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这本小说中,邓一光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讲叙了中国现代史中早期知识分子与民族、国家和世界命运同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人公郁漱石在国民觉醒时期以少年之身赴日本和美国留学,在民族危亡时刻以青年之身归国抗战,在全球反法西斯战场的香港保卫战中,率小组与敌寇作战,因被俘身陷囹圄,经历了三年数个月的非人折磨,又以直面恐惧与软弱的勇敢逃出战俘营,寻找同样陷入战争囚笼的恋人,参加了香港战后重建工作,由此度过了短暂的一生……
邓一光说:“恐惧是值得被捍卫的,正因为有人类原生的恐惧,人才不会沦为野蛮的杀戮机器,希望才能够得以留存。”邓一光的写作重新审视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荣耀和弱点,捍卫了人类的恐惧权利,捍卫了弥足珍贵的个人立场,展现出一位小说家深厚的人文关怀。
小说出版后,入选《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佳作、“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阅文 • 探照灯书评...
在这本小说中,邓一光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讲叙了中国现代史中早期知识分子与民族、国家和世界命运同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人公郁漱石在国民觉醒时期以少年之身赴日本和美国留学,在民族危亡时刻以青年之身归国抗战,在全球反法西斯战场的香港保卫战中,率小组与敌寇作战,因被俘身陷囹圄,经历了三年数个月的非人折磨,又以直面恐惧与软弱的勇敢逃出战俘营,寻找同样陷入战争囚笼的恋人,参加了香港战后重建工作,由此度过了短暂的一生……
邓一光说:“恐惧是值得被捍卫的,正因为有人类原生的恐惧,人才不会沦为野蛮的杀戮机器,希望才能够得以留存。”邓一光的写作重新审视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荣耀和弱点,捍卫了人类的恐惧权利,捍卫了弥足珍贵的个人立场,展现出一位小说家深厚的人文关怀。
小说出版后,入选《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佳作、“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阅文 • 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2019 十大好书”等十数种文学专业榜单,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1、 恐惧带来破坏的欲望,它造成盲目的冒犯,也造成更大的恐惧,这使破坏的欲望更加强烈。
2、 人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看不见的别替它悲伤,它可能有福了,没有人来摧残它,它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去。
3、 恐惧不是肉身的疾病和身体伤害,而是不确定的人性。
4、 遗忘最终会让人们失去尊严。
5、 人性的改变潜伏在价值观下、政治主张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任何建立在对世界重新瓜分诉求和修缮立法秩序上的愿望都要重大无数倍,它决定了未来的人类是什么样的人类,它比战争本身更加危险。
6、 变节是人的天性,尊严丧失之后,没有什么人性的力量是牢不可破的。
7、 尊严不是一个人是否活着,而是这个人确信活着是有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只有靠活着才能解释。
8、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困难在于如何重新生活,而不是开枪射击。
人,或所有的士兵的创作者
· · · · · ·
-
邓一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邓一光,男,1956年生于重庆,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文学院院长,2009年以高级人才身份引入深圳,从事专业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家在三峡》等10部,中短篇小说集《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深圳蓝》等20多部,影视剧本若干,有长、中、短篇小说以英、法、德、俄、日、蒙、韩等多种文字译介到海外。
小说作品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散文奖、首届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第三届郁达夫文学奖等数十项重要文学奖项;作品两度入选当代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两度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小说榜、两度入选全国城市文学排行榜、两度入选收获文学年度小说榜、两度获得十月文学奖、三度获得人民文学奖、三度获得《小说选刊》奖、三度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并获得《当代》年度长篇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上...
邓一光,男,1956年生于重庆,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文学院院长,2009年以高级人才身份引入深圳,从事专业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家在三峡》等10部,中短篇小说集《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深圳蓝》等20多部,影视剧本若干,有长、中、短篇小说以英、法、德、俄、日、蒙、韩等多种文字译介到海外。
小说作品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冯牧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散文奖、首届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第三届郁达夫文学奖等数十项重要文学奖项;作品两度入选当代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两度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小说榜、两度入选全国城市文学排行榜、两度入选收获文学年度小说榜、两度获得十月文学奖、三度获得人民文学奖、三度获得《小说选刊》奖、三度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并获得《当代》年度长篇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长江文艺》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上海市长中篇小说大奖,入选《亞洲週刊》全球华人十大中文小说榜、《扬子江评论》年度长篇榜、《长篇小说选刊》年度金奖等重要文学榜单。
目录 · · · · · ·
一法庭陈述:我应该活着/00
二法庭调查及其他:被告没有在内地任何战场上作过战/0
第二部/0
三法庭陈述及其他:他和同伴充满幸福的聚集地/0
四法庭外调查: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地狱般的现在/
· · · · · · (更多)
一法庭陈述:我应该活着/00
二法庭调查及其他:被告没有在内地任何战场上作过战/0
第二部/0
三法庭陈述及其他:他和同伴充满幸福的聚集地/0
四法庭外调查: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地狱般的现在/
五法庭外供述及其他:我愿意接受诅咒,永世不再变成人/
六法庭举证及其他:哔啵,一个气泡破裂了/
第三部/
七法庭外调查及其他:陆军省俘虏情报局的冈崎小姬/
八法庭外调查:他们向英国人和美国人宣战了!/
九法庭调查及其他:我有足够的理由退出战争/
十法庭外调查:我身边那些尸首,他们会不会突然坐起来/
第四部/
十一法庭外调查:摆脱麻木的最好办法就是找死/
十二法庭外调查:炖猪肉、烤鱼和青菜酱汤,超过四盎司
大麦饭/
十三法庭外陈述:我唯一的喜悦和幸福,就是我的男人/
十四法庭外调查:我身处两座战俘营中/
第五部/
十五法庭外调查:卑鄙是会传染的,而且它会上瘾/
十六法庭外调查及其他:我被自己出卖了/
十七法庭外调查:死亡有很多方法,活下去只有一种/
十八法庭外调查:影子武士后代,影子武士后代/
十九法庭外调查:不管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人们总要结婚/
第六部/
二十法庭外调查:我只选择一种方式活下去/
二十一法庭外调查:君不见樱花明日落尘埃,倾尽全力
瞬间开/
二十二法庭外调查:那一刻我相信,我们如同至亲骨肉,可以在
彼此的眸子中看到自己过去的样子/
第七部/
二十三法庭外调查:如露之临,如露之逝/
二十四法庭陈述及其他:“抬头,看上面!”/
二十五结案报告和遗书:妈妈,我坚持不下去了/
本书参考资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没有英国人的纠结。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战争对于人们结果不同,它制造死亡和伤残、家破人亡,却给政客和投机商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新的国家和时代的代言人,而士兵的全部工作就是杀人——杀掉敌人,越多越好,无论间接还是直接,他们要做的就是这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法庭外调查:我身边那些尸首,他们会不会突然坐起来 -
德顿有一次对我说,战争像一把考古铲,放大了人们内心中的善良和邪恶,把最真实的人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人们的内心比我们知道的复杂,不光有善良和邪恶,还有别的。我觉得真实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总在变化,变得难以把控,人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在他们身上,哪些事情是真实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一、法庭外调查:摆脱麻木的最好办法就是找死
> 全部原文摘录
人,或所有的士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从《人,或所有的士兵》看邓一光小说的新变

【豆瓣鉴书团】作者的私心

编辑回音||离散,或永别……

【豆瓣鉴书团】关于作者和作品,我有一些话想说

【豆瓣鉴书团】人或动物

【豆瓣鉴书团】做人做战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厚度超出想象,长达700多页,超过70万字。说他是一本纪实小说,不尽然,里面有太多虚构的成分,说他是全虚构架空,又夹带着太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全书讲的是一位战俘的故事,郁漱石,国军的将领,在日军攻占香港期间,留在香港,后作为战俘被关押在一座岛屿长达3... (展开)
【豆瓣鉴书团】战俘营里的空间与死亡
> 更多书评 5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9.0分 192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3年版) (天蝎小猪)
- 华语文学 (星尘)
- 2023读书十佳 (杨顾植)
- 2024待看(大杂烩) (如是我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或所有的士兵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方静读 2023-04-18 19:46:56 四川
作者采用了多人多角度的描述方式,其实这就是千人千面。你不是你,一个多元的你,在不同层面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成为了真实的你。每个人眼里的郁漱石都是不一样的,多重的环境和机遇造就了他复杂的命运。
0 有用 星尘 2023-11-13 10:00:50 山西
77万字,九百页,看了快半个月才看完,太精彩也太沉重 非常厉害的战争叙事,刚开始觉得篇幅太长作者可能不太好架构,但看到后面才发现作者超级厉害,大量的历史细节填充,丰富的文学虚构细节,虚构与非虚构互为表里,真实性却让人不容置疑。 并不是说小说是真实的,当然不是,但作者能让读者相信,乃至于感受到郁漱石所经历的一切 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故事,但哪怕再绝望,郁漱石的遗书里依旧想把邝嘉欣收集的种子洒进泥... 77万字,九百页,看了快半个月才看完,太精彩也太沉重 非常厉害的战争叙事,刚开始觉得篇幅太长作者可能不太好架构,但看到后面才发现作者超级厉害,大量的历史细节填充,丰富的文学虚构细节,虚构与非虚构互为表里,真实性却让人不容置疑。 并不是说小说是真实的,当然不是,但作者能让读者相信,乃至于感受到郁漱石所经历的一切 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故事,但哪怕再绝望,郁漱石的遗书里依旧想把邝嘉欣收集的种子洒进泥土里 如果它能发芽的话,长出来的会是希望 (展开)
1 有用 杨顾植 2023-09-17 21:29:50 江苏
“在战争中,为什么国家的软弱无能和罪恶可以畅通无阻,没有人去追究,那些被极端暴虐的战争分子欺凌和屠杀的人们,为国家而战的人们,为什么就不能软弱,这是什么道理? 战争的结局不是一些人死了,一些人活了下来,也不是世界经过胜利者的分配拥有了全新的格局,它最大的结局是人性的改变。 人们没有抛弃他们的国家,因为他们对战争没有任何表决权,他们做不到,而是被强制性地卷入战争中。” 后劲很大的一本书,你要讲战争... “在战争中,为什么国家的软弱无能和罪恶可以畅通无阻,没有人去追究,那些被极端暴虐的战争分子欺凌和屠杀的人们,为国家而战的人们,为什么就不能软弱,这是什么道理? 战争的结局不是一些人死了,一些人活了下来,也不是世界经过胜利者的分配拥有了全新的格局,它最大的结局是人性的改变。 人们没有抛弃他们的国家,因为他们对战争没有任何表决权,他们做不到,而是被强制性地卷入战争中。” 后劲很大的一本书,你要讲战争,你就要讲它最让人恐惧的是什么。 (展开)
0 有用 ensoleillé 2024-02-21 22:27:00 上海
好几处看到落泪…很全面的写作,文学 历史 战争与政治 金融…心理学,当然还有爱情…甚至还有野外生存技能…顺便还帮助补充了很多关于香港的历史,最后探讨到香港一个殖民地的居民的“国民性”很有意思。在当下的时局下看也是很有意义的补充。
1 有用 侯雪千 2024-06-10 20:33:57 上海
一部史诗。希望中国早日迎来能够欣赏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