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的隐喻性 短评

热门
  • 7 Das Ding 2024-02-01 14:58:48 浙江

    这个翻译实在太失焦了,书名(在害怕回避什么?)直接把原作的主题都变更了:(( 以及配图集中后置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 4 扭腰客 2023-08-31 17:34:33 上海

    一句话:面料中的“性引诱与性隐喻”。不过最具性隐喻的面料,大多轻薄、半透、贴肤,欲盖弥彰,比如丝质睡袍、纱质内衣、吊带丝袜。换到东方语境,唐代的低胸高腰、民国旗袍,以及《红楼梦》中的“汗巾子”等,应该也颇有性意味

  • 2 llsthm 2023-08-13 14:46:31 浙江

    实际讲的是面料的性隐喻,除了丝绸和透明的纱,面料本身能有啥性隐喻呢,瞎扯而已。

  • 2 Porco 2023-07-30 21:39:04 北京

    如果奔着学习心理学或服装来,是要失望的,英文原标题是其真身。它更像是各种艺术讨论(有的感觉仅仅是抒发感情)的拼接:油画,雕塑,电影,舞蹈等等(整体缺乏图例)。这些讨论由“情欲”串联,但它具体是什么,就很飘忽不定了。因为各章由不同作者撰写,所以没有整体性,很依赖该章作者的水平,所以有的章节就像是在读艺术品导览,有的章节能感受到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个人最喜欢第五章,让我读完去了解了一下刺绣这种工艺。

  • 1 𝔸𝕝𝕖𝕩𝕒𝕟𝕕𝕖𝕣 𝕂𝕦𝕟 2023-10-29 15:36:19 河南

    英文原版名叫The Erotic Cloth,中文或许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Erotic翻译成了隐喻,反而忽视了书中的核心观点,关于面料所带给人的性暗示和性遐想,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延伸。 但东拉西扯一堆,从古典石雕到面料设计,再从另类表演到品牌视觉广告,所有举例似乎都只是在为论证Erotic而存在,而非通过例子来推导结论,像是带着主观臆断而书写的泛泛之谈,更像是伴着性解放运动而作的产物。

  • 1 2024-02-25 10:35:29 黑龙江

    太零散,零散到快看完才发现还有图 主题也不算新,但是还要靠一堆权威背书才敢表达 男性衬衫那篇稍微好点

  • 1 罐子不知道 2023-08-12 16:56:19 湖南

    很一般。标题起得好,但也仅限于英文原标题,中文可能为了避嫌吧给淡化处理了。不了解textile和seduction而去看,英文原文有点专业所以买了译本,对比中英版本会发现图例后移,原著则是随文插图,更便于阅读(但即便如此,很多文中提到的作品原著都没有附图,还要自己去查就有点烦,比如读书少女的雕像就没有)。不过这最多只能算阅读体验的硬伤,最大的弊端倒是文章不够学术,主题没说明白。东拉西扯像是散文,又怕你觉得太散动不动引用下拉康呀巴赫之类的理论,却又不够深入。典型的题好文不行。有期望,就有失望。仅学到一些碎片information。

  • 1 uligraffe 2024-04-25 21:31:53 江苏

    总体读来是有启发的,但总觉得不尽兴。对第二部分讲澳洲刺绣师的那一则印象最深刻,女性把每一针都当成对惯例的异议和反叛,这种看似柔和的方式却迸发出了极大的能量。书中其余关于画作、艺术装置还有舞蹈作品等的表述有点不甚明晰,理念的引用大过对作品本身的解析。

  • 1 安提戈涅 2023-08-31 16:38:48 云南

    窸窸窣窣的声音与情欲

  • 1 趶野山 2023-10-28 17:42:54 北京

    标题翻译得不好,书里的几篇文章讨论的其实是面料和情欲ero的关系,从做裁缝到电影赏析再到舞台赏析,感觉走马观花,理论上试图和巴特勒、本雅明对话,但只是借他们之口说明道理,所以只能点到为止。但面料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还是很有意思的,可以走得更远。

  • 5 Joan 2023-07-24 10:50:14 北京

    主题非常有趣,因此也极其失望。首先,这完全不是心理学研究,所以请不要起这样的副标题;其次,翻译得很差,请复习下语文,不要糟蹋有趣的主题和文章。

  • 0 那是只松鼠嘛 2023-09-16 17:13:11 北京

    第八章有关于《银翼杀手》视觉与触觉叙事的分析,阅读从此处开始渐入佳境

  • 3 正始仙草冻 2023-07-17 22:51:33 浙江

    非常新的一本书,关于近年越来越多的对texture来自服装领域的讨论。中文翻译为了避讳,但落了标题党😂史学可关注的篇目在第二章(服装的语境主义)、第七章(服装与empire·后殖民)。第四章反而是来自前近代服装爱好者的经验分享,再加上后记,与我的体验不谋而合。这种学术氛围是令人羡慕的。

  • 0 一个文盲兔狲 2023-10-28 13:10:43 黑龙江

    高频出现的reference:《论卑贱》

  • 0 Suzume 2025-02-16 20:05:47 辽宁

    还是有实践经验的那两章有点意思,全书的话主题实在太过先行

  • 0 Icarus 2025-02-24 21:22:52 四川

    自我增殖型学术黑话的解释学螺旋。维特根斯坦“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这一原则,应该被视为艺术理论写作的基本伦理。你猜为什么要有装置艺术?为什么要有行为艺术?为什么要有电影、音乐和绘画?因为有些主题天生无法用理论阐释的学术语言来表达。很不幸,这本书试图讲述的主题就是,所以读得人想死。我大可以直接去读罗兰·巴特和巴塔耶,何必读这种换个被套结果把自己装进去了的东西…但是,第七章写得真的很好。写了《断背山》中两件衬衫的拥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迷醉般躺在衬衫堆里的场景,还写了爱尔兰1981年绝食抗议运动中的殉难者遗物。作为一个爱尔兰文学爱好者,我忽然从中get到了爱尔兰文学迷之魅力可能的源头之一:爱尔兰宗教传统、苦难和反抗压迫的历史、民族性格中的英雄主义和殉难情结——作者称之为的“意识形态情欲”。

  • 0 白·处 2024-08-29 15:55:01 重庆

    小报专栏写手根据google关键词搜索拼凑出“每十句话有三句在引用名人名言”的文章搭配百度机翻加上一个硬贴了心理学以求过审的汉语标题,怎么,汉语是没有对应于英语seduction和fetishism这种词汇吗?真不懂你们现代艺术(挠头

  • 0 豆友绯绯小宝 2024-11-09 15:00:26 北京

    看之前以为是面料隐喻的各种事情多重维度,原来只有隐喻情欲这一件事情…需要论证这么多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