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灯的使者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安提戈涅 2012-06-01 22:33:23

    鄂复明的访谈对之前所有的煽情构成某种微妙的解构,而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时,微小的差异也许正上演着另一出罗生门。彭刚语言爽脆,文人呢,则最是这阿城好,笔墨处处荡得开——“硕人”、“有白臂者垂首卧沙发中”。今天结束了,我们的明天只是历历劫灰,这才是使人颓丧的地方。

  • 4 水月镜花 2016-09-05 22:04:15

    《持灯的使者》是刘禾主编的,主要分为两辑——“昨天”、“今天说昨天”。前者是北岛、阿城、多多、徐晓等人对文革期间白洋淀诗歌运动与《今天》这份杂志的回忆。后者则是访谈录,采访《今天》的当事人。 此书是一本回忆随笔兼史料的书籍,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对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人而言。《今天》是一本很传奇的杂志,在那个百花凋零的年代,有着像郭路生、北岛、芒克、赵一凡这样的人酝酿并践行着对文学的虔诚与爱,而这关于白洋淀、关于《今天》的故事,我想无疑也会对我们身边坚守文学梦的人以一种鼓励与慰藉。其中赵一凡、周郿英等的故事使我眼眶湿润,而芒克与彭刚的故事更是让我了解到何为先锋

  • 1 七七|烂柯人bot 2009-05-10 10:25:33

    大陆滞后九年……

  • 4 废人王亮 2013-04-13 22:38:35

    这TM是忽悠外国人,还是忽悠自己人?PS,比这个本更差的是廖亦武的那本。

  • 2 Laputa 2010-10-04 14:07:19

    时间上离我们很近但精神上离我们很遥远的心灵史。中国式的理想主义。当代文化的青春期,毛泽东的孩子对父辈的(今天看来)无效的反抗。

  • 1 午言 2016-01-05 16:43:55

    史料啊,很重要。

  • 0 2014-04-02 19:21:28

    : I267.1/0429-2

  • 0 夏知丘 2009-05-28 17:53:04

    郭路生、赵一凡、赵振开、芒克、多多...他们的名字是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还是一步步向我们靠近?因为这本书,让那个世界的故事和传说如同回光返照般,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难忘徐晓对于《今天》的种种回忆,让我知道了那些存在于灯影下的人。

  • 0 AOI 2009-04-13 11:53:31

    该宣传的得宣传

  • 1 想本雅明迟了迟 2016-07-30 10:07:16

    广西师大版有删节(李章斌写过论文说这事),但不重要。这些人的回忆录会反向迫使你思考中国新自由主义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 0 傅踢踢 2009-04-09 10:54:12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怀念总轻率地错落成文字,但我们其实都知道,记忆的困难才是写作真正的发端。一时之机,一地之宜,过了开口刹那的闪念,金句也便成了相顾无言里最后的几个烟圈。更何况许多话不是想说就能说出口。《今天》的过往就充斥着种种言不由衷。时至今日,《持灯的使者》这样断续的残片或者让我们重新趋近那段往事,看看飞扬的诗心曾经激起怎样的梦,又被怎样的现实割裂、粉碎。而在《持灯的使者》之外遮蔽依旧的故事里,我们同样也能嗅到荷尔蒙肆意的青春。

  • 0 倾听 2012-04-11 11:13:32

    那个年代的一部分见证,感情真挚,反思恳切

  • 0 流沙陷 2010-07-30 12:32:20

    只三十年,那些事,那些人,全成了绝响

  • 0 空空 2010-02-06 15:16:30

    当诗歌成为历史~

  • 0 启风 2010-02-06 19:32:19

    郭路生、赵一凡、北岛、芒克、彭刚

  • 0 Vindicated 2010-08-04 00:26:17

    2010-08-03;《今天》回忆。很多文章,在廖亦武的《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和徐晓《半生为人》中读过。很喜欢《今天》的人和事。

  • 0 浮萍 2010-09-19 06:08:24

    徐晓的两篇很好。

  • 0 [已注销] 2011-09-07 09:16:35

    满脸的油烟与泪痕,他们都在寻找一盏灯,也让自己散发出的光芒。

  • 0 孺子勉强可教 2011-03-21 10:41:07

    又在怀念,又在回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