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故事 短评

热门
  • 10 银友雪 2024-03-28 22:18:04 北京

    很好看的女性文学,用柔和轻盈的语言探索死亡,衰老,孤独,婚姻与生育等沉重深邃的主题。像是光线从明媚的海面下探,照亮安静而流动的空间,托卡尔丘克的智慧与感情温柔地触及生命的内里和记忆的暗礁,以抚慰与洞察的方式化解淤积的苦痛,从而阅读如同一场雪的洗礼,冰冷的感觉消融成美丽的洁净

  • 8 黄昏之鸟 2024-04-10 10:27:28 上海

    实在是喜欢这种把日常熟悉事物陌生化的写作能力,怎么读都不腻。祖孙三代女性,相似的“孤岛”处境中面对死亡。与其说是远离城市和现代文明,不如说是挣脱男性主导秩序的自我对话与心灵探索。

  • 3 尔喜 2024-07-30 16:10:38 浙江

    喜欢第二个故事的标题

  • 4 林粥粥鱼羊 2024-10-22 12:54:15 浙江

    喜欢所有下雪的部分,最喜欢《帕尔卡》(大声地把死亡编织进标题里)。奥尔加草蛇灰线地铺展那些关于死亡的主题,不动声色得好像只是下了一场安静的雪。是的,死亡是身体开始下雪的时刻。但我总觉得她真正的表达有关活着,死亡只是伏笔(可能二者一体两面)。她说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依靠机器才能认识身体),也不了解历史(过去早已模糊不清);既无法相信照片(某种生活的幻觉),也无法相信报纸(某种滤镜下的叙事)。但我们可以看见北斗七星。“我们是光明的战士。”

  • 2 蓝狗睁开眼睛 2024-11-04 23:56:27 陕西

    (我读到的)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总在探讨“边界与跨越边界”的主题,这本书的主题是“死亡”这个生之边界。 本书的写作如推荐语所言是极克制的,真希望我能像察觉自己的日常一样察觉本书描绘出的情节,但我没法保持长时间连贯专注的阅读……如果可以的话也许会看到更多细节。 第二个故事很有意思,感觉像祖母在雪地上写“佩特罗死了!”这几个字时脑海中不断闪回的记忆碎片,当感叹号画上点时,丈夫去世才终于成为事实。

  • 3 Sonnet 2023-11-25 15:30:15 湖北

    奥尔加的文字好会啊,白描浪漫,心理克制,想法魔幻,哲学又天马行空。用三个独立的篇章写了外祖母帕拉斯凯维亚,母亲伊达,女儿玛雅祖孙三代的故事。母亲和垂死的狗,外祖母和逝去的丈夫,女儿与患病的魔术师,衰老与死亡写得是那样神奇又寂静无声。最最惊讶的是第二部的序号,连起来竟然是波兰语的单词!感觉奥尔加就像波兰版的莫言,继续读《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里》,期待更多惊喜!

  • 2 一个大萝卜 2024-11-16 23:17:13 贵州

    从“我”到“你”——这是最痛苦的除法。

  • 3 发条banana 2024-03-27 17:50:17 辽宁

    我们的肉体是由已经死的东西组成的,那些东西存在于另一个已经过去了的世界,我们是腐朽的最美丽的结果。

  • 3 西柚Sheep 2024-05-07 22:06:07 北京

    很奇妙,每次拾起接着读,刚读两行就感觉周身弥漫起大雾,雾气将我和现实世界隔绝开来,让我进入心流,跟着情节游走。在这个雾气升腾的世界中,一开始道路并不好走,需要静心去辨识方向,但随后便走入佳境,读着他人的故事,却能轻易与自我赤身相对。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要面对一个严肃的话题:存在与死亡。这就是文学的奇异之处,它能轻易让我超越日常,去关心看似形而上,却关乎生命质量的事情。我的悲欢,总有作家用笔为我代言。

  • 1 2024-11-20 00:53:38 广东

    最后的故事,也就是死亡的故事。 喜欢前面两篇,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 她一直心怀期待,觉得死亡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与之相关的一切都应十分隆重。可事到临头她才发现,死去就跟我们活着时的生活一样无足轻重。

  • 1 艾米熊 2025-03-01 03:36:56 加拿大

    因为看的过程太美妙了 让我在看书的间隙不停的哼着歌曲~

  • 11 土星记事 2023-05-04 22:26:38 北京

    这本书写得那么温柔那么亲密,仿佛许诺我们:在一生的尽头,藏在你身体里所有隐秘的记忆都会被仔细辨识、认真雕刻、小心收藏。因此死亡也就变得可以承受。

  • 2 Ofelia 2024-01-25 10:15:27 北京

    每个故事里都有个奥尔加

  • 1 逃离的西西弗斯 2023-12-18 02:02:10 波兰

    可以看出托卡尔丘克是一个天生的作家,虽然并不是我很喜欢的那种。读完了唯一的感想是 李可能不太适合翻译托卡尔丘克呢…

  • 1 丹泥丝 2023-12-30 21:10:47 上海

    不是托卡尔丘克最棒的一本书,但读得也非常感动

  • 2 薯饼女工 2024-02-01 10:38:04 广东

    心理活动写得很好。每个女性主角好像都跟某些自然元素特别相关,雪地、荒山、大海。开头和结尾呼应了。

  • 1 热气球起飞啦 2023-08-21 00:42:57 河南

    “明天我必须回到雪地里。我必须像个年轻、敏捷的少女那样,向下跳几步,在那一竖杠下面画一个点,那时山坡就会开口说话。如果我能成功,那我的任务就完成了。我用脚踏出的这一行字会向下面那些又懒又坏的人们大叫,将他们从冬日的睡眠中唤醒。然后他们将驾驭马匹,启动嘈杂的雪地车,气喘吁吁地来到这里,脸上充满震惊和虚假的同情。 我会在外面等着他们,就在我在雪地里踩出的最后一个黑点的地方。我会成为这句话的一部分。我会成为一个点。 佩特罗死了!”

  • 3 你好阿唐 2023-05-28 11:58:12 辽宁

    我很尴尬地出差带着了,这本书应该留在家,睡前或早起来读,那时候没有人打扰我,我能更直观体验到生命这个东西。这本书讲的是死亡,或者,更精确地说,讲的是人面对死亡时候的状态。你很难在书中找到所谓的故事,并不是没有,而是在死亡面前,故事本身就没了意义。不管是叫它意识流,还是思绪的碎片,这本书里更多是对思绪的捕捉。托卡尔丘克其他著作中的神话、魔幻元素,在这本书里很少体现,我们可以说,并非没有,而是面对死亡,一切都没了意义。

  • 1 电子盗墓贼 2024-04-07 01:57:28 北京

    把世界看作是“他”,进入一片更加广阔的、陌生的空间,我们应该可以更纯净地看待自我,在不熟悉的地方洞见自我是一种想象,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是自我现实的元素重合。生活经验不断地在陌生的环境里流逝,流去的痕迹引发思考,引发我们对死亡的思考,它致使我们大脑空白,因为死亡容不得人去思考,死亡带来死亡,带来了“我”。

  • 1 等待野蛮人 2024-04-26 12:31:05 浙江

    每个故事都呈现一种冷质的生活,带着一丝孤独,明亮的冬日生活图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