,所以通筹国用,常有竭蹶不遑之势。” 另外,提及西葡奥英描述中国记录,隐存鄙夷,有种 “你们几个有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坐流氓那桌去! 什么档次,跟我聊一样的中国,你小子看得懂吗?!”

  • 0 往西 2024-04-18 15:20:54 北京

    都挺好,就是新版的序言中将“兴国侠士”写成了“与国侠士”,稍显尴尬😓

  • 0 亦木 2024-04-06 17:05:29 辽宁

    不错的一本书。

  • 0 narutoop 2024-04-27 22:03:49 广东

    距离产生美,伟大的传教士。

  • 0 秋天 2024-05-30 14:17:45 陕西

    可以自豪,不能盲目自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