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重新审视这段我们熟悉却陌生的日本历史
4条线索,全景式呈现日本帝国兴衰起落的50年
◎编辑推荐
1.这50年的历史,我们只知道结果,却从未关心过程;
我们看似熟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事件,但其成因、过程、人物的动机,却不甚明了。本书恰恰通过追究此类历史书写中“不甚明了”“一笔带过”的重要事件的深层动因和发生机制,填补过往认知中“日本为何以及如何侵略”的关键过程。
2.四条线索、全景式洞悉日本帝国的兴衰起落;
提供内政、外交、战争和历史人物四条线索,多维度还原日本帝国崛起与崩溃的多重原因。究竟谁来承担日本帝国堕入深渊的责任?是天皇、政治家,还是官僚、不法之徒,甚至不成熟的民众?恐怕都难逃其责。
3.拿起“微距镜头”,还原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等历史转折点前,日本社会的众生百态;
本书将历史的“微距镜头”转入“舞台后方”——明治天皇明明不想开...
重新审视这段我们熟悉却陌生的日本历史
4条线索,全景式呈现日本帝国兴衰起落的50年
◎编辑推荐
1.这50年的历史,我们只知道结果,却从未关心过程;
我们看似熟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等事件,但其成因、过程、人物的动机,却不甚明了。本书恰恰通过追究此类历史书写中“不甚明了”“一笔带过”的重要事件的深层动因和发生机制,填补过往认知中“日本为何以及如何侵略”的关键过程。
2.四条线索、全景式洞悉日本帝国的兴衰起落;
提供内政、外交、战争和历史人物四条线索,多维度还原日本帝国崛起与崩溃的多重原因。究竟谁来承担日本帝国堕入深渊的责任?是天皇、政治家,还是官僚、不法之徒,甚至不成熟的民众?恐怕都难逃其责。
3.拿起“微距镜头”,还原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等历史转折点前,日本社会的众生百态;
本书将历史的“微距镜头”转入“舞台后方”——明治天皇明明不想开战,为何无奈同意并含泪写下著名和歌:“四海之内皆兄弟,何以风波乱世间。”? 几个渔民妻子的井边闲聊,为何直接引发日本民间的全国性大骚乱?
4.一反严肃的历史书设计,解构主义封面与失序的文字排列,凸显荒诞与唏嘘;
封面展开为一个解构后的日本国旗,代表日本帝国从扩张到崩坏的过程。分解后的四个板块分别对应本书的四条线索。失序、倾斜的书名排列,模拟积木崩塌掉落的瞬间。
◎媒体推荐
梁文道(作家、媒体人)、李长声(旅日作家、知名日本文化学者)、刘柠(独立学者 作家)、王新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宋成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联袂推荐
如果你想了解日本的近现代史,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梁文道 作家、媒体人
日本近现代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关头,几乎都密切关涉中国。商兆琦先生将为我们解读一部更惊悚、更刺激、也更惨烈、更富于“启示录”色彩的日本帝国兴亡史。
——刘柠 独立学者 作家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扩张和毁灭的历史,时限上起1895 年,下至 1945 年。从四条线索——内政、外交、战争、历史人物——出发,揭露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双重历史进程。支撑日本对外国扩张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导致自我毁灭的制度根源又是如何?天皇、政治家、官僚、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旨在揭示日本帝国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轨迹,分析诸多历史现象背后的特殊性与逻辑关联,让事实自己说话。
“无责任”的帝国的创作者
· · · · · ·
-
商兆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东京大学博士,历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埼玉大学非常勤讲师。专业方向为日本近代史、政治思想史,著有《鉱毒問題と明治知識人》(東京大学出版会,2020年9月),曾获日本思想史学会奖励奖。
目录 · · · · · ·
序言 近代日本的成功与挫折 /1
第一章 明治的遗产(1895—1912)
一 天皇制的双重性格 /13
二 多头一身的怪物(上):元老、内阁与官僚 /21
三 多头一身的怪物(下):政党、议会与军部 /32
· · · · · · (更多)
序言 近代日本的成功与挫折 /1
第一章 明治的遗产(1895—1912)
一 天皇制的双重性格 /13
二 多头一身的怪物(上):元老、内阁与官僚 /21
三 多头一身的怪物(下):政党、议会与军部 /32
四 甲午战前的东亚政局 /43
五 大清是怎样输给日本的? /52
六 三国干涉与卧薪尝胆 /60
七 “暴发户”的战后经营 /67
八 围绕朝鲜半岛的日俄交涉 /81
九 日英同盟 /89
十 日俄开战 /96
十一 第零次世界大战 /104
十二 桂园体制的形成 /117
十三 “一等国”的诞生 :日韩合并 /127
十四 明治的落幕与大正的开场 /136
第二章 大正时代的光与影(1912—1926)
十五 《千本樱》与大正时代 /147
十六 辛亥革命与一战的“天佑” /155
十七 “二十一条”与中日关系的转折 /165
十八 出兵西伯利亚 /176
十九 米骚动与巴黎和会 /185
二十 原敬的梦想 /195
二十一 华盛顿体系下的日本 /205
二十二 裁军与关东大地震 /215
二十三 两大政党制的形成 /224
第三章 昭和时代的暗云(1926—1936)
二十四 昭和的始动 /235
二十五 币原外交与田中外交 /246
二十六 昭和陆军的形成 /256
二十七 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 /266
二十八 统帅权侵犯 /276
二十九 北一辉的国家改造构想 /282
三十 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 /293
三十一 关东军的暴走 :九一八事变 /302
三十二 政党政治的终焉 /312
三十三 孤独的岛国 /322
三十四 广田外交 /331
三十五 “天皇机关说”事件 /342
三十六 帝国的暗杀政治 /354
三十七 皇道派的全盛与没落 /363
三十八 二二六兵变 /371
三十九 广田弘毅与近卫文麿 /379
第四章 走向崩溃(1937—1945)
四十 七七事变 /393
四十一 全面抗战 /403
四十二 北进,还是南进? /415
四十三 三国同盟 /426
四十四 日美开战前夜 /437
四十五 偷袭珍珠港 /444
四十六 转折 /452
四十七 胜负已分 /462
四十八 玉音放送与日本投降 /472
四十九 战争责任 /483
五十 丸山真男的赌注 /49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如果历史不能激起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思考人性并认识世界,那么它就没有生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果只按照当下的标准去撰写历史,那么历史将被扭曲得毫无价值。如何将切实的现实关怀与纯粹的历史研究深度融合,是所有历史学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近代日本的成功与挫折 /1 -
国家(日本)权力的多元和分散为政权的自我更新提供了契机…………其次,明清中国的统治阶层是士大夫,而德川日本的统治阶层是武士。 …………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明治维新是成功的,日本为何后来会异变为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近代日本的成功与挫折 /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责任”的帝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责任”的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责任”的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看理想听过音频节目的有必要买一本吗? | 来自氨茶碱 | 2 回应 | 2023-11-27 13:34:57 |
小白发问 | 来自无暇 | 2 回应 | 2023-09-15 17:25:2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无心恋战)
- 帝国与后帝国 (jakdan)
- 文化漫笔 (森森)
- 理想国2023年书单 (理想国)
- 2023年人文社科新书 (蒹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4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责任”的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清风不堪酬 2023-09-19 19:04:56 山东
实际上是一本近代日本简史,以每件事几页的篇幅概述了1895-1945的日本大事件。真正与书名息息相关的是关于战后的第49、50两章。另外引入大正时代时提到了《千本樱》,称歌曲MV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正时代的社会风貌。
3 有用 佐治淮海居士 2023-09-04 20:11:26 上海
非常好的一本通俗历史书,全景式展现了日本帝国50年的起落,而东邻的兴衰也正好伴随在我们中华的屈辱和奋进。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到二战全过程,从日本内政,外交,经济和历史多维度分析帝国的崛起和崩溃的多重原因。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当日本沉浸于优雅的技艺时,被视为是蛮夷之邦,而当他们开始杀害无数生灵后,却被认为是文明国家了。 历史就是如此的荒诞而真实。理想国现在很少出历史书了,此书就尤显得优秀。
0 有用 好脾气的猪猪 2023-10-02 18:21:26 上海
一部平庸的拼凑式流水账
3 有用 薛定谔的鸽 2023-09-27 14:57:03 湖北
文献指南,比较提纲挈领。理想国转化的音频讲稿质量参差不齐。
4 有用 尤大木 2023-08-27 23:06:37 重庆
三星半。作为历史科普类读物还算不错,至少在把复杂的历史简化阐述的基础上保证了历史真实性和可读性,除了最后二战部分写得有点太过苍白了(完全性地关注战争而没有真正阐述日本国内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情况),其他地方对我这种入门级读者来说可谓大有裨益。日本的天皇制是一种虚伪的“极权统治”,既赋予了天皇绝对权力,却又通过制度设置钳制其使用,看上去像是绝对皇权与君主立宪的奇怪混合。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国内的各个势力... 三星半。作为历史科普类读物还算不错,至少在把复杂的历史简化阐述的基础上保证了历史真实性和可读性,除了最后二战部分写得有点太过苍白了(完全性地关注战争而没有真正阐述日本国内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情况),其他地方对我这种入门级读者来说可谓大有裨益。日本的天皇制是一种虚伪的“极权统治”,既赋予了天皇绝对权力,却又通过制度设置钳制其使用,看上去像是绝对皇权与君主立宪的奇怪混合。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国内的各个势力——元老、重臣、政党、财阀与军部——都想借由天皇之名来贯彻其自身的政治意志,结果便是制度本身的混乱和右翼势力的崛起。归根结底,日本始终没能出现一个真正超越时代的政治家去引导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而成功的明治维新并没有完全改造社会,其残留的传统思想混合着世界乱局的极端主义最终导致了“无责任”帝国覆灭。 (展开)
0 有用 亿万光年之外 2023-11-28 17:47:10 广东
事件多但观点体系性不强,作为了解日本的切入尚可。
0 有用 Joeur 2023-11-27 23:34:17 北京
比较清晰好读,但是基本上没啥创见,只是转述别人的观点为主。
0 有用 与影牵手 2023-11-27 13:50:00 江苏
4.5通俗耐读,一气呵成,酣畅痛快。
0 有用 EzioAuditoreXY 2023-11-26 06:09:36 北京
原以为是对帝日上层的分析,但看完发现到底也只能说是很经典的汉语历史教课书,至多算是文笔优秀的通史作品。 最大的问题不只在第四章涉及アジア战史的部分,而是在于其贯彻全书,将价值观插入进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写法上。丸山真男确实是黑格尔主义者,但这书的历史唯物主义也重的有些过头了,到了写“假圣旨”的程度。在学术层面看这没有必要,而作为普及类的书籍来看,这则显得有些卑劣了,因为一般读者恰恰是最对历史观没有辨识... 原以为是对帝日上层的分析,但看完发现到底也只能说是很经典的汉语历史教课书,至多算是文笔优秀的通史作品。 最大的问题不只在第四章涉及アジア战史的部分,而是在于其贯彻全书,将价值观插入进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写法上。丸山真男确实是黑格尔主义者,但这书的历史唯物主义也重的有些过头了,到了写“假圣旨”的程度。在学术层面看这没有必要,而作为普及类的书籍来看,这则显得有些卑劣了,因为一般读者恰恰是最对历史观没有辨识能力的,这种写法可能会让他们更易于理解书中所写的内容,但这内容本身有多少是历史,多少是史观的再构建那可就不好说了。 不必要的分析还是太多了,(不过从选题上来看,分析到才是核心)永远被“以史为镜”所束缚着,但考虑到这可能是目前简中世界第一本聚焦于帝日时期的通史类作品,能写到这种程度也已经很不简单了。 (展开)
0 有用 海雨天风 2023-11-25 23:21:06 北京
非常适合作为了解日本近代史的科普入门读物。作者通过时间线上的纵向梳理(从甲午战前讲到二战以后),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政治运作机制(游戏规则)和发展变迁,以及其中天皇、元老、内阁、政党、军部的角色,最终试图回答日本如何一步步滑向军国主义的战争深渊。此外,这本书也适合作为国际关系/国家外交的入门读物。书里介绍了晚清、北洋、民国政府如何在弱势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外交途径维护本国利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如... 非常适合作为了解日本近代史的科普入门读物。作者通过时间线上的纵向梳理(从甲午战前讲到二战以后),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政治运作机制(游戏规则)和发展变迁,以及其中天皇、元老、内阁、政党、军部的角色,最终试图回答日本如何一步步滑向军国主义的战争深渊。此外,这本书也适合作为国际关系/国家外交的入门读物。书里介绍了晚清、北洋、民国政府如何在弱势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外交途径维护本国利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如何看待与周边及欧美国家的关系;以及各国之间如何互相博弈从而达成某种平衡……这些问题我们好像已经再熟悉不过,但如果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外交失败”、“卖国条约”的认识,实在有负那个时代苦心经营中国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们。至少至少,此书可以纠正很多历史教科书上的错误,十分值得一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