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6年、2017年,AlphaGo分别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韩国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人们对围棋AI的态度从不以为然转变到将信将疑,再转变到心悦诚服。
AlphaGo催生了一大批围棋AI。围棋AI的使用成本迅速降低,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的职业棋手几乎都装备了围棋AI,围棋AI在围棋业余爱好者中普及率也很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日围棋擂台赛是中国当代围棋兴盛的新起点,中国围棋人口数量的爆发肇始于此。当时日本是围棋第一强国,我们学习围棋的资料基本出自日本。“六超”和吴清源、坂田荣男、藤泽秀行的作品是棋书市场的主流,也塑造了他们在棋迷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AlphaGo的崛起令人猝不及防,一个疑问在人们心中发酵:历史上那些震古烁今的围棋大师究竟达到怎样的高度?
在“2021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支持下,我们启动了“星耀古今”丛书的创作,精选古今中外最杰出的围棋宗师的代表棋局利用围棋AI进行详尽的研究。
围棋AI和人脑,二者运行机制有巨大的不同。围棋AI对每一手棋的评价都是量化的,都有精确的胜率和目差数据,它以数据作为行棋的依据,在限定的运算时间或运算量以内,它的答案是唯一的。和人类相比,可以说AI的决策机制是单纯的。人脑的计算深度有限,我们的决策不完全基于计算,还受经验、习惯、兴趣、对手、情绪等多种偶然性因素的复杂影响,这些有别于围棋AI决策“科学性”的东西,似乎又是人类围棋“艺术性”的根源。
二者的不同令我们的研究过程充满了欣喜和痛苦,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面临一个难题:围棋AI吻合度是否应该作为评价人类棋手的唯一标准?
研究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尤其注重参考棋手的自战解说。同为人类,我们和棋手是容易同悲欢的,棋手们引以为豪的妙手同样令我们感到欣喜。然而围棋AI的胜率数据是冷冰冰的,很多时候是残忍的,当它用一个明明白白的变化图颠覆棋手的判断时,那种幻灭的感觉是极度令人不适的。
坂田荣男(1920年2月15日-2010年10月22日)是吴清源之后的世界围棋第一人,二十三世本因坊,其犀利的棋风深受各国棋手喜爱,也是我们的偶像。
本书精选坂田荣男与桥本宇太郎、吴清源、高川格、藤泽秀行、林海峰、赵治勋、酒井猛的八盘名局,时间跨度从1951年到1983年,尽可能地全面展示坂田先生各个时期的最高水平。
解说重点放在人类棋手和围棋AI的选择差异比较大的地方,力求分析清楚围棋AI行棋的棋理。
我们热爱围棋,深恨自己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请棋友指正。
柯红星
吴翰林
2023年春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