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相比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疑是更需要灵感和天赋的,有时候,一个灵光闪现的想法能够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这并非夸张的修辞,书中的故事就是有力的佐证:“科学是需要尤里卡时刻和试金石的,一如故事需要转折点和情节事实。”
有几篇还不错,其他比较一般
在济南图书馆碰到了这本书,装帧还不错于是拿了。Zlibrary,Anna都没有电子版,原作的电子版也没有,sigh,不知道哪里能看到一个很全的,更新及时的书目介绍(带封面的),那样的话挑书应该会容易很多。 还行,汉密尔顿那章,以前没看到过,关于新概念的提出。 后面几章只看了后记,前面的故事只草草看了一下,因为觉得,没几篇写的出彩的,或者说,总感觉有种看着不舒服的刻意。 总体来说,还是推荐的,这本书装帧还蛮不错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是故事,也不仅仅是科普,而是把故事和科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很喜欢!!!
科学家们的高光时刻,浪漫主义的科研启示录,最喜欢《狭义相对论》、《丈量天空的女人》跟《什么样的狗》这三篇。
那是丰富而膨胀的瞬间,充满了期待和可能性。它们表现得如此克制、如此敏锐、如此耐心。
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到了如何测出皇冠体积,惊喜地叫出了一声:“Eureka!”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这样的时刻有很多,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些时刻,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本书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无论是从小“被迫灌输”了太多科学神话、励志天才的我,还是随着受到更多教育对“故事”逐渐怀疑的我,这本书都是颠覆性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尤里卡时刻”,“信仰”是虚构的。我在读之前愚钝地做出“科学故事”的预设,结果被狠狠打脸。因为对科学发现的描述,与讲故事的方式浑然天成的契合度,编者真找了17位身份各异的小说家/文学家来描绘更加平实的科学发现,有效避免了许多科学神话对科学工作者的理想化描写,没用把科学先驱塑造成英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是科普,但同时也反科普;是小说,但同时也反小说。属实精彩。不由想到三体原著中对汪淼于游戏中发现世界运行规律正如“尤里卡时刻”,而电视剧补足了细节、进行合理化改编的呈现,非常接近本书倡导的理念。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科技发展,一个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转向与进步。诚然,这一个个点或者是时刻的背后有着长期的积累。如果没有长时间量变的积累,最终的质变又何以实现。不同的科学进步不仅仅体现的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在内容上也做到了较好的阅读性与知识性的平衡。期待尤里卡时刻的再次到来!
根据网上的解释尤里卡时刻(Eureka moment)是指一个人在思考某个问题或者进行某个任务时,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或者创造性的想法,产生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名词源自于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有了灵感,想出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所以特别惊喜地脱口喊出来一句:“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按我个人理解,这个时刻就好比掉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一瞬间启发了灵感,在看似毫无头绪的问题上,突然眼前一亮,顿悟了某些科学原理,从而带领人类知识科技超越的一次灵光闪现。
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趣,科学的东西很少,太多“为文学”的和“私生活”的,不是我喜欢的东西。
挺特别的一本书,科学历史用虚构故事的方法写,就是科学历史同人合志吧,感觉应该去参展CP。国内没怎么出版过这种合集。但感觉要比较本来就了解故事所讲的科学背景才好懂这种现代风格的虚构小说写法产出的故事。 门捷列夫最害怕放弃独处的状态,小时候溜进书房躲在书架。 最喜欢《斯万,1914》,灯泡发明,死亡、光明、时间的意象组合,写得很浪漫,科学的美感。对汉密尔顿用数学讲进化,广义适合度感兴趣。 中间几个故事是作为辅助员的女性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的故事,有女性主义视角。后几篇就更不好看,写实又不够条理,截取场景,比较碎片化,也没搞明白怎么发现的,也不够灵气,缺乏美感。
第一次,在科学面前,虚构无以伦比。
读到一半耐心耗尽,翻到书末发现致谢页坦然承认所有故事都是虚构,这下就说通了为什么每篇的作者是一群编剧和小说家。整本书都是对前言里提到的对科学神话的反对的背道而驰,一本没有与自己梳理清楚内在矛盾的书。
用虚构文学的套路去讲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有点意思。
这种短篇集最大的问题是参差不齐,但除此之外我还读出了们科学工作者对文学的傲慢和不理解(。。)
又一本《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但每篇执笔于相关从业者的后记增添了更多现实感,读来更觉质朴。
有几个故事写得蛮好,整体而言可读性一般。
> 尤里卡时刻
5 有用 尤里卡 2023-06-09 11:50:24 河南
相比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疑是更需要灵感和天赋的,有时候,一个灵光闪现的想法能够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这并非夸张的修辞,书中的故事就是有力的佐证:“科学是需要尤里卡时刻和试金石的,一如故事需要转折点和情节事实。”
3 有用 喵叽叽叽 2024-09-15 17:30:40 湖北
有几篇还不错,其他比较一般
2 有用 Asteroid 2023-12-05 04:48:34 山东
在济南图书馆碰到了这本书,装帧还不错于是拿了。Zlibrary,Anna都没有电子版,原作的电子版也没有,sigh,不知道哪里能看到一个很全的,更新及时的书目介绍(带封面的),那样的话挑书应该会容易很多。 还行,汉密尔顿那章,以前没看到过,关于新概念的提出。 后面几章只看了后记,前面的故事只草草看了一下,因为觉得,没几篇写的出彩的,或者说,总感觉有种看着不舒服的刻意。 总体来说,还是推荐的,这本书装帧还蛮不错的。
2 有用 小鱼爱哲学 2023-03-19 12:32:25 北京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是故事,也不仅仅是科普,而是把故事和科普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我很喜欢!!!
1 有用 草祭金风 2023-11-13 16:42:50 广东
科学家们的高光时刻,浪漫主义的科研启示录,最喜欢《狭义相对论》、《丈量天空的女人》跟《什么样的狗》这三篇。
0 有用 smile 2023-04-07 11:07:02 北京
那是丰富而膨胀的瞬间,充满了期待和可能性。它们表现得如此克制、如此敏锐、如此耐心。
0 有用 fulinlei 2023-03-01 11:00:45 北京
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到了如何测出皇冠体积,惊喜地叫出了一声:“Eureka!”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这样的时刻有很多,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些时刻,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本书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0 有用 林司洱 2023-03-02 21:45:17 山西
无论是从小“被迫灌输”了太多科学神话、励志天才的我,还是随着受到更多教育对“故事”逐渐怀疑的我,这本书都是颠覆性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尤里卡时刻”,“信仰”是虚构的。我在读之前愚钝地做出“科学故事”的预设,结果被狠狠打脸。因为对科学发现的描述,与讲故事的方式浑然天成的契合度,编者真找了17位身份各异的小说家/文学家来描绘更加平实的科学发现,有效避免了许多科学神话对科学工作者的理想化描写,没用把科学先驱塑造成英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是科普,但同时也反科普;是小说,但同时也反小说。属实精彩。不由想到三体原著中对汪淼于游戏中发现世界运行规律正如“尤里卡时刻”,而电视剧补足了细节、进行合理化改编的呈现,非常接近本书倡导的理念。
0 有用 横转中子星 2023-03-21 11:02:35 辽宁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科技发展,一个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转向与进步。诚然,这一个个点或者是时刻的背后有着长期的积累。如果没有长时间量变的积累,最终的质变又何以实现。不同的科学进步不仅仅体现的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在内容上也做到了较好的阅读性与知识性的平衡。期待尤里卡时刻的再次到来!
0 有用 麒麟 2023-03-20 15:08:54 北京
根据网上的解释尤里卡时刻(Eureka moment)是指一个人在思考某个问题或者进行某个任务时,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或者创造性的想法,产生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名词源自于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有了灵感,想出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所以特别惊喜地脱口喊出来一句:“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按我个人理解,这个时刻就好比掉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一瞬间启发了灵感,在看似毫无头绪的问题上,突然眼前一亮,顿悟了某些科学原理,从而带领人类知识科技超越的一次灵光闪现。
0 有用 江湖米贩子 2025-01-27 16:59:27 江苏
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趣,科学的东西很少,太多“为文学”的和“私生活”的,不是我喜欢的东西。
0 有用 雾豹 2025-01-16 21:49:30 福建
挺特别的一本书,科学历史用虚构故事的方法写,就是科学历史同人合志吧,感觉应该去参展CP。国内没怎么出版过这种合集。但感觉要比较本来就了解故事所讲的科学背景才好懂这种现代风格的虚构小说写法产出的故事。 门捷列夫最害怕放弃独处的状态,小时候溜进书房躲在书架。 最喜欢《斯万,1914》,灯泡发明,死亡、光明、时间的意象组合,写得很浪漫,科学的美感。对汉密尔顿用数学讲进化,广义适合度感兴趣。 中间几个故事是作为辅助员的女性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的故事,有女性主义视角。后几篇就更不好看,写实又不够条理,截取场景,比较碎片化,也没搞明白怎么发现的,也不够灵气,缺乏美感。
0 有用 爱米粒 2025-03-07 23:14:19 北京
第一次,在科学面前,虚构无以伦比。
0 有用 阿东 2024-07-10 21:30:45 福建
读到一半耐心耗尽,翻到书末发现致谢页坦然承认所有故事都是虚构,这下就说通了为什么每篇的作者是一群编剧和小说家。整本书都是对前言里提到的对科学神话的反对的背道而驰,一本没有与自己梳理清楚内在矛盾的书。
0 有用 巧克力脑袋 2025-01-05 21:54:30 陕西
用虚构文学的套路去讲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有点意思。
1 有用 Luv? 2025-01-22 22:34:25 北京
这种短篇集最大的问题是参差不齐,但除此之外我还读出了们科学工作者对文学的傲慢和不理解(。。)
0 有用 Floriane 2025-05-05 15:27:59 北京
又一本《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但每篇执笔于相关从业者的后记增添了更多现实感,读来更觉质朴。
0 有用 曳尾涂中的咩 2025-07-03 15:46:56 山西
有几个故事写得蛮好,整体而言可读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