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克里斯托夫·科布拉克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870年以来的德意志银行与美国
原作名: Banking on Global Markets: Deutsche Bank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70 to the Present
译者: 沈国华
出版年: 2023-2
页数: 651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剑桥·全球经济专题史
ISBN: 9787564240981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870年以来的德意志银行与美国
原作名: Banking on Global Markets: Deutsche Bank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70 to the Present
译者: 沈国华
出版年: 2023-2
页数: 651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剑桥·全球经济专题史
ISBN: 978756424098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 西欧、中世纪与西方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历史学与全球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美国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德意志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全球化市场上的银行业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懒残僧 2023-10-22 15:18:59 上海
德意志银行由大名鼎鼎的西门子家族创立,于19世纪下半页代替英国的角色,向美国铁路业和电气业注资。而此时的美国处于地头蛇林立的阶段,铁路业和电气业的经营充满风波,要到20世纪初才能搞定统一市场形成托拉斯。在回报最丰厚的阶段,一战爆发,所以德意志银行在美国的投资全打了水漂(被没收)。魏玛时期,德意志银行苦于向美国追讨被没收的资产,转而为国内的产业进行融资。二战爆发前,德国银行业纷纷破产,员工超过35岁... 德意志银行由大名鼎鼎的西门子家族创立,于19世纪下半页代替英国的角色,向美国铁路业和电气业注资。而此时的美国处于地头蛇林立的阶段,铁路业和电气业的经营充满风波,要到20世纪初才能搞定统一市场形成托拉斯。在回报最丰厚的阶段,一战爆发,所以德意志银行在美国的投资全打了水漂(被没收)。魏玛时期,德意志银行苦于向美国追讨被没收的资产,转而为国内的产业进行融资。二战爆发前,德国银行业纷纷破产,员工超过35岁便找不到工作,积累了巨大的社会矛盾。美国财政部在摩根索的灌输下对德国充满了憎恨,以摧毁其孱弱的经济体系为目标。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下,联邦德国充当了美国公司在欧洲上市的主要市场,并且牵头组织了欧洲银行联盟。但复苏的德意志银行对美国的金融市场还是无门可入,直到20世纪末收购了信孚银行才最终完成“美国梦” (展开)
0 有用 游移的菲啰嗦菲 2023-12-05 18:52:43 浙江
很厚,读第一章总论和背景介绍的时候还感兴趣,但后面讲了很多商业行为比较无聊,读一半弃了好久,再拿起来就没兴致了。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金融商业史研究,可以配合同时期的社会史一起看。
1 有用 人非岛屿 2023-10-23 13:34:40 山东
瑕不掩瑜的作品。本书细致论述了德银的浮沉发展史。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德银发展跟美国金融市场的无序性紧密相连,并且刻画了一群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家。第二部分讲述了德银在两战期间遭受的困难,将德银的发展跟政治经济学高度结合,但是对于德银纳粹化的表现轻描淡写。第三部分讲了德银是如何由分到合,如何在美国规制下发展,并达到另一个顶峰的。然而相比前两个部分,逊色不少。主要是因为大多采用了第二手材料,所得出... 瑕不掩瑜的作品。本书细致论述了德银的浮沉发展史。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德银发展跟美国金融市场的无序性紧密相连,并且刻画了一群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家。第二部分讲述了德银在两战期间遭受的困难,将德银的发展跟政治经济学高度结合,但是对于德银纳粹化的表现轻描淡写。第三部分讲了德银是如何由分到合,如何在美国规制下发展,并达到另一个顶峰的。然而相比前两个部分,逊色不少。主要是因为大多采用了第二手材料,所得出的结论也在平常的金融媒体上随处可见。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和金融的背景材料,以商业发展史的视角考察了德银的发展,以及令人着迷的关于德国银行家和美国银行业的交往细节。尽管有些详略不平衡,观点略带偏颇,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展开)
0 有用 耶爷野夜 2024-10-23 13:52:40 浙江
非常细致地描绘了德意志银行的历史,对于理解现实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