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中的语言本体论研究:以辩证装置为中心 短评

热门
  • 2 嘻嘻 2023-04-09 17:17:27 甘肃

    很好读,但似乎多少有点浅入浅出的嫌疑,日常生活一节最明显。我对语言本体论与表象论的二元划分不太信任,觉得太单一,手艺的部分作者基于此做了一些划分,感觉没有必要。不过,对欧阳江河的批判深得我心。

  • 0 加我QQ 2023-04-04 10:24:43 中国香港

    看了下“镜子”母题研究。“砸碎镜子”构成了张枣个人写作史上一个巴迪欧意义上的事件,他透过这个事件,传达出了一个重要的语言抉择,即,原有的单调、封闭的自恋式语言循环,对语言存在价值的单一性追求,已经不能让他满意,他要追求的不再是这个“镜中”的世界,而是要“砸碎镜子”,让作为闯入者的外在历史成为诗中一个崭新的调式与对话者。

  • 0 小川 2023-06-23 17:03:58 湖北

    是目前读到的国内新诗语言本体研究最有启发性的著作。

  • 0 Monster 2023-12-30 21:14:35 河北

    2023年最后一读,海鹏的著作对我很有启发

  • 0 麦疏云 2024-12-30 09:16:49 江苏

    每一章的论述结构基本是类似的。 一些判断虽论述未严,但可说得上是妙。 以日常语言一节为例来看,确有浅进浅出之嫌,没有说透就仓促结束。

  • 0 罗德岛居民 2024-06-07 17:23:35 广东

    选题特好!

  • 0 杜鹏 2024-06-02 09:55:37 山东

    部分观点有待商榷,但对欧阳江河、臧棣等人的判断和我有不少共鸣。

  • 0 白瓜蛋子 2024-07-21 23:16:10 上海

    问题和优点可能都是有点过于整饬了。

  • 0 日照充足 2024-11-04 13:18:33 加拿大

    (后知后觉原来是王家新老师的学生,王去年来了UA 的symposium)很有启发,特别是母题中的镜子一节对张枣的分析,从镜中世界的故步自封到用对话打破,但确实可以更加深入,最精彩的还是放在world lit对比细读的部分,但并没有展开,更多的是在与80s诗派断裂的对比。对话过程中发生的误读?90s的语言本体和30s的遥相呼应?不仅是西方也有东方之镜?也许放在world lit的背景下研究会更有深广度,是个很好的出发点。

  • 0 山木 2024-03-11 16:44:23 云南

    破除了我对八九十年代诗人笔下的“语言”追求,及时的为我们打开了这个新的维度,值得一读。

  • 0 蔲槿 2024-02-06 20:14:01 浙江

    以辩证装置切入语言本体论,再切入90年代诗歌研究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哲学底蕴、中西比较视野也很不错。不过行文有的时候有些刻意去解释一些概念的地方,显得有些游离,就如一定要把“特赦”一词解释一番。同时,有的地方的分析有些脱离“辩证装置”的研究,而聚集于诗歌文本解读、诗歌写作背景陈述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