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像一场梦一样,不真实的迷离感,充满哲学寓意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太难得
无数熟悉的神话、童话、暗黑童谣的影子,影影绰绰浮现在一片迷蒙混沌的密林中。作者到底想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游戏还是实验剧场还是童话大杂烩?需要有人写篇导读——如果可能的话。
嗯……人生,是一场无常卦吧。你可以把故事当成哲学读,也可以当成剧场的一场剧读,看到什么是什么。
非常独特,非常年轻,也非常有意思的华语小说,讲述一个名叫三月(如果这可以算作一个名字的话)的男孩在剧场小镇的遭遇,充满了瑰丽奇异的想象,同时还有大量与希腊神话和西方文学的互文。 但这本书最鲜明的特点还是小说无处不在的哲学思辨,这是一本毫无疑问的哲理小说,无论是小说核心探讨的关于永生与死亡的话题,还是其他关于幸福、自由以及自我的探讨,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作者在书中借大团长、死神等人的对话提出,所谓的永生其实就是从未活过,亦即与死亡无异。而生命则是“知觉与世界的冲突,是对世界感到不适”,是一种反叛,而不是“时钟里的齿轮”或者“乐园里的沙砾”
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一个人生寓言,虽然它标注的是小说,可这里的戏剧冲突,都指向着哲学命题。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书籍。
我们无法逃脱的舞台,是否就是这个现实生活的世界,那些聚光灯下的表演,有多少是真心,又有谁真的知道。或许我们只是书中的角色,即便看似我们可以拥有随意表演的权力,但是总体的剧本好像仍旧我在编剧的手中,我们还是只能跟随着流淌。
生命是一种知觉的反叛
作者用寓言建造了一座虚拟现实影棚,在这里,现实经验要让位于一种建构起来的超现实经验,而在这个基础上撰写的各种故事新编都很有生命力。虽然二手内容不少(虽然另有互文的乐趣,但确实跟安吉拉·卡特那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差了不少),并且最终的哲学讨论也比较俗,但还是感觉挺有趣的。
蛮有意思的写作尝试,个人理解这本书可以看成是西方近代思想史的文学性探讨,核心线索还是笛卡尔—经验论—尼采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源自作者的P大出身。诚如有条评论所言,似乎松弛感稍弱,很多对话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论文的繁复脚注,好奇作者在写作时有没有体会到一种非剧本写作的自由感
不在我的xp上,虽然读得快但过程蛮痛苦的,太多的描写议论抒情,而且是很说教的那种调调。观感类似阅读没打磨好的戏剧剧本,演员还是用力过猛的那种,有种拿腔拿调的浮夸感 说实话对于哲学的隐喻没看到多少,最后关于自由的大辩论也没太多的启发——也有可能是因为哲学同样是不在我xp上的东西,两个一叠加就完全接受不能了 还给三星是文笔虽然不在我好球区内但确实蛮美的,如果用在写散文上肯定很耐看
上一次读这样的书大概是读庄子吧,我觉得可以算的上是经典了。
看到最后有点迷迷糊糊的感觉,有点搞不清楚小男孩到底是谁了。不过里面出现的人物和剧目我觉得都还是蛮有意思的
心目中的神作,充满疯狂感、非现实情节、想象力、轻盈质感的文学作品。看了作者写的一篇自我评价,果然作者也是一位喜欢《百年孤独》和《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人,真是中文文学的一大幸事。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中文作家能写出这样轻盈而充满想象力的文学。
> 永生剧场
2 有用 麒麟 2023-04-17 22:42:46 北京
像一场梦一样,不真实的迷离感,充满哲学寓意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太难得
1 有用 amitah 2023-04-12 21:04:42 北京
无数熟悉的神话、童话、暗黑童谣的影子,影影绰绰浮现在一片迷蒙混沌的密林中。作者到底想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游戏还是实验剧场还是童话大杂烩?需要有人写篇导读——如果可能的话。
0 有用 蜗牛格格 2023-05-01 19:39:45 吉林
嗯……人生,是一场无常卦吧。你可以把故事当成哲学读,也可以当成剧场的一场剧读,看到什么是什么。
1 有用 星尘 2023-05-01 23:15:18 山西
非常独特,非常年轻,也非常有意思的华语小说,讲述一个名叫三月(如果这可以算作一个名字的话)的男孩在剧场小镇的遭遇,充满了瑰丽奇异的想象,同时还有大量与希腊神话和西方文学的互文。 但这本书最鲜明的特点还是小说无处不在的哲学思辨,这是一本毫无疑问的哲理小说,无论是小说核心探讨的关于永生与死亡的话题,还是其他关于幸福、自由以及自我的探讨,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作者在书中借大团长、死神等人的对话提出,所谓的永生其实就是从未活过,亦即与死亡无异。而生命则是“知觉与世界的冲突,是对世界感到不适”,是一种反叛,而不是“时钟里的齿轮”或者“乐园里的沙砾”
1 有用 安之腾 2023-04-24 11:28:57 天津
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一个人生寓言,虽然它标注的是小说,可这里的戏剧冲突,都指向着哲学命题。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书籍。
0 有用 药罐子的日常 2023-05-08 13:52:58 上海
我们无法逃脱的舞台,是否就是这个现实生活的世界,那些聚光灯下的表演,有多少是真心,又有谁真的知道。或许我们只是书中的角色,即便看似我们可以拥有随意表演的权力,但是总体的剧本好像仍旧我在编剧的手中,我们还是只能跟随着流淌。
0 有用 潇书 2023-08-22 00:27:04 陕西
生命是一种知觉的反叛
0 有用 杨枫.js 2023-05-11 21:38:52 北京
作者用寓言建造了一座虚拟现实影棚,在这里,现实经验要让位于一种建构起来的超现实经验,而在这个基础上撰写的各种故事新编都很有生命力。虽然二手内容不少(虽然另有互文的乐趣,但确实跟安吉拉·卡特那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差了不少),并且最终的哲学讨论也比较俗,但还是感觉挺有趣的。
1 有用 木其水 2024-02-12 17:19:16 广东
蛮有意思的写作尝试,个人理解这本书可以看成是西方近代思想史的文学性探讨,核心线索还是笛卡尔—经验论—尼采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源自作者的P大出身。诚如有条评论所言,似乎松弛感稍弱,很多对话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论文的繁复脚注,好奇作者在写作时有没有体会到一种非剧本写作的自由感
0 有用 海琴烟 2024-12-10 00:47:54 上海
不在我的xp上,虽然读得快但过程蛮痛苦的,太多的描写议论抒情,而且是很说教的那种调调。观感类似阅读没打磨好的戏剧剧本,演员还是用力过猛的那种,有种拿腔拿调的浮夸感 说实话对于哲学的隐喻没看到多少,最后关于自由的大辩论也没太多的启发——也有可能是因为哲学同样是不在我xp上的东西,两个一叠加就完全接受不能了 还给三星是文笔虽然不在我好球区内但确实蛮美的,如果用在写散文上肯定很耐看
0 有用 薇尔莉特 2023-09-09 21:24:33 青海
上一次读这样的书大概是读庄子吧,我觉得可以算的上是经典了。
0 有用 瓜子 2024-10-18 13:42:06 浙江
看到最后有点迷迷糊糊的感觉,有点搞不清楚小男孩到底是谁了。不过里面出现的人物和剧目我觉得都还是蛮有意思的
1 有用 千盈 2024-05-29 19:15:05 湖北
心目中的神作,充满疯狂感、非现实情节、想象力、轻盈质感的文学作品。看了作者写的一篇自我评价,果然作者也是一位喜欢《百年孤独》和《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人,真是中文文学的一大幸事。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中文作家能写出这样轻盈而充满想象力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