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与珍珠》的原文摘录

  • 问:我估计,这里的产权有不少是归部队所有的,是吗? 答:我们这里的产权属于上海市房地局,警备区也是租来的,没有产权。我们属于三房客了,可以一直住下去的,但是没有产权。 问:到现在也没有产权? 答:没有,就是付租金,但租金最近两年他们也不来收了。 问:您所谓的“三房客”,大房东是上海市房地局,房地局让警备区使用,警备区再分给你们家属,是这样的关系吗? 答:对的,你想想看,我们在这儿也住了50多年了。 问:像您这种类型的,在这栋大楼里有多少? 答:我们7楼(有)4家,等于是4个门档子(单元)。6楼是两家,5楼也是两家,4楼好像没有吧,3楼也有。每一层楼都有,但4楼有谁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问:这栋楼上,像您这样来自部队的,大家彼此熟悉吗? 答:有的在60年代中期都搬出去了,而且当时我们都在上班,不太了解。对于哪几层楼有谁我还是知道的。四楼的400也是警备区的,反正每层楼上都有的。比如说楼下的秦老师,就是人家搬走他搬进来的,他就是戏剧学院的。 705的那时候到香港去了,605的去俄罗斯了。那时候我们还叫苏联,作为专家派出去的。好多外面有点关系的人都搬走了,那些亲戚朋友在美国、中国香港的,都走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我都不认识,有的人说(房子)出租了,有的人说卖掉了。 问:不管是搬进还是搬出,房地局给警备区的这些住户的房子都是不能买卖的,是吗?使用权也不可以买到,对吗?像楼下秦老师他们都是自己买下来的,买得早就很便宜。 答:对啊,就是有一段时期大家都说要买房子,他们就全部买下来了。一楼的那个司长不知道怎么买下来了,后来就卖了,现在不住这里了。警备司的,但具体(住)几号我不清楚,名字我也不知道。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29 10:00:15
    —— 引自章节:许宝英(1959年入住)135
  • 答:在上海它是比较特别的。但如果是在巴黎,就会有很多类似的、这种尖角的建筑,因为街道的尖角也很多。但是它们不会有很多人围观,这已经司空见惯了。上海确实只有这么一栋,非常有意思,它在图像方面所能表达出来的景象,可以背负起整个区域的一种文化历史。 问:你是指它是一栋西式建筑,与衡复保护区的文化历史? 答:假定武康大楼不是在这儿,而是在浦东,在浦东做一个跟它一模一样的现代建筑,也是这么一个船型的尖角,像一块起司蛋糕的形状,我估计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应。 问: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系。 答:跟它的地理位置所处的这片土壤有关。 问:那就是衡复,跟衡复有关系。 答:对的,所以这个在我们的专业里,有一个词专门来描述这件事情,叫做场所精神。 问:场所什么? 答:场所精神,the spirit of place。 问:spirit of place? 答:是的,场所精神。这怎么说呢,它是来自欧洲或者意大利的一种观点,用中国的方式来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建筑(笑),所以从这片土壤里长出来的东西,它就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味道的。 问:明白,这个也很有意思。那你其实是接受的,你并不反感现在武康大楼的现实。 答:是的。因为它就是这个区域的一个产物,武康大楼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非常多元性的、标新立异的,或者矛盾性的,反正各种各样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这么一幢大楼。它就是一个地标。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29 21:24:04
    —— 引自章节:童明(2020年入住) 299
  • 问:你有没有觉得武康大楼的Studio也有点这个样子? 答:对,但是相比而言它的整体性还不是那么好。 问:说它有一种因为外观带来的浪费的面积,是吗? 答:倒也不是说外观浪费面积,就是一个建筑师的功底,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当然我说这个话可能有点武断。 问:没事,你告诉我。因为我即使看了好多图纸,也未必能看懂的。你教我看呗。我自己的感觉就是,Studio其实不合适两个人住的,对吧?一个人单身是很合适,你看它的厨房和厕所,武康大楼也是这样,厨房和厕所小,都朝着走廊。 答: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城市生活的表达,人们白天是要外出上班的,不一定需要一天到晚维持柴米油盐的生活,那是典型的传统家庭(生活)。 问:这就是漂泊。我在这里,我在小厨房,也不过就是做一个面条,拌一个沙拉,做一壶茶,所以这么小的厨房没事。 答:实际上是更加个人化的,这是我们讲的现代生活方式。 问:如果放眼望去,整栋楼就像蜂窝一样,如同卡夫卡小说讲的。 答:在这里住着的人,没有为养家糊口或者柴米油盐去做工,他们更多是社会的职业人,扮演的是社会角色。寓所更多用于回来睡觉,而他的生活世界则是整个城市,这就与一个传统城市环境不一样了。在传统城市环境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四代同堂,家庭的吃喝拉撒都在由院落空间所封闭形成的环境里,与传统社会是相辅相成的。 一座现代城市,无论环境,还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它们是合一的。那么,就如集雅公寓、武康大楼,为什么我说它是现代的呢?因为它(提供)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居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他们会选择这种居所,所以,这两个是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29 21:24:04
    —— 引自章节:童明(2020年入住) 299
  • 问:我还有一个问题,是跟它相关的,你说它是一个正向的过程,就是有正向的导引的。我就补充一点,就是我遇见的澎湃记者,告诉了我一个他采访的故事。 不是有很多人以武康大楼为背景拍婚纱照吗?他就采访了一对拍婚纱照的人,是两个外地小孩,毕业了来上海找机会,经过好多年努力,终于在浦东买了房子,有了工作,安了家。他们在比较偏远的上海生活下来,但他们认为自己是真的上海人。所以,那个“粽子节”的时候,他们就跑来这里重新拍组结婚照,其实他们早就结婚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去外滩拍结婚照,因为那里是游客的地方。我们来武康大楼拍结婚照(笑),我们上海人更知道武康大楼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是在地道的上海街区里,主要表示我是真的上海人。 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很有意思,也许可以印证你前面的说法,上海光有一个外滩也许不够。外滩的确是非常的上海,这么多年它也变成游客云集之处,不那么地道了,这和所有城市的地标一样。但是武康大楼慢慢地上升,并不是以它的建筑的独特性胜出,也未必真的就是以它五个星星般汇聚的街口的特殊性胜出,而是它代表的就是一栋活着的、里面住人的、真的上海建筑,这里边住着上海人,这里是历史风貌保护区,与其他地方不同,所以我在这条街上走,表示我更加贴近地道的上海,而不仅只是一个跑到上海来玩一玩的外地人。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也觉得很正面,而且还挺有意思。他们对这座大楼、这个街口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判断。不少姑娘在这里照相,还特意换一套西式古典的衣裙,表示自己与这个街口的相得益彰。我其实问过其中一个小姑娘,大概我的脸长得不够友好,她就匆匆回答了下,就不理我了。我问她干吗要换衣服,她就说,我要和大楼的背景相配,好像一种cosplay。她不管怎么歪打正着,她也知道,她要跟它般配,这个般配有意思。 武康大楼的居民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来解释武康大楼意味着什么。像你这样的租户,做建筑文化的人,对这个街区的建筑文化的...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29 21:24:04
    —— 引自章节:童明(2020年入住) 299
  • 答:有这个作用。不仅个人需要它,整个城市都需要这种形象标志,就相当于提到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形象)马上就出来了。没有具体的形象,这座城市就像不存在一样,所以每个地方都会寻求这些标示性事物,游客也有这种本能。 第二点,就像刚才您说的,这个形象对于不同人的反应可能不一样。对于小姑娘来说,它是一个icon。对于像我们这种上年纪的人来讲,就不是一个icon,它是一种存在心中的记忆,实实在在的生活经历。这是一种人生的历程,这种回忆是在这儿的,所以有内涵,是一种拥有内质的符号,我觉得这是两样的。 问题存在于目前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占主导?前一种还是后一种更合理?现在都很难说。这在过程中吧,我们也是要耐心一点,等一等它的结论。实际上,我们跟我们上一代人已经有非常大的认知落差,他们有更多的扎根般的在地性,而我们已经是漂泊的人,但是我们跟下面这一代人比较,(会发现)他们(比我们)飘多了,就又有很大的距离。我觉得并不存在谁比谁合理的事儿,只能说是时代的浪潮而已。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29 21:24:04
    —— 引自章节:童明(2020年入住) 299
  • 沈:宋庆龄故居在对面,是属于天平街道,这里是湖南街道,湖南街道这边就是巴金,还有柯灵,还有湖南别墅。 周:湖南别墅毛主席住过的,还有贺子珍。湖南别墅是周佛海的房子。 陈:对对,湖南路、武康路都是周佛海的地盘,武康是他莫干山那边的武康县,他很喜欢莫干山,所以叫武康路。湖南路是因为他是湖南人。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4-04-30 08:07:00
    —— 引自章节:葛昌盛 周伟都 沈永余(武康大楼房管员、湖南房管所测估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