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派人生的笔记(11)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惠惠4点早读 (爱上读书,多多提问)

    刚开始以为这本书可能自己不太喜欢,拿到书后,翻开,喜欢的不得了。 我是普通人,我喜欢看普通人的故事。 这里的故事有普通人成功的故事,从这些人的分享中,吸取到了生活的力量。 我喜欢看普通人的故事,每一个人都鲜活,每一个人都独特。 人生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但是自己喜欢,那就去做吧,头破血流,也好过以后后悔!

    2023-02-26 13:02:55   1人喜欢

  • aabb2021

    体验派人生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代不是在淘汰年龄大的人,而是在淘汰不进步的人。一个人如果只是做重复的事情,那就一定会被取代,跟年龄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你要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来源。即便离开了目前的公司也能在这个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即使有天退休了,仍可以作为‘人’这一个体找到自己的价值。” ◆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丢掉生活。

    2024-03-14 08:26:45

  • flair (有人领真好)

    青春不过是一场自以为是的蒙太奇。每一朵后浪都有自己滚烫的方向。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些有条不紊,按计划成长的人,而是在未知中不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变故都能镇定保持自己不倾斜的人。 人才是生活方式的载体。 焦虑的本质,是因为大家都太贪心了。 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那么几年“大观园”的生活,湿红翠绿,盛世如歌,好不快活,但也就是几年的功夫——风水轮流,青春不再——这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 在北京,思想是丰富的、...

    2023-09-14 14:29:41

  • 佩奇乔治桑

    我笑:“啊这?” 哈哈哈,第一次在书里看见和我一样的

    2023-08-09 07:24:39

  • 从简

    成长是时间的艺术,也是遗憾的艺术

    2023-04-22 10:51:50

  • Ann

    花艺设计实际是用“脚”设计出来的,因为里面含有过去生活体验所有的精华,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吃过的美食等。

    2023-04-09 20:18:37

  • 黛西

    这本书是聚集于“青年人生活现状”的纪实类作品,作者通过与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都市青年线下吃饭采访,近距离揭秘那些真实的,鲜活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青春成长故事。 书中有策展了“女性节育环”的青年艺术家、95后插画师、数字游民、脱口秀演员、自媒体博主……一个人开着小破车自驾游中国的无意义旅行家,还有30多岁开始探索自我的“女网红”,这些人,都是一些爱折腾的年轻人,他们敢于做出改变,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2023-03-30 20:42:26

  • 竹月羊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Q:你怎么理解年轻人说的 “无效打工”? A: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既没做好工作,又没有真正意义上想去坚持的事情,在日复一日 的机械重复中,渐渐踩入时间的陷阱,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无效打工” 吧。 除了无效打工,精神内耗也是一样的,脑子里满是无用的想法,在不同的选择之间犹豫,被那些想法耗尽了精力,最后真正要去做事情的时候反而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做,同样也是无效思考。

    2023-03-26 21:53:04

  • 青柠

    “95后”这代人,是活得更通透、更能做自己的一代人。 以前对于“95后”,我没有清晰的认识,总觉得他们还小,他们的人生没有多少可借鉴的意义。 看了青年作家闫晓雨的新书《体验派人生》,我一下子对“95后”刮目相看。 这本书是作者闫晓雨通过和100个陌生人一起约饭约出来的。这是一本纪实体小故事合集,里面记录了来自22位“95后”的故事,这22个人,来自不同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人生,我读后感悟颇深。 01 海归...

    2023-03-17 00:51:40

  • 林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P15: "我偏不,人就应该热烈地活在当下。" “长大以后我终于懂了,原来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找这个答案——我是谁。” P16”在茫然的世界里,保持绝望,却不颓废。不用太纠结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关注正在发生的具体事件。 P17:我们总在为一些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而调入陷阱。也许,当有一天,我们不再为”人生无意义“的伪命题去焦虑,专注在当下,才能活得清醒又有力。 P25 段子期:科幻的本质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   (1回应)

    2023-03-14 20:19:32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体验派人生

>体验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