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口气读完了。真是一本文笔优美、气势磅礴又天真热情的书,看得出作者王这么的文字和情怀深受李清照的影响。她笔下的李清照,生在古代史上和平和文明的黄金时代,长于诗书门第,被老爸及其挚友们宠着夸着长大,天真、善良又骄傲。长大又有幸拥有和她同款的书呆子丈夫,得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然而战事忽起,颠沛流离,身外之物尽失,丈夫去世,再嫁又被家暴,毅然离婚……中晚年的辛苦,却成就她更饱满的人格,和更高的艺术成就。令人好生感动!我也跟着这么去爱李清照,爱她这惊世的才华,爱她这饱满而骄傲的人生。
昨晚收到,我妈先读了,看了一晚上,说是能看到这样的文字,感觉特别幸福。
围绕诸多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细节展开详尽考证,唐人刘知已《史通·真书》云:“然则考证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有时获宝”四字不可轻轻看过,需要写作者明敏心思与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看作者条分缕析易安居士生平、词作真伪,像看福尔摩斯跟华生分析案情一样非常过瘾。
很适合入门,写得逸兴横飞,能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和用功,对易安居士的生平和作品做了一番细细考据,夹叙夹议地评述其性格形成、人生经历、诗词典故、胸襟抱负,但这些其实也并不是重点;最有趣的部分是藉由李清照这位文学大家本身的光芒深发开去,写北宋官场的文人网络交织之复杂,文官群体和君主之间微妙的平衡和失衡,颠沛流离的时局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更将“闲笔”宕开——缠足来源始末,作品真伪之鉴别,纳妾疑云等,可一窥彼时社会层面图景,堪称文化盛世,成长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李清照是“整个宋代士大夫阶层——这个知识精英群体”中的一员。 部分现代(网络)语言的加入,虽说也能增强科普的趣味性,但并非我的取向,只能视作是作者的创作风格。
看得出背后下了极大苦功,难得是表面上能如此好看。
切片式传记,节奏有点散乱,适合对李清照有一定了解的人看。作者有太多自我观点要表达,比起传记更像对李清照的解读,是一篇议论文。文笔蛮好的。
23.95。强作解人。
王这么已不满足于仅写写评论宋词的随笔短文,而是把它延伸拉长,与时世融合,化为宏大的历史图景。如果说此前的文字是柳永类秦观,那么今番的出书,则如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串联起我对南宋很多人的关系网,然后我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这种傲气与自信,李清照保持了一生。这种保持一生的傲气与自信,才是李清照真正不同流俗之处。在她的身上,谈不上有意识地反礼教、反传统,她也不曾刻意挑战社会规范,但是,在礼教、传统、社会规范的容许范围内,她罔视荆棘,陵轹直前。”作者功课做得很足,有些细节也被挖出来了,就像是在听名才女的八卦似的。 “殊不知,世间女子最高级的风情,最极致的妩媚风流,是并不需要男性在场的。”
李清照传记难写,因为《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失,仅存后人编纂的《漱玉词》一卷,诗不过十篇,文章仅《词论》《金石录后序》《打马图经》留存。其人不见于史,只有隐隐约约行迹。尽管作者已经很努力了,但这本书实写李清照只有一半,其余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小花絮小柳絮黏地絮,毛毛碎碎,拉拉杂杂。虽然读来依然可喜,但是一本写李清照的书,到第三章才开始讲李清照,然后咔嚓一下就没了,从头到尾内容没有超过十来首词和《金石录后序》……前戏过长,正剧太短,开卷有益,但有点可惜。
在封建王朝里,少有的能脱颖而出、不依附于任何男性、以自己才华称著的女子(也有可能因为老公死得早)。讨论了词的真伪,有一些结合时代背景、语言风格来看并非她的作品,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不得不承认,除了才华的出众首当其冲以外,宋朝宽容社会氛围、她优渥的家底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她成功的原因吧。易安是一个自视很高的清冷之人,果断决绝、坚韧有力,从颠沛的逃亡生活中存活下来,在面对落入圈套的再婚婚姻对象时杀伐果断,她没有屈服过男权社会给她的束缚,永远在争取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女人,毒舌几分也不为过吧,她用她最擅长的文学狠狠的涮了男性一把,这样不温顺的女人怪不得气得那些所谓的才子直跳脚。五十而知天命,虽是婉约派代表,但是骨子里依旧有着家国情怀、豪情万丈,结合着她的女性特质,更加迷人了。
离杭前读完的最后一本书。 较适合对李清照了解不深,但又感兴趣的读者,少数讨论宋代社会大环境的章节较为有趣,其余则远逊《才女之累》。
作者把李清照放在她的时代中解读,宋朝的女性地位,家学渊源,和睦的婚姻生活,北宋灭亡后流离漂泊。特别真实的展露了她的才气性情,令人敬佩敬仰
齐鲁的对比,朱熹是否是裹小脚的始作俑者,却把青梅嗅是否是李清照所写,还有对金石录后序的重新拆解。此小书很好看。在假期的尾梢读此书,好像又回了些精神,重新唤起对古汉语的记忆,还有山东人里基因里那些好玩的地方。ps 作者文辞也好,难得是是心正,不偏不倚,考究中有疏爽之气,也不乏美辞 难得
喜欢李清照正如喜欢史湘云 坦荡潇洒爱玩爱喝酒有才华的至死少女
想到了初中时读过的安意如。也想到了熊天平的一首歌:慢慢地拼凑,慢慢地拼凑……
很有趣,很好看,不只是讲李清照,还有李清照的时代。三观很正,不错。
典型的泛泛之谈,什么都有,什么都很浅,像下雨后的泥地,一洼一洼成不了湖海。全书还是顺着《才女之累》对反男凝女诗人的解构,新意不多。李清照是历史养出来的瑰宝,在北宋物质繁华的尾声,在高门名士的保护下,在丈夫的认可和尊重中,在社会风气还未转保守,在些许女性词人崛起的风气里养出来的瑰宝,她可以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的文风非常高级,没有做作之感,不是那种寻常女子强行哀婉痴怨的诉苦文风,或者强行一事一叹,一景一哀的自怜自伤,更重要的是她不需要男性在场,男性不是李清照的镜子。她的愁是“闲愁”,辛弃疾说世间唯有闲愁最苦,是贵族女子从自身主体出发对万事万物的“看”。尤其是每首词按进古雅语句里的俗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知否知否”“争渡争渡”既接地气又藏着女人味,是男子闺阁诗望尘莫及的。
> 山河共此忧愁
5 有用 桃花石上书生 2023-06-06 15:19:28 江苏
一口气读完了。真是一本文笔优美、气势磅礴又天真热情的书,看得出作者王这么的文字和情怀深受李清照的影响。她笔下的李清照,生在古代史上和平和文明的黄金时代,长于诗书门第,被老爸及其挚友们宠着夸着长大,天真、善良又骄傲。长大又有幸拥有和她同款的书呆子丈夫,得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然而战事忽起,颠沛流离,身外之物尽失,丈夫去世,再嫁又被家暴,毅然离婚……中晚年的辛苦,却成就她更饱满的人格,和更高的艺术成就。令人好生感动!我也跟着这么去爱李清照,爱她这惊世的才华,爱她这饱满而骄傲的人生。
12 有用 黎戈 2023-04-08 18:14:00 江苏
昨晚收到,我妈先读了,看了一晚上,说是能看到这样的文字,感觉特别幸福。
3 有用 风行水上 2023-04-21 18:01:26 安徽
围绕诸多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细节展开详尽考证,唐人刘知已《史通·真书》云:“然则考证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有时获宝”四字不可轻轻看过,需要写作者明敏心思与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看作者条分缕析易安居士生平、词作真伪,像看福尔摩斯跟华生分析案情一样非常过瘾。
6 有用 欢乐分裂 2023-05-03 15:10:09 上海
很适合入门,写得逸兴横飞,能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和用功,对易安居士的生平和作品做了一番细细考据,夹叙夹议地评述其性格形成、人生经历、诗词典故、胸襟抱负,但这些其实也并不是重点;最有趣的部分是藉由李清照这位文学大家本身的光芒深发开去,写北宋官场的文人网络交织之复杂,文官群体和君主之间微妙的平衡和失衡,颠沛流离的时局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更将“闲笔”宕开——缠足来源始末,作品真伪之鉴别,纳妾疑云等,可一窥彼时社会层面图景,堪称文化盛世,成长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李清照是“整个宋代士大夫阶层——这个知识精英群体”中的一员。 部分现代(网络)语言的加入,虽说也能增强科普的趣味性,但并非我的取向,只能视作是作者的创作风格。
2 有用 风速狗 2023-05-11 23:35:19 福建
看得出背后下了极大苦功,难得是表面上能如此好看。
0 有用 siddhar 2024-02-25 18:48:53 上海
切片式传记,节奏有点散乱,适合对李清照有一定了解的人看。作者有太多自我观点要表达,比起传记更像对李清照的解读,是一篇议论文。文笔蛮好的。
0 有用 小二 2023-12-22 18:24:46 陕西
23.95。强作解人。
0 有用 神户酩人 2024-01-23 11:03:29 辽宁
王这么已不满足于仅写写评论宋词的随笔短文,而是把它延伸拉长,与时世融合,化为宏大的历史图景。如果说此前的文字是柳永类秦观,那么今番的出书,则如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0 有用 卷毛小时候 2023-12-28 20:00:43 湖南
串联起我对南宋很多人的关系网,然后我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有用 绯色の鲑鱼🐟 2023-04-12 12:16:59 江苏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0 有用 想养猫的鱼鱼鱼 2023-08-25 14:00:39 浙江
“这种傲气与自信,李清照保持了一生。这种保持一生的傲气与自信,才是李清照真正不同流俗之处。在她的身上,谈不上有意识地反礼教、反传统,她也不曾刻意挑战社会规范,但是,在礼教、传统、社会规范的容许范围内,她罔视荆棘,陵轹直前。”作者功课做得很足,有些细节也被挖出来了,就像是在听名才女的八卦似的。 “殊不知,世间女子最高级的风情,最极致的妩媚风流,是并不需要男性在场的。”
0 有用 阅读理解小助手 2023-09-17 13:15:54 北京
李清照传记难写,因为《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失,仅存后人编纂的《漱玉词》一卷,诗不过十篇,文章仅《词论》《金石录后序》《打马图经》留存。其人不见于史,只有隐隐约约行迹。尽管作者已经很努力了,但这本书实写李清照只有一半,其余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小花絮小柳絮黏地絮,毛毛碎碎,拉拉杂杂。虽然读来依然可喜,但是一本写李清照的书,到第三章才开始讲李清照,然后咔嚓一下就没了,从头到尾内容没有超过十来首词和《金石录后序》……前戏过长,正剧太短,开卷有益,但有点可惜。
0 有用 木叶夜 2023-06-30 12:08:05 江苏
在封建王朝里,少有的能脱颖而出、不依附于任何男性、以自己才华称著的女子(也有可能因为老公死得早)。讨论了词的真伪,有一些结合时代背景、语言风格来看并非她的作品,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不得不承认,除了才华的出众首当其冲以外,宋朝宽容社会氛围、她优渥的家底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她成功的原因吧。易安是一个自视很高的清冷之人,果断决绝、坚韧有力,从颠沛的逃亡生活中存活下来,在面对落入圈套的再婚婚姻对象时杀伐果断,她没有屈服过男权社会给她的束缚,永远在争取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女人,毒舌几分也不为过吧,她用她最擅长的文学狠狠的涮了男性一把,这样不温顺的女人怪不得气得那些所谓的才子直跳脚。五十而知天命,虽是婉约派代表,但是骨子里依旧有着家国情怀、豪情万丈,结合着她的女性特质,更加迷人了。
1 有用 萬川 2023-06-26 14:54:10 四川
离杭前读完的最后一本书。 较适合对李清照了解不深,但又感兴趣的读者,少数讨论宋代社会大环境的章节较为有趣,其余则远逊《才女之累》。
0 有用 sunni 2023-07-13 10:14:34 辽宁
作者把李清照放在她的时代中解读,宋朝的女性地位,家学渊源,和睦的婚姻生活,北宋灭亡后流离漂泊。特别真实的展露了她的才气性情,令人敬佩敬仰
0 有用 齐婴宁 2023-08-05 14:25:34 广东
齐鲁的对比,朱熹是否是裹小脚的始作俑者,却把青梅嗅是否是李清照所写,还有对金石录后序的重新拆解。此小书很好看。在假期的尾梢读此书,好像又回了些精神,重新唤起对古汉语的记忆,还有山东人里基因里那些好玩的地方。ps 作者文辞也好,难得是是心正,不偏不倚,考究中有疏爽之气,也不乏美辞 难得
0 有用 Lainey 2023-06-17 16:04:10 中国香港
喜欢李清照正如喜欢史湘云 坦荡潇洒爱玩爱喝酒有才华的至死少女
0 有用 飘来飘去 2023-09-07 11:22:40 广东
想到了初中时读过的安意如。也想到了熊天平的一首歌:慢慢地拼凑,慢慢地拼凑……
1 有用 dreaming 2023-08-23 20:08:59 广东
很有趣,很好看,不只是讲李清照,还有李清照的时代。三观很正,不错。
1 有用 饿霸地煮 2023-07-16 13:20:29 上海
典型的泛泛之谈,什么都有,什么都很浅,像下雨后的泥地,一洼一洼成不了湖海。全书还是顺着《才女之累》对反男凝女诗人的解构,新意不多。李清照是历史养出来的瑰宝,在北宋物质繁华的尾声,在高门名士的保护下,在丈夫的认可和尊重中,在社会风气还未转保守,在些许女性词人崛起的风气里养出来的瑰宝,她可以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的文风非常高级,没有做作之感,不是那种寻常女子强行哀婉痴怨的诉苦文风,或者强行一事一叹,一景一哀的自怜自伤,更重要的是她不需要男性在场,男性不是李清照的镜子。她的愁是“闲愁”,辛弃疾说世间唯有闲愁最苦,是贵族女子从自身主体出发对万事万物的“看”。尤其是每首词按进古雅语句里的俗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知否知否”“争渡争渡”既接地气又藏着女人味,是男子闺阁诗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