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传的书评 (8)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4-03-27 11:53:29

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作为思想家的抉择与宿命

2024年是马克斯· 韦伯诞辰160周年。 德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克斯勒在《马克斯· 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一书中曾提到:随着“现实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结束,随着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在东欧的“辞别”,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有着“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之称的马克斯·韦伯的...  (展开)
哲夫成城 2023-04-10 21:44:50

【转】迪尔克·克斯勒:我的目标不是理论构建,而是理解韦伯

【编者按】要了解韦伯,首先要了解学界对韦伯的研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韦伯研究者眼中的韦伯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韦伯。上回提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研究专家迪尔克·克斯勒(Dirk Käsler)。这位在韦伯研究学界可是不一般,乃是响当当的人物。关键是,...  (展开)
新民说 2023-08-31 16:49:24

译者说 | “厚重恢宏的画卷,缓缓打开”

*本文原为《韦伯传:思与意志》译后记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一位思想大师。他留给世人的学术与政治著作,浩繁,博大,影响深远,至今魅力不减。他传奇且充满矛盾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他渴望从事实务性工作,却求之不得;他渴望施展政治抱负,却报国无门;他全...  (展开)
萌萌哒可达鸭 2025-02-24 22:26:50

病躯意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克斯·韦伯自己也认识到,他身体的两个部分,即患病的孩子和永远的斗士,已不可分割地在他身上连为一体。” 我想综合沃尔特斯与李凯尔特对韦伯的评论,作为我对韦伯的最终印象——他“总是为违背其本性的东西而辩护,宁愿支持最难以形成的意见,似乎道德行动的试金石就在于...  (展开)
凸规划 2023-11-12 17:55:02

空负凯撒之才,却无用武之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玛丽安妮那本大相径庭。虽说克斯勒这本传记也是推动“追慕共同体”的形成,但相较玛丽安妮那本“不加批判的理想化和英雄化的解读”,这本传记串讲了不少韦伯名作里的概念与脉络,如《经济与社会》、《以学术/政治为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马克思·韦伯于1864...  (展开)
我爱古诗词 2025-04-29 13:46:29

书摘

在老马克斯·韦伯1868年11月为申请柏林市府参事一职而撰写的履历中,他将自己这一时期在柏林的工作描述如下:从比勒费尔德的中学毕业后,我在1854至1858年间就读于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学和官房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且着手准备取得哥廷根大学的公法和国家学的讲师...  (展开)
张志雄 2024-03-27 09:29:04

美国证明了自己是一面镜子

看过几本德国大社会学家韦伯的传记,包括这部厚厚的作品,都不能让我满意。我摘录一点文字吧: 11岁的小马克斯·韦伯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政治家、作家和自然科学家以及1776年《独立宣言》的共同签署者的生平的阅读,可能早已塑造了“新教伦理”的基本思想之一。马克斯...  (展开)

订阅韦伯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