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梅林版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841年3月底,他在当年的4月15日,于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以该篇论文获得了耶拿大学的博士学位。不过这篇论文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它首次发表在梅林编辑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1902年斯图加特第1卷里,但是删掉了绝大部分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I部分第1卷第1分册收录的则是完整版本。本次影印,将两个版本合成一卷,以充分还原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历史面貌。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寰宇文献)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马克思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德]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目录 · · · · · ·
1.《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梅林编《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 1—128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版) 129—278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版) 129—278
1.《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梅林编《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萨尔的遗著》) 1—128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版) 129—278
· · · · · · (收起)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版) 129—27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正如点在线中被扬弃一样,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也在它所划出的直线中被扬弃。这与它所特有的质完全没有关系。一个苹果落下时所划出的垂直线和一块铁落下时所划出的一样。因此,每一个物体,就它处在下落运动中来看,不外是一个运动着的点,并且是一个没有独立性的点,一个在某种定在中——即在它自己所划出的直线中——丧失了个别性的点。所以,亚里士多德对毕达哥拉斯派正确地指出:“你们说,线的运动构成面,点的运动构成线,那么单子的运动也会构成线了。”(8)因此,从这种看法出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就单子或原子来说,因为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中(9),所以,它们两者都不存在,而是消失在直线中;因为只要我们把原子仅仅看成是沿直线下落的东西,那么原子的坚实性就还根本没有出现。首先,如果把虚空想象为空间的虚空,那么,原子就是抽象空间的直接否定,因而也就是一个空间的点。那个与空间的外在性相对立、维持自己于自身之中的坚实性即强度,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原则才能达到,这种原则是否定空间的整个范围的,而这种原则在现实自然界中就是时间。此外,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赞同的话,那么,既然原子的运动构成一条直线,原子就纯粹是由空间来规定的了,它就会被赋予一个相对的定在,而它的存在就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一个环节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同时我们曾指出,伊壁鸠鲁把两个环节客观化了,它们虽然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两者都包含在原子概念中。 而事实上,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它本身时,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使这个他物是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相对立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但是,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他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 论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具体差别
丛书信息
· · · · · ·
寰宇文献 Philosophy系列(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剩余价值理论》《哲学的贫困(全三册)》《哲学史教程》《判断力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等
。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寰宇文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转】聂敏里、邬洁静|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视角看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一篇严格意义的古代哲学史论文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它的研究主题、研究计划、它所使用的研究文献、它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它所提出的思想观点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考察。我们的观点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许多方面是一篇严格意义的古代哲学史论文...
(展开)

【转】夏莹:启蒙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形成——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夏莹(1975—),哲学博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代法国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全球资本主义视域下的《资本论》研究”(项目编号:19AZ...
(展开)

原子偏斜运动与自由意志
作为道德实践、道德评价和责任追究的前提条件,自由意志始终是哲学史上的核心论题之一。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形而上学关于自由意志的解释日益失色,自由意志的藏身之所也越来越窄。今天,几乎没人会在笛卡尔式身心二元论的视角下来理解自由意志,也没有多少人会接...
(展开)

【转】姚远: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
【转】【作者简介】姚远,江苏徐州人,祖籍浙江嘉善,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哲学编译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以及商务印书馆“自然法名著译丛”“政治哲学名著译丛”“法哲学名著译丛”编委、《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编委等...
(展开)

【转】鲁克俭: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作者简介】鲁克俭,男,1968年6月生,河南平顶山人。1990年吉林大学马列部研究生班毕业,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毕业,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2000年8...
(展开)

【转】鲁克俭: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
【作者简介】鲁克俭,男,1968年6月生,河南平顶山人。1990年吉林大学马列部研究生班毕业,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毕业,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2000年8...
(展开)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什么选题伊壁鸠鲁?
1839年,卢格开始直接批判普鲁士政府,称背叛了它的历史使命,没有继续宗教改革、推动立宪,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变得反动。青年黑格尔派走向了政治运动。1838年,博士俱乐部还不允许成员发表政治观点,但此时也加入了卢格的战斗。他们都认为像海涅所说,德国近代哲学像法国大革...
(展开)

重新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伊壁鸠鲁》,深感震撼。我犯了人们最常犯的错
重新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伊壁鸠鲁》,深感震撼。我犯了人们最常犯错, 错误1.受教育和偏见的影响,认为马克思或者某个阶段的马克思是过时的。虽然我把这个阶段提前到马克思的毕业论文这个时间点,我依然犯了错。低估马克思的水平和能量密度。 错误2.认为马克思晦涩。 马克思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Dietz Verlag (197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1961)8.3分 255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3)暂无评分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马克思主义 (北辰)
- 文学少女 と繋がれた愚者 (秋瓠广黄檗居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寰宇文献)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