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潮涨潮落间,生命的交织与繁衍在海边开展了一场壮丽的盛宴。从海浪的冲击到高温的炙烤,生物们在潮起潮落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存本领,它们悉心实践着初为父母的喜悦。
生物如何把握生存繁衍的密码?本书将带你穿越潮水的涌动,探寻潮汐间生命传递的隐秘故事,讲述你所不知的生命接力,追问潮间带物成为父母的“升级打怪”进阶之路。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潮间带生物的观察研究及长期的经验积累的成果,它结合了大量的野外补充调查、室内研究、文献查阅、照片拍摄和行为记录,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趣味笔触,以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为切入点,介绍了数十种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和生存故事,对多个物种的行为、习性、繁殖、栖息地、捕食关系和面临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希望在提升公众科普认知的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层面的思考。本书图片丰富翔实,内容严谨有趣。
本书适用于对潮间带生...
潮涨潮落间,生命的交织与繁衍在海边开展了一场壮丽的盛宴。从海浪的冲击到高温的炙烤,生物们在潮起潮落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存本领,它们悉心实践着初为父母的喜悦。
生物如何把握生存繁衍的密码?本书将带你穿越潮水的涌动,探寻潮汐间生命传递的隐秘故事,讲述你所不知的生命接力,追问潮间带物成为父母的“升级打怪”进阶之路。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潮间带生物的观察研究及长期的经验积累的成果,它结合了大量的野外补充调查、室内研究、文献查阅、照片拍摄和行为记录,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趣味笔触,以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为切入点,介绍了数十种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和生存故事,对多个物种的行为、习性、繁殖、栖息地、捕食关系和面临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希望在提升公众科普认知的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层面的思考。本书图片丰富翔实,内容严谨有趣。
本书适用于对潮间带生物、生态保护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及各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科普机构和保育组织。
【编辑推荐】
1. 全面介绍潮间带生物的繁殖策略及生活习性。聚焦头足类和腹足类及餐桌上常见的双壳类、蟹类、鱼类,更有海绵、海参、鲎、文昌鱼等30大类100余种生物。除了“能(吃吗) 好 (吃吗)怎(么吃)”,更有关于物种行为、习性、繁殖、栖息地、捕食关系及其生态问题等详细讲解。
2. 通过400余幅实拍图,领略自然造物之美。大量物种和卵囊群超清实拍图,详细记录及拍摄潮间带生物从小到大样子,感受生命历程的不可思议。
3.专业讲解新生命的降临,尊重自然规律,培养读者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保护之心。高清生境图还原潮间带充满生机的场景,满足读者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增进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认识。多角度表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无尽的惊喜与启发尽在阅读中。
【推荐语】
张素萍(著名贝类学者、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潮间带是海陆过渡带,也是公众最容易认识海洋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潮涨潮落,许多海洋生物在这里栖息觅食,繁衍生息,进行传宗接代,上演着无数繁殖的故事,其中贝类是典型的代表。到了繁殖季,潮间带会出现数量庞大、造型各异、颜色丰富的贝类卵囊群,这些大多是腹足纲和头足纲贝类的杰作,充分体现了贝类繁殖的智慧。
海洋贝类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是海洋生物中形态最丰富多样的门类之一,倍受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但人们对贝类繁衍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对潮间带滩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贝类卵囊群甚至不知是何物?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研究,收录了近130种潮间带生物繁殖的故事和图片,其中贝类超过100种,绝大部分贝类物种均记录了卵囊群照片,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极强。可为科研、公众科普和自然教育等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一峰(自然野趣生态教育工作室创办人 、台湾金鼎奖科普作家):
在野外记录自然生态时,常常觉得生物的繁殖行为不但不容易见到,而且非常难了解,而在潮间带的水下生物的繁衍就更难观察了。我只要在海边遇见了不明的物种、卵囊等,都会直接询问我的好朋友刘毅,请他代为鉴定;我常常说他:“不在海边,就是在去海边的路上”,刘毅用了超过20年的时间,在海岸做观察,他的求知与研究精神实在让我钦佩,很高兴看到刘毅与尉鹏,将他们多年的观察成果集结成这一本《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为普罗大众解开潮间带生物的繁衍谜团与生存策略。相信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科普图书,推荐给爱自然的您。
三蝶纪 (动物学硕士、科普作家严莹):
海洋潮间带的无脊椎动物,充满了趣味和神秘感。不同于陆地上的很多生物,它们如何生长,如何繁殖,往往不为人所知。现有的观察和研究都非常地有限,只能窥探到冰山一角,物种的鉴定工作也面临重重困难。本书通过多位研究者、爱好者在各自的海滨潮间带探索和研究,搞清了近130种潮间带生物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在海滨留下的痕迹,图片精美,内容扎实严谨,填补了相关的空白,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海王弗兰克( 电力工程设计师、海洋视频博主陈旻) :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青少年阅读的海洋科普书籍。随着我国交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会在节假日选择去到海边,而赶海似乎成为了大人孩子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赶海的时候,你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海里一串串黑色白色和葡萄一样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海滩上会有一个个碗底状的物体?亦或是石头边上和粉丝一样的到底是什么?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物体其实就是我们海边常见物种的卵。黑白色葡萄是乌贼的卵,碗底一样的物体是玉螺的卵,而粉丝一样的则是海兔的卵,这本书非常详细介绍了潮间带这些海洋生物繁衍的秘密。让我们身临其境潮间带的海洋王国,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
作者简介 · · · · · ·
刘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博士,长期从事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研究和科普工作,同时从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民间保育工作。曾获英国最高自然保育奖——惠特莱奖、福特汽车环保奖、SEE•TNC生态奖等国内外知名环保奖项。现任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兼总干事,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及教育与传播委员会(CEC)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厦门潮间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CEO、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监事长、SEE创绿家资助顾问、银杏伙伴、劲草伙伴。已出版《我们赶海去》《Hi!赶海去——跟环境科学博士寻宝潮间带》等科普读物。主笔科普微信号“毅言不合”“红树林保育联盟”,同时是《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供稿人。
尉鹏:
大连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硕士,中国贝类学会会员,美国贝类收藏家...
刘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博士,长期从事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研究和科普工作,同时从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民间保育工作。曾获英国最高自然保育奖——惠特莱奖、福特汽车环保奖、SEE•TNC生态奖等国内外知名环保奖项。现任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兼总干事,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及教育与传播委员会(CEC)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厦门潮间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CEO、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监事长、SEE创绿家资助顾问、银杏伙伴、劲草伙伴。已出版《我们赶海去》《Hi!赶海去——跟环境科学博士寻宝潮间带》等科普读物。主笔科普微信号“毅言不合”“红树林保育联盟”,同时是《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供稿人。
尉鹏:
大连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硕士,中国贝类学会会员,美国贝类收藏家协会(COA)会员,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贝类学顾问,上海国际贝展的组织者和策划人之一,长期从事海洋软体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及贝类学科普和文化推广的工作。研究并命名精致翁戎螺、张氏美衲螺、南海珊瑚螺等贝类新种9种,主编《中国宝贝总科图鉴》《大自然赐予的瑰宝:海贝》,参编《辽宁的贝类及经济种类增养殖》《神奇的海贝》(共5册),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国家南海博物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清华大学标本馆、宁波海洋研究院、大连贝壳馆等多个科研机构提供贝类标本鉴定、布展及科普课程研发等工作。
目录 · · · · · ·
乌贼——移动的“墨斗” 001
章鱼——“生存术”大师 006
鱿鱼——种出一片“菊花田” 016
耳螺——连接海陆贝类的纽带 021
骨螺——贝类中的“变形金刚” 028
· · · · · · (更多)
乌贼——移动的“墨斗” 001
章鱼——“生存术”大师 006
鱿鱼——种出一片“菊花田” 016
耳螺——连接海陆贝类的纽带 021
骨螺——贝类中的“变形金刚” 028
苦螺——我的礁石我做主 034
玉螺——海滩上的“沙碗” 038
海蜗牛——带着卵囊去旅行 044
白边侧足海天牛——“窃绿神偷” 050
海兔——“海粉”制造机 055
海牛——“宽面”制造机 064
海蛞蝓——繁殖的智慧 072
泥螺及其远亲——“吹气球”和“编弹簧” 081
梭螺——与寄主协同进化 090
汇螺科——贝类圈里的红树林爱好者 098
织纹螺——忠实的“海岸清洁工” 104
大海螺——优秀的育儿房建筑师 110
衲螺科——“飞翔”的翅膀 117
菊花螺——礁石上的“斗笠” 125
宝贝——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133
芋螺——海洋中的“制毒专家” 140
梯螺——海洋直达天空的“螺旋天梯” 146
花蛤——双壳贝类的代表 155
柑橘荔枝海绵——海洋的“荔枝” 160
海参——“断舍离”的最高境界 165
鲎——远古来客 172
螃蟹——一生要换很多套“新衣” 178
文昌鱼——海洋“活化石”的前世今生 184
弹涂鱼——滩涂上的“吸尘器” 191
鱼类——多元的繁殖策略 198
附录 物种名录 20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潮间带特殊的生境也许造就了弹涂鱼一系列的行为怪癖。各个鱼鳍的单独或组合竖立、鱼头的姿势、张嘴“怒吼”的幅度、鱼与鱼之间的站位、跳跃的高度等,都传递着特殊的信息,是特有的“弹涂鱼语言”。 以弹涂鱼的鱼鳍为例。无任何鳍张开代表不活跃或进食状态;仅第一背鳍竖起代表求爱、好斗、侵略或宣誓领地模式;仅第二背鳍竖起代表好斗或宣誓领地模式;第一和第二背鳍同时竖起代表好斗或求爱模式;尾鳍、第一和第二背鳍同时竖起代表好斗或侵略模式;仅胸鳍张开摆动代表求爱状态;尾鳍快速转动则表示求爱或恐吓状态。弹涂鱼的“鳍语”在平坦的滩涂上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信息传递,这让我想起了茫茫大海上船舶间远程交流的“旗语”,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初“旗语”的发明者是否从弹涂鱼的“鳍语”中获得了灵感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弹涂鱼——滩涂上的“吸尘器” 191 -
许多海洋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一种生物在某个区域定居下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就会有许多生物和它发生联结,同时形成一个小生境,也组成了捕食、附生、共生、寄生、腐食等复杂的关系网。因此,在购买的目标海产品上发现其他海洋生物并不稀奇,人们把附着在海鲜上的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统称为“污损生物”,也包括那些附着在码头、渔船、网箱等人工设施上的生物。 “污损生物”是人类对于具体用途和经济价值的一个主观定义,其实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它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附着在海鲜上的这些生物,对人类而言没有经济价值,还可能影响海鲜的生长及口感,因而被归为“污损”甚至“有害”生物。其实,只要将海产品煮熟再食用,绝大多数的“污损生物”对人体并没有危害,只是在视觉或心理上会造成一些不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衲螺科——“飞翔”的翅膀 117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追随昆虫 2 9.2
-
- 荒野时光 8.8
-
- 自然观察:野鱼记 8.5
-
- 陪着四季慢慢走(全4册) 9.0
-
- 战斗吧,蝗虫博士! 8.3
-
- 了不起的卡拉鹰 8.4
-
- 剥开鸟蛋的秘密 8.9
-
- 就在身边的自然观察图鉴 8.6
-
- 雪夜,狐狸毛茸茸 8.8
-
- 年轮里的世界史 9.4
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自然野趣 (森森)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 书单|2023年前3季度新书 (如峻峰)
- 想读 (十七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潮汐国度:生命的繁衍密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玛丽 2024-01-02 10:23:08 上海
如果书名更明显体现出繁殖,我可能会更早买更早读!简直是软体动物生殖大全,太有意思了!我觉得这种乐趣是不难体会的,但凡去过海边,就多少见过几个那些滩上的怪东西,比如泥螺的“泡泡”,各种奇怪“果冻”,那些卵囊群奇形怪状,常见且引人好奇,但少有人专门说说那些到底都是啥!这书真是解了我心头N个大惑,读完收藏好,以后去玩海边就可以对照查阅啦!
0 有用 子文东🤪👻 2024-11-09 19:51:23 陕西
非常精彩的中文科普,可以说是我近些年读到过的最佳之一,若论主题的独特性,甚至可以把这个“之一”去掉。想不到潮间带生物这样表面看上去似乎比较冷门的题材,也可以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尤其是对各种贝类卵囊群的细致呈现,可以说是大大拓展了我对贝类生物的认知。很遗憾现在又生活在远离海边的城市了,下次再有机会去海边,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试一试像作者这样细致地观察那些缤纷的小生物。
0 有用 _土土热爱生活 2025-02-26 10:08:51 上海
偶然在同事桌上翻到的书籍 科普可读性非常强,娓娓道来又不会晦涩难懂,半天刷刷看完。 主要是贝类的基本科普,干货非常足够了。 温馨提示很多卵囊都是用食物来作比喻的,要缓缓才能吃面条了。
0 有用 小屋里的犀牛 2023-09-14 23:01:30 浙江
看到很多熟悉的生物,再一次感叹厦门潮间带的丰富。书里面各种螺卵看得过瘾,补充了不少碎片知识。
1 有用 感冒的冬天 2024-04-28 14:03:56 福建
干货特别多的一本书。描述的地域重点难得基本都在厦门附近,然而我对海洋生物真的超级缺乏了解。可以说学到很多东西,不过很多内容还是没法都记住。因为作者的研究兴趣写作更偏向于软体动物以及生殖,感觉全书出现最多的词可能是卵囊群。螃蟹和鱼感觉只是简单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