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权者的笔记(6)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书途穜归

    如果回归到现实的讨论,我们仅仅从常识而言,也知道政治是充满争吵同时也充满妥协的一种人类活动。中国政治所制造的抹去争吵与妥协等等正常政治行为,通过媒体传递出的一种”团结“的结果和外表,其背后的种种信息被遮隐,公共需要知晓的决策及其过程被保密,信息的控制自然留出了想象的空间——没有信息自然想象——保密与阴谋甚至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用词。 在中国政治神话叙事的背景下,阴谋论的产生甚至是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2012-08-07 19:38:26

  • 书途穜归

    我问程:“大家都说你是江的人……”程的回应很迅速:“都这么说。我也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样说。每次开政治局会议,我是省委书记,不是要坐第一排吗?他经常出场,不去坐他的位置,而是从主席台下来,来跟我握手,说不要太辛苦,要注意身体。这么多省委书记,他只来问我,所以大家就这么传了。”当然,以程的精明,他明白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2012-08-07 19:24:13

  • 书途穜归

    政治报道与其他报道相似,可能需要很多知识背景,但是你一旦进入调查报道之后,首先可能需要遗忘的恰恰是那些规范性的程式。那些规范性的叙述模式的建立,一般而言,受控于这样两种力量的支配:一是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如以贪官报道为例,是对贪官妖魔化的理念,或者对制度简单化的批;一是受众兴趣。…… 好奇心是基于个人的经验、知识等等而产生的一种思想活动。它的基本形态是,你所发现的事情与你的个人经验相冲突,这样就...

    2012-08-07 19:08:29

  • 书途穜归

    在我自己的新闻坐标里,这些贪官被我命名为:失败的官员。他们为什么会失败,甚至成为罪犯?这是我始终的好奇心。……在犯罪学的研究里,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被广泛认可的,即犯罪是多因(多因素)导致。要研究犯罪与罪犯,就要研究哪些因素促使了他犯罪。这些因素,可能是社会的、家庭的、基因的……但是,我们中国媒体的一个传统是,乐意将犯罪的因素由多因变成单因,而单因往往又指向社会原因。……其实研究贪官也一样,它...

    2012-08-07 19:06:53

  • 书途穜归

    中国的党政报道,或者说政治报道,基本上可以等于会议报报道。如果对内地党报做统计,相信80%以上的党政报道,是会议报道。在1980年代中后期与1990年代前期,大约10年时间,中国新闻界最重要的一个命题是,如何让写好会议新闻。如何写好会议新闻成为中国几十万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其原因是我们的报道已演化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如果说,会议报道在中国内地差不多等同政治报道,那么我们的政治报道,其基本模式可以成...

    2012-08-07 17:23:12

  • 书途穜归

    在80年代,书生议政甚至有“行政”的机会。我在香港大学读当年一位报告文学家的自传,这位供职于《人民日报》的记者,所津津乐道的是当时自己在黑龙江如何对省委书记拍桌而起,写出轰动一时的大作。但重读当年的大作,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投机倒把,在如今这个市场经济社会,两厢错位,人妖俱灭,生死相隔,感叹造化弄人之际,不免对此等价值观生疑。当然,把记者这一职业做到仿佛钦差大臣的角色,对于当事人,自是人生快事。榜...

    2012-08-07 17:15:16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失权者

>失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