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 短评

热门 最新
  • 70 姜小白 2023-10-09 16:56:39 湖北

    这本书能回答Walter Issacson的Steve Jobs与Elon Musk收到的批评:有太多远比Steve、Elon伟大且更影响科技创新、发明的先驱,他们技高人胆大,他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创新者可能是暴君,但并不是唯有暴君才能引领创新。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老板手下集体辞职,创办仙童,缔造了硅谷,改变了世界,entrepreneurship固然可贵,但科学的演绎永远更深邃迷人。读朝代的历史总是让人感到荒凉,可读科技史,那种包含生命力的好奇心与探索之美,让人备受振奋。仙童的芯片虽然仅在登月计划中小小的参与了一下,但沿路展开的科技树生长,再跟社交网上流行的conspiracy theory比较看,制定决策把握方向的人看不清后果是大家一起承担,而大家又恰好是最没参与感的地方,奈若何。

  • 13 L. 2023-05-27 12:09:56 广东

    1,读完才真正意识到芯片如此重要。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军事力量,高质量都依赖高水准的芯片。在芯片行业的造诣,是一国在国际秩序中坐次的隐喻。除非一个国家自甘平庸、臣服于美国独大的单极世界秩序,否则是不可能不致力于芯片水平的跃升。我国大力发展芯片产业是应当也是不得不为。2,芯片产业的供应链却是异常脆弱的,关键环节被世界上的少数国家、地区所垄断和控制。曲高和寡,越是尖端越是稀缺。但这个生态圈里我们的朋友太少,敌视和警惕我们的对手居多。面对打压,目前我们还击的筹码不多,只能忍辱负重前行。长江存储突破内存芯片后,我们才有制裁美光的勇气和实力。3,生存高于公平。对任何国家都一样。美国芯片产业起于军方需求,面对日本反超也会游说华府出手。我们庞大的需求是最大的生存保障,为发展争取宝贵的时间。有时间就有希望。

  • 13 希望 2023-05-30 10:03:43 浙江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读起来有些拗口。还是国内的《芯片战争》有味道。

  • 80 把噗 2023-05-10 17:15:54 北京

    夺下台积电,就夺下了台湾。

  • 2 福御恩 2024-02-12 18:42:54 河北

    1,删减,出版社虽然说有苦衷,但这种篡改对读者很不好;2,作者及译者都有各种不专业的地方,影响阅读及理解;3,整体行文脉络虽可以说是按时间线,但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影响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 1 桃莫酱 2024-01-17 22:25:44 江苏

    科普芯片发展史。

  • 1 小柠檬酸 2024-04-14 18:47:37 北京

    我们需要千万个天才创新,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商业的可盈利性,加入全球化供应链,并持续获得在某一方面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才能追赶上。

  • 1 小宇宙 2024-04-14 17:10:26 北京

    技术只有在找到市场时才会进步

  • 1 xiao_shuai 2024-01-20 16:27:15 四川

    不仅了解行业的来龙去脉,行业参与者身上那种极度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也值得个人学习~

  • 1 沐炎酋长 2024-01-06 20:43:17 广东

    比我想象写的浅,基本跟公众号文章差不多是历史数据堆砌的感觉

  • 1 地鼠の故事 2024-01-15 13:27:36 浙江

    我就说翻译太差,后半部改得面目全非。还删我评论,翻不起就别翻别出版了😓 书的内容也不咋地,光讲了人物关系发展史,但是并没有细述技术如何精进的。结构很散,东拉西扯的感觉。为啥被捧这么高?

  • 1 momo 2023-11-27 16:53:21 上海

    大致梳理了半导体发展的重要节点facts,也无法避免的夹带了很多“美国最正义”的私货

  • 2 卯猫桑 2024-01-19 01:09:45 江苏

    “既然别人能搞出高端芯片,那我们只要领导重视、政府支持、不计成本地投钱,就也能把芯片搞出来,是吗?不是。世间很多事情的确是“可堆积的”,比如修个桥、铺个路,只要人多势众,总能做成;但有些事情是“不可堆积的”,比如中国足球。不可堆积的东西往往要求高水平人才的奇思妙想,要求复杂的环境,要求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 1 千寻 2024-03-01 11:32:36 浙江

    首先本书的前言十分值得阅读。给出了三个结论:一是芯片的发展无法通过“堆积”来获得;二是不应该靠政府来主导创新;三是芯片行业发展依靠全球供应链,基本无法实现独立自主。 这本书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诞生讲起,对芯片的基础知识,技术难点等都进行了介绍,穿插了仙童、英特尔、AMD、台积电、英伟达等公司的崛起和发展,以及美国、台湾、日本、荷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半导体行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读完这本书后,至少在看到半导体和芯片的相关新闻报道的时候,不是一脸茫然的状态了。

  • 2 waters 2024-04-11 17:18:06 江西

    翻译有点生硬,但全书的视角很宏阔,从半导体诞生到摩尔定律是否终结,读到了很多《浪潮之巅》没能写到的东西。印象最深的几点:1.美光的崛起竟然要归功于杰克·辛普劳这个农场主的成本控制,从又一个角度阐释了大环境(广场协议、对日本崛起的遏制)与偶然、非技术因素相结合的奇妙效果;2.对最近十年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冲突(中美贸易战、遏制华为等等)做了简洁的归纳性描述,可以学习作者如何从访谈和新闻中抽取关键线索;3.对台海安全局势的看法,美国似乎更加害怕台积电这个垄断高精尖芯片制造的巨头供应出现问题,部分台湾人觉得“硅盾”可以保卫自身安全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所以问题要分两面来看,台湾几十年来形成的高科技和供应链位置,大陆对台湾的近距离威慑,说不定就是芯片行业实现彻底全球化的难得契机呢。

  • 1 Mason 2024-05-14 15:07:02 浙江

    不喜欢这种表述习惯 核心内容几句话可以说完的嘛

  • 1 几只番茄 2024-05-18 11:22:30 北京

    美国发明芯片 日本逐渐抢生意 微软联合英特尔和汇率调整挽回局面 芯片制造还是向成本洼地外扩并主要集中到韩国和台湾 光刻机在荷兰 英国美国做设计软件 未来趋势是各种自定义芯片应对ai算力要求 更小芯片感觉摩尔定律也快到极限了 是不是该拼量子了

  • 8 kokomi 2023-09-14 09:22:46 浙江

    大国博弈

  • 0 JoeyDaWang 2024-01-20 12:27:18 浙江

    了解了芯片的历史和硅谷的发展史;以及最近的中美博弈下台海的风险。芯片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并且差异化很小的行业,强如apple前几年领先的芯片在领军人物离职后也逐渐被赶上,更别说昔日巨头英特尔被赶超,所以英伟达抓住虚拟币和人工智能两波真是很厉害了,但是未来呢?今年的AMD可是来势汹汹啊。所以,就像段永平说的,芯片生意不是一个好生意,只能拼技术拼价格,很难建立起以长期用户体验形成的用户粘性也就很难有护城河。但又是比较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想想OPPO的哲库投入几百亿,将近10年还是失败,真的是难

  • 0 weiviva 2024-01-20 21:15:32 江苏

    1.对台积电—台湾硅盾,肃然起敬!2.EUV光刻机的复杂度惊到我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