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
译者: 朱子仪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30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多丽丝·莱辛作品
ISBN: 9787544795746
内容简介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的“科幻式半自传”——假如成年的你收留了青春期的你自己……
“在高层住户那里,鸟儿在窗与窗之间沿着无形的固定路线飞来飞去,飞翔的鸟群投来好奇和思索的目光,道路交通和尘世远远地在下面。我不是这样,我属于那种总要仰望、想象高处会发生什么事的人……”
一种波及全球的灾难降临人间,城市瘫痪,食品短缺,市民纷纷迁往郊区,荒芜了都市。野蛮生长的儿童,在混凝土废墟中结成帮派,为非作歹。一个留守的女人,突然获得了穿墙而过的能力,她带着一个青春期女孩和一只小狗,坚持要做此地最后的幸存者……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和生存的寓言故事。
幸存者回忆录的创作者
· · · · · ·
-
多丽丝·莱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的又一女作家,不屈的自由女性,硬核的“文坛女斗士”。
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古城的一所石屋中,多丽丝·泰勒出世了。她的父亲本是英国的一名普通银行职员,在“一战”参军失去了一条腿;母亲曾是父亲截肢时的管床护士。多丽丝4岁时,全家辗转回到英格兰老家,不久又迁至非洲的津巴布韦垦荒种地。
14岁时,多丽丝因眼疾退学,为逃离贫穷压抑的原生家庭和荒凉闭塞的乡野,到南非大都市谋生,先后做过护士、保姆、接线员。25岁时,她随第二任丈夫、一名德国流亡共产党人改姓莱辛。30岁和平分手后,她携幼子返回母国,只带着少量现金和书稿、衣服,以及一箱书,但她不禁欢呼:“我自由了,我终于完全成为我自己。我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是自足的独立个体!”
翌年,莱辛从非...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的又一女作家,不屈的自由女性,硬核的“文坛女斗士”。
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古城的一所石屋中,多丽丝·泰勒出世了。她的父亲本是英国的一名普通银行职员,在“一战”参军失去了一条腿;母亲曾是父亲截肢时的管床护士。多丽丝4岁时,全家辗转回到英格兰老家,不久又迁至非洲的津巴布韦垦荒种地。
14岁时,多丽丝因眼疾退学,为逃离贫穷压抑的原生家庭和荒凉闭塞的乡野,到南非大都市谋生,先后做过护士、保姆、接线员。25岁时,她随第二任丈夫、一名德国流亡共产党人改姓莱辛。30岁和平分手后,她携幼子返回母国,只带着少量现金和书稿、衣服,以及一箱书,但她不禁欢呼:“我自由了,我终于完全成为我自己。我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是自足的独立个体!”
翌年,莱辛从非洲带来的书稿《野草在歌唱》出版,轰动英美文坛。她43岁时,长篇小说《金色笔记》问世,被誉为“女性解放运动启蒙书”;但莱辛拒绝这一标签,说“我想写的是一部记录时代的编年史”。她交游广泛,情史丰富,热衷于社会运动,也因曾是共产主义的有力支持者,受到英国军情五处长达二十年的秘密监视。
在不同文明、种族间的迁徙和波澜壮阔的人生,赋予了这位“亚非欧的女性精灵”非凡的见识;她一生写下五十余部小说,曾获毛姆文学奖、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等几十项大奖,88岁时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说:“莱辛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幸存者回忆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幸存者回忆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另一个文明——废墟之上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南海出版公司 (2009)7.7分 897人读过
-
Vintage (1988)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6)7.5分 187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199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文新思 (森森)
- 2023年 译林新书 (译林出版社)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 书 (银河铁道之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幸存者回忆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mo 2025-03-29 12:46:37 上海
读的好慢每次断掉下一次再开始得去前面回顾很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有点一定要读完的强迫症上头🤣……几乎不看科幻所以设定比较难投入进去,但“我”对世界艾米莉的观察不管是什么时候的社会好像都一样,没有“进步”
0 有用 nasubi 2023-12-12 21:04:33 浙江
没怎么看懂 后半部分是强逼自己看完
0 有用 啊呜 2024-08-09 23:08:41 北京
1.女性的宿命是逃离,各种意义上的逃离,各种形式上的逃离;2.比起现实,女性更能在幻想世界找到自由和幸福;3.我还是最爱莱辛。
0 有用 小颍川公陈行云 2023-09-18 14:00:01 湖北
幸存者的存在命题,回忆者的记忆主题。
0 有用 Scarlett 2024-06-16 15:46:41 福建
读的好慢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