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 短评

热门
  • 18 三三得酒 2023-07-04 21:21:00 广东

    我太愤怒这份“理所应当”,个体的声音和感受销声匿迹于群体发展的洪流中。这种去个性化不亚于大屠杀。

  • 10 火宵之月 2023-07-12 23:50:56 江苏

    工会在哪里哇在哪里

  • 6 西北有风 2023-12-25 21:24:12 福建

    看完前两篇,真的吓死,像极了辞职前的状态,恐怖至极!做不完的工作、工作压力大、犯错挨骂、没有自我的生活…胃炎、抑郁症、疲惫感…离职后还要被老板PUA,要求完成他嘴里没有完成的工作。裸辞休息第六个月,才差不多缓过来…要命还是工作,我选择了前者。当朋友家人看到我辞职没工作外出旅游,让省着点花钱的时候,我给的答复是,总比把钱花在医院好…真的很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和鼓励劝我离职的朋友… 2023.12.25阅毕 感谢作者关注到过劳死的往生者,和遗属…在理解体会到,因过劳死带来的疼痛和社会问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 4 subaru 2024-02-20 23:19:32 上海

    过劳死不仅包括因为过劳而造成的被动死亡,还包括因此造成的主动死亡。十一个悲伤的故事涵盖了各行各业,从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到派遣员工,从学校老师到音像店员,从病死到事故死到自杀。无非是希望通过故事来呼吁人们自救并救护身边的人,希望雇佣方能多做一些企业内部的审视来尽量避免这些悲剧。有两点我印象很深:1是在倾听身边人的痛苦的时候,不要试图解决问题也不要把自己卷入太深。2是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恶人——即便是最后一个故事里的B先生,也很难说真的是他十恶不赦逼死了贤治,大家都是卑微可怜又变态的打工人。新年开工前两天看完的这本,Z世代可能就是被派来整治职场的吧。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有绝佳的精神状态。

  • 3 夏日的小西瓜 2024-01-29 22:32:58 上海

    发现责任心过重的人更容易过劳死。要积极主动平衡工作和生活呀,以及善于倾听、表达、求助、应援。(微信读书app,4小时45分钟)

  • 2 于琇 2024-01-22 19:19:44 荷兰

    过劳死群体显著特征:1:人缘好,温柔,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者说能压抑住自己的情感。2:责任心强,把很多问题都算到自己的头上,对外部环境和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缺乏思考。3: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元素,比如贷款,孩子,老婆,这些对家庭应尽的责任使得这部分群体只能默默忍受,到达极限后某个东西就坏掉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人至贱则无敌。现在感觉都是优良品质了。

  • 1 FermeFaon 2024-01-20 21:05:25 北京

    对他说/“不能去上班呀”

  • 1 2024-01-24 23:54:01 北京

    以让公众认识并重视“过劳死”现象为目的的煽情新闻为主要内容,缺少深入探究导致过劳死的制度原因,以及预防过劳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对此只是一带而过,更多的是对受害者生前及遗属生活状态方面的叙述。不管怎么说,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法律来预防同类事件发生,这种最基本的法治,是常识。

  • 1 澹台未昀 2024-10-18 15:22:59 江苏

    在离职的最后两周里读完了。拓宽了我对过劳死的认知,原来不是死于工位才算过劳死。另外1个月加班超过80小时就是过劳死红线了。 摘录两段感触比较深的话: 长大以后 我想成为博士 然后制造一台时光机 就像《哆啦A梦》故事里那样 我就能 乘坐时光机 回到那一天 回到父亲死前的那一天 然后 对他说 “不能去上班呀” “我们身为父母,身为人,希望孩子度过充满工作乐趣和生活价值的人生。恐怕今后我们都无法忘记这份悲伤和悔恨。”

  • 1 小明童鞋 2024-10-10 23:35:14 重庆

    过度加班是万恶之首

  • 2 JOKO🐑 2023-09-19 16:02:01 广东

    写得有点避重就轻。大部分描述了死者家属的悲痛和愤慨,坚强等等的长时间的情绪,以及写作者,采访团队内心的同情,而对公司,制度的质疑感觉只是提到了,没有一针见血的批判,看完感觉写得不痛不痒

  • 1 众喵之门 2023-11-13 23:10:24 北京

    直至今日,过劳死都着实是一个很有必要被重视、也太容易被刻意忽视的问题。 之前我以为过劳死,应多是过劳死导致的猝死,读后才明白,其实过劳不单使身体承受着压力,精神上的压力更甚,大概也正因为此,书中展现的更多是过劳自杀、过劳事故——每个事件的主人公不过20-40岁,正当青壮年,着实令人惋惜。而死者的性格,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别人眼中憨厚、老实、和气、敬业、寡言的人——默默承受着压力、霸凌、侮辱,直到忍无可忍。但过劳死的源头,归根结底并不能怪受害人不懂得逃离与反抗,而是要指向压迫——一层层压下来只追求明面上的“效率”而不顾员工死活的公司,无法给失业者安全感和保障的社会环境,都应该为此负责。 不过或许是我不太适应非虚构文本的缘故,这本书的语言和叙事方式显得不够有力量,事件没有过多展开,议论也浅尝辄止。

  • 1 烨慈 2023-12-02 11:26:36 浙江

    识25th。主要是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把人当听话的奴隶培养。太把别人当回事,不把自己当回事。但把别人讨好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工作后还是要明白,打工只是为了钱而已,别的都是奴隶主画的陈年老饼。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宝贵,决不能任由他人践踏。

  • 1 夕颜 2023-08-02 20:45:19 江苏

    日本在过劳死的立法和执法方面,远走在中国前面。立法规定月加班时间超过80个小时即是过劳。书里三个案子获得六千万到九千万日元不等民事赔偿,同时也督促企业整改制度;全国过劳死遗属建立联合会提供法律咨询和精神解压。从民间到立法机构以及企业,都走在良性改善的道路上。

  • 1 四部居士 2023-08-12 14:24:51 辽宁

    僅描述而已。

  • 1 Morning 2025-01-21 00:46:54 浙江

    每次感觉自己生活快过不下去了,就来看看日韩领先版本。 如今存款已经到达了一定数额,现在每天都以下个月随时可以辞职的心态在工作,这样想想工作日早晨醒来时心态反而轻松很多。 日本父权制倡导女性回归家庭做家庭主妇,男性在外努力工作养活家人。资本希望用低廉的薪水换取职员更长的工作时长,越是加班,在外工作的丈夫就越无法回家,照顾孩子与家务劳动只能全权由妻子承担,导致妻子没有额外的时间通过工作换取经济报酬。书中很多都是男外女内的家庭结构,看似合理实则极其脆弱,夫妻二人任何一人垮掉就会对家庭造成重大打击。

  • 13 把噗 2023-06-04 21:44:09 北京

    要命还是要工作?

  • 0 73% 2024-03-13 10:06:52 浙江

    可怕的现实,残酷的生活,有没有本国的调查,希望所有打工人引以为戒

  • 0 Stof_Schaduw 2024-02-18 04:33:52 荷兰

    有点无聊。

  • 0 W 2024-02-20 15:41:13 湖南

    读完陷入巨大的虚无之中。他们都被工作累死了,还在遗书里说“对不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