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当她被铲起 2024-03-06 19:20:30 马来西亚

    加尔格特的性少数身份加上极其敏感的心绪和细腻的文风,使这个故事忧郁得像不断腐烂无法痊愈的伤口。人与人之间暧昧情感的连接,创伤者与边缘人的身份表达,种族与阶层的特权,加尔格特的敏感让这一切浮现在文字之间。越读越觉得痛,仿佛那些心绪也曾经产生在自己的脑海中。然而,一个作者也许应该不过分地伤害读者。这本书是早期作品,能看出来加尔格特的年轻、愤世嫉俗与满溢的绝望感。笔下的文字经由表达的天赋和深沉的思考喷涌而出,但未经经验和责任的打磨,所以每一个字是如此锐利,直接粗鲁地击碎和毁灭读者的防线。加尔格特不想要这样的效果。他无意惩罚读者,无意伤害读者,但是由于不可控的痛苦的艺术家之心,他任凭创作如脱笼之犬而扑向读者。我们这些本身遭受过创伤的多余人们,理解,共鸣,但是不是必须要受到这样的伤害。请谨慎选择阅读。

  • 7 阿巴厮 2024-01-04 19:39:20 四川

    达蒙·加尔格特青涩的早期作品,入围布克奖。很喜欢他的风格,虽然能感觉到库彻的风格影响,但自我风格因为同性的身份,更加杂糅了那种暧昧的风格,弗兰克和劳伦斯复杂的关系,以及在南非特定局势下的融合,很少直白,留白很多,很不错。

  • 2 pocketc 2024-05-05 17:21:50 江苏

    很复杂的一本书,看完又觉得很虚无,就像弗兰克走过的人生,试图用语言描述,但回头看只剩一片荒芜

  • 2 摇摆石头 2024-05-19 16:42:26 广东

    好心碎……怅然若失,从后半段开始,仿佛一直被那种过去的暴力的阴影笼罩着,直到最后,连一丝新世界的光明也被带走了。(一直觉得有些若隐若现的同性情愫,很微妙又很忧伤,看到一些评论原来不是错觉)

  • 1 小克 2024-01-14 18:47:30 北京

    还挺喜欢的,作者从叙事到文学手法各方面都没什么很想卖弄的东西,于是整部小说显得非常通俗易读甚至有过于浅显的嫌疑,但阅读过程中逐渐发现故事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轻飘,其张力逐渐积累直至快结尾处时的迸发,是渐入佳境的蛮畅快的阅读体验

  • 1 又九鲦 2024-05-09 20:10:38 北京

    故事不会那么快翻到下一页。腐烂的东西要怎么挖出来呢?

  • 1 l 2024-05-07 12:03:42 北京

    各个人物都非常典型,情节推进自然,张力有的,感觉很适合拍成电影。

  • 0 k 2024-03-18 12:30:41 上海

    同样的题材感觉康拉德写了多次 又写的不够精准不够深 看得隔靴搔痒

  • 0 Consequence 2024-02-22 17:48:51 四川

    🇿🇦这种地方虽然出不了good doctor, 但是能出good writer。

  • 0 M.E. 2024-03-22 22:46:01 上海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大鱼读品(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27924/ 弗兰克和劳伦斯之间的差异以及情绪张力贯穿全书。他们之间隐含着一股同性情愫的暗流,并非指向同性爱(homosexuality),而是一种糅合了同性友爱(homosociality)和同性性欲(homoeroticity)的复杂情感,截然不同,却又彼此吸引。他们终归是一体两面,彼此映衬。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愤世嫉俗的旁观者,在这荒凉的时代,都不过是“多余人”罢了。

  • 0 Aemnprsuwx 2024-03-14 23:50:15 北京

    我的情绪转变了很多次 开始讨厌劳伦斯 然后又讨厌弗兰克 然后又讨厌劳伦斯 然后又讨厌弗兰克。作为一名隐约的虚无主义者开始真的很讨厌劳伦斯,劳伦斯就像生活中那些让人觉得厌烦总转来转去又不知道为什么盲目乐观总想做点什么的同学或者朋友。后来又开始讨厌什么都不做的弗兰克,以为最后劳伦斯也变成了弗兰克的样子,却没想到他突然寄了。小说情节很曲折,情节设计很值得人回味。

  • 0 lieerli 2024-03-04 19:10:00 美国

    时代不公加上个人的软弱, “苟全性命于乱世”已是能期待的最好结局

  • 1 基瑞尔 2024-01-12 17:04:13 四川

    Damon在《承诺》之后,再度有引进的剧作;名字因为撞名Freddie的美剧,Orlando很久前的那部电影,也禁不住在想他会不会也即将迎来自己作品的影视化,更何况搜到的两版原书封面的书模,就好似有很多故事要讲。它设置着一个无比真实却又残酷的背景,经过了种族隔离的南非,却依然在抵抗着来自过往的创伤;而这所医院如同这里的所有,没有希望,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人力完成没有灵魂的运转——俗套地讲句,“氛围感十足”。虽然故事不及《承诺》那般站得更“高”,但它对历史的书写融入始终是让人喜欢的。【2024 #5】

  • 0 Meant 2024-01-12 13:59:43 加拿大

    流畅、好读,从第一页开始大约花去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读完,却已经经过了这些小人物的一生。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化作一声叹息。的确在荒凉的年代里,天真只是一种精神错乱。

  • 0 saff 2024-01-13 16:31:25 山西

    看了一半,没有吸引力

  • 0 2024-01-13 22:05:19 江苏

    弗兰克和劳伦斯是两个白人男性普通的名字,谁是好医生谁是多余人?达蒙加尔格特的书依旧叙事迷人,明线暗线交错。初入职场我们都是劳伦斯,可是渐渐的我们成为弗兰克,旁观的弗兰克。

  • 1 JS 2024-01-16 01:25:45 北京

    好喜欢这位作者,好会写,也好会留白。感谢@慢懒送书~~~

  • 3 维参 2023-12-23 15:41:37 广东

    这书读起来真令人浮想联翩啊,主要是中国人跟南非人太不一样了。加尔格特的文笔非常有味,乍看干练淳朴,细想值得推敲。一个真正的作家总是免不了写死亡,但加尔格特这种表面茫然而幽远、内里厚重且深沉的“消失”在《多余人》和《承诺》里都显得相当劲道。

  • 1 VenLeono 2023-12-23 16:48:39 江苏

    有血有肉的人下落不明

  • 1 小八喜 2023-12-23 20:02:32 江苏

    素雅而冷峻的笔调,不动声色地保持着愤怒,揭露着政权在职能与道德上的双重溃败,写出了每位登场人物的明暗与背叛。从头至尾,都有一种疏离与忧郁的反思。Quietly seething.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