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传的书评 (8)

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作为思想家的抉择与宿命
2024年是马克斯· 韦伯诞辰160周年。 德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克斯勒在《马克斯· 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一书中曾提到:随着“现实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结束,随着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在东欧的“辞别”,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有着“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之称的马克斯·韦伯的...
(展开)

【转】迪尔克·克斯勒:我的目标不是理论构建,而是理解韦伯
【编者按】要了解韦伯,首先要了解学界对韦伯的研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韦伯研究者眼中的韦伯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韦伯。上回提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研究专家迪尔克·克斯勒(Dirk Käsler)。这位在韦伯研究学界可是不一般,乃是响当当的人物。关键是,...
(展开)

译者说 | “厚重恢宏的画卷,缓缓打开”
*本文原为《韦伯传:思与意志》译后记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一位思想大师。他留给世人的学术与政治著作,浩繁,博大,影响深远,至今魅力不减。他传奇且充满矛盾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他渴望从事实务性工作,却求之不得;他渴望施展政治抱负,却报国无门;他全...
(展开)

空负凯撒之才,却无用武之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玛丽安妮那本大相径庭。虽说克斯勒这本传记也是推动“追慕共同体”的形成,但相较玛丽安妮那本“不加批判的理想化和英雄化的解读”,这本传记串讲了不少韦伯名作里的概念与脉络,如《经济与社会》、《以学术/政治为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马克思·韦伯于1864... (展开)
美国证明了自己是一面镜子
看过几本德国大社会学家韦伯的传记,包括这部厚厚的作品,都不能让我满意。我摘录一点文字吧: 11岁的小马克斯·韦伯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政治家、作家和自然科学家以及1776年《独立宣言》的共同签署者的生平的阅读,可能早已塑造了“新教伦理”的基本思想之一。马克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