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所原本普通的学校,为何吸引优秀学生纷纷报名?日本教育改革先驱工藤勇一如何让差生发生惊人的改变?
本书是纠正现有教育观念、探索“未来教育”的先驱之作,被日本读者视为新时代“教育指南”。日本名校麹町中学的工藤校长颠覆学校教育中的“理所当然”,与脑科学专家青砥瑞人跨领域合作,将全新的脑科学研究应用于教育。他们历时三年潜心研究,发现教养孩子的两大关键是心理安全和元认知。本书是给当代父母实用的教养指南,书中根据真实的教育场景,从脑科学与教育的角度给出了科学的建议,帮助父母走出传统教养的误区。只有运用大脑能接受的教养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自主自律的孩子,让孩子实现真正的高质高效学习,充满信心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日]工藤勇一
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应用数学系。历任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目黑区教育委员会、新宿区教育委员会教育指导科长,千代田区立麹町中学校长等职,2020年起担任横滨创英中学·高中校长。先后担任内阁官房教育再生执行会议委员、内阁府规制改革推进会议专家委员、经济产业省产业结构审议会临时委员等职。著有畅销书《不要再做学校“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和老师都要改变!公立名牌中学校长的改革》,以及《麹町中学打破常规的校长:脱离常规的教导》《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启动自主学习力》等多部著作。
[日]青砥瑞人
DAncing Einstein株式会社代表。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脑神经科学系。他开拓了NeuroEdTech和NeuroHRTech这两个新领域,不仅将大脑的知识应用于医学,还将其应用于人类的成长,并...
作者简介
[日]工藤勇一
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应用数学系。历任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目黑区教育委员会、新宿区教育委员会教育指导科长,千代田区立麹町中学校长等职,2020年起担任横滨创英中学·高中校长。先后担任内阁官房教育再生执行会议委员、内阁府规制改革推进会议专家委员、经济产业省产业结构审议会临时委员等职。著有畅销书《不要再做学校“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和老师都要改变!公立名牌中学校长的改革》,以及《麹町中学打破常规的校长:脱离常规的教导》《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启动自主学习力》等多部著作。
[日]青砥瑞人
DAncing Einstein株式会社代表。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脑神经科学系。他开拓了NeuroEdTech和NeuroHRTech这两个新领域,不仅将大脑的知识应用于医学,还将其应用于人类的成长,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获得多项专利。著有《大脑自驱力》《快乐的压力》等。
目录 · · · · · ·
思考教育的本质
缺乏自我意识的日本人
过度照顾孩子的父母
将方法目的化的教育方式,会忽略教育的本质
认识脑科学
第2章 什么是心理安全感
什么是神经科学?
快速发展的“大脑可视化”
大脑原理① “用则进步,不用则退步”
大脑原理② 人的意识是有限的
大脑原理③ 人本来就容易产生负面思考
因谷歌而著名的“心理安全感”
一旦大脑感到压力,会有什么反应?
大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因处于心里危险状态而丧失的大脑机能
机能①背内侧前额叶皮层负责结合“现实思考和推论”和“错误检测”(dmPFC)
机能②有意识的注意和思考(dlPFC)
机能③抑制不恰当的行为(rlPFC)
机能④情绪的调整(vmPFC)
对压力的“抗压性”深受童年经历影响
越强烈训斥孩子,孩子越记不住
被责骂的情感记忆会深刻保存在大脑中
训斥孩子时,大人处于心理危险状态
毫无压力并非好事
压力适应大脑机制
适度的“必须做”可以刺激大脑活动
运用“多巴胺”,创造zui理想的动机
自我肯定感可以提升抗压性
如何创造一个不否定孩子的环境?
将“对未知的恐惧”转变为“对新事物的期待”
第3章 创造让孩子感到安心的环境
使孩子陷入心理危险状态的教育环境
提升心理安全状态的两个关键点
督促孩子自己做决定的“三句箴言”
“三句箴言”改变孩子的意识
训斥孩子不是教育的zui终目的
不要求孩子做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
贯彻“即使失败也没关系”的思想
大人不要扮演完美的人,也不要以此为目标要求孩子
不要将孩子跟别人比较
让孩子参加“我想做”的社团活动
不要给孩子贴上自我否定的标签
别给孩子提供他不需要的帮助
让孩子的心灵有所依靠
培养心理安全感的正确夸奖方法
做好充分的准备,压力就会减轻
学校是让人体验错误和失败的地方
教导学生拆解问题的方法
第4章 什么是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
客观和俯瞰的区别
没有直面自我习惯的人,遇事容易责怪他人
为什么内省很困难?
容易依赖外部评价自己
只有具备元认知能力的人,才能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锻炼元认知的理想主题① “纠结”
锻炼元认知的理想主题② “梦想”
通过元认知实现的幸福感
找出每天zui开心的事
第5章 锻炼孩子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元认知能力需要具体和持续地训炼
优秀的人善于了解自己
为什么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从“不反省”开始
不当的言语会剥夺孩子建立元认知的机会
让孩子充分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
“模仿”的好处
用语言表达出孩子忽视的进步
不要过于在意人际关系的烦恼
如何提升老师和父母的元认知能力?
效果好的就继续下去,效果不好的就放弃
后记
· · · · · · (收起)
脑科学教养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科学教养的2大方式:构建心理安全感,提升元认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教育一途,从来没有捷径,是一个持久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家长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调整教养的模式。 从心理安全和大脑发育的元认知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科学的教养,是符合科学养育的新途径。 📚:《脑科学教养法》 作者:工藤勇一/青砥瑞人 主题:心理安全/元认知 这本《脑科... (展开)99%的大人其实都教错啦!开启孩子无限潜能
脑科学教养法:实用到爆炸,这才是正确育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脑科学教养法》 ✒️作者:【日】工藤勇一、青砥瑞人 🏠@比较日报出版社 ✨在日本,有两位大佬工藤勇一和青砥瑞人合作出版了一本《脑科学教养法》的书,第一位是著名的教育改革先驱,第二位是脑神经科学家。这本书可不是普通的育儿指南哦!这里面可是蕴藏... (展开)三句箴言,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脑科学这个词,最近比较流行,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育儿,都在很大程度上运用到脑科学的原理。 那,什么是脑科学呢? 脑科学的定义其实就是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使用当中。当你在使用它的时候,你的大脑是高速运转的,就好比是一台计算机,当给它一个数据... (展开)想孩子自驱成长,大人不可不学脑科学教养法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想读的书 (8888)
- 书单|我的阅读2023 (徐小蟹)
- 2023年读书计划 (溺在水瓶里的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脑科学教养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溺在水瓶里的牛 2023-09-20 10:07:00 江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孩子错误的意识和思考方式,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克服对立消除窘迫的能力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教育孩子之前先做到自省。
1 有用 阿丙小虾 2023-06-24 17:07:42 江西
三个收获 1、安全感让我们勇敢面对失败挫折未知,元认知让我们智慧拆解复杂难题超越进步。 2、管理箴言三句话,值得养成口头禅,极简的非暴力沟通,养成温柔以待的人格也值得温柔以待。发生什么事了?你想怎么做?需要我什么帮助? 3、to be类的书籍都是帮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更好与人交往获得最大化幸福,这一点上论语,孟子,西方哲学智慧都是一样的,不断感悟践行吧
0 有用 易生 2023-08-11 17:52:06 广东
翻阅,没有逻辑
0 有用 Serendipity 2023-08-02 00:07:06 广东
大脑的三个特性: 大脑原理① “用则进步,不用则退步”越多地使用大脑,大脑就越灵活 大脑原理② 人的意识是有限的集中注意力,避免给大脑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大脑原理③ 人本来就容易产生负面思考 父母的过度批评,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 “心理安全感”:当人们处于心理安全状态,大脑会更活跃 被大人训斥而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孩子,并非什么都没有学到,他们切实地获得了“被训斥的记忆”。父母先处于心理安全... 大脑的三个特性: 大脑原理① “用则进步,不用则退步”越多地使用大脑,大脑就越灵活 大脑原理② 人的意识是有限的集中注意力,避免给大脑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大脑原理③ 人本来就容易产生负面思考 父母的过度批评,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 “心理安全感”:当人们处于心理安全状态,大脑会更活跃 被大人训斥而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的孩子,并非什么都没有学到,他们切实地获得了“被训斥的记忆”。父母先处于心理安全状态,孩子才能找到心理安全感 不否定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将失败归咎于孩子;不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对完成的事情给予积极评价;让孩子积累成功经验;让孩子切实感受自己的成长 让孩子懂得“即使失败也没关系”“要从失败中学习” 要从小锻炼孩子的大脑,使孩子可以坚强地面对各种问题以及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压力 (展开)
0 有用 翼犀稀 2023-05-03 21:41:51 浙江
本书是日本麴町中学工藤勇一校长的教育思想汇总,利用脑科学中的认知板块来构建“元认知”理论,非常适合老师、家长阅读。 虽然没有太多新的实践方法提出,但也从新的视角观察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其中脑科学部分扩宽了我的知识领域(比如其中提及的前额叶皮层功能)。 最后也有提到部分实践措施,不过总体还是比较概括,如果要具体应用还是需要关注自己学生、孩子的情况来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