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社会的笔记(17)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麒麟

    然而,“人生是自已选择的结果”这个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消费者不一定能在百分百理解商品的特点后再购买,并感到满意;游客到了自己期待中的旅游目的地也往往会感到失望。同样,百分之百理解对方然后再恋爱、结婚是非常困难的,恋爱和婚姻其实是“不能理解对方”这种体验的持续。同时,恋爱和婚姻还需要对方也选择自己,因此这之间常常伴随着许多的阴差阳错。其实人生绝对不是完全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就算有相当充分的选择自由...

    2023-12-10 13:24:58   8人喜欢

  • 麒麟

    山崎在书中写道:“人类最大的不幸是连物质欲望都无法得到满足。次之的不幸并不是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而是欲望轻易就能被满足。” “对食物贪婪的人,最悲伤的事就是肚子的容量有限,无论是多美味的食物,超过一定分量就无法再下咽。这就是事实。”不仅如此,“随着欲望的满足,快乐开始递减,最终变成痛苦”。 “一方面,可供选择的事物在增加;另一方面,在选择的同时可以自由生活的时间变得更多了,现代人的人生的迷失也会...

    2023-12-10 12:47:51   6人喜欢

  • 小港的雨

    “最近还出现了“梦想骚扰”一词,即被他人要求要有梦想,比如人们对年轻人说“要有梦想”。在年轻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骚扰。” “梦想这种事,不是别人让你有就会有,也不是命令你写下来就会出现。不用别人说,该有梦想的人自然会有,没有梦想的人别人再怎么说都没用。不用别人说要有个性,有个性的人自然会有个性,也是同样的道理。上中小学时还年少不懂事,长大后就算实现当时的梦想也不一定有意义。以前的人们总对年轻人说:...

    2024-09-28 17:45:21   3人喜欢

  • 小港的雨

    “藤冈认为:“所谓‘自我’,归根结底,是发挥自身的‘感性’。”“我想用这样的品位、爱好和生活方式实现自我,区别于他人。这种欲求就是‘感性欲求’。”因此,“自我”和“感性”逐渐成为消费社会的核心概念。 20世纪80年代前期,市场营销行业中开始频繁出现“从需求到欲求”(from needs to wants)的说法,也就是“从必需的物品到想要的物品”。人们的消费焦点从生活必需品转向非必需但能让自己快乐的物品,即“从必需品到...

    2024-09-27 21:15:11   3人喜欢

  • 小港的雨

    “同时,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不只是身边的亲友,没见过面的人也有可能会看见我们的“脸”,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情,这就是“过度看见脸的社会”。更准确地说,是我们把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情不断地发布在社交平台,像是给中午吃过的拉面、晚上喝过的酒、走过的街道等事物,盖上了画着脸的人体印章。更进一步讲,这个印章不是我们的脸、不是我们的人格,而是可以演化...

    2024-09-28 11:05:41   2人喜欢

  • 不倒翁

    喜马拉雅听书——— 精华笔记 一、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 2012年,三浦展以战争、经济危机和重大天灾为节点,将日本过去一百年的消费社会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时代,时间是从1912年到1937年。第一消费时代的特点是摩登,人们追求西方化的潮流商品。 随着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国内逐渐禁止奢侈消费,第一消费时代也随之结束。 但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第二消费时代才被开启,一直延续到1974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第...

    2023-07-21 07:47:06   1人喜欢

  • Mian (Ad Astra)

    拥有私有物品可以让人享受物质带来的幸福。极端的情况就是通过独占更多物品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比他人拥有更大、更贵、更稀少的物品并向他人炫耀,以此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这种行为在市场营销中被称为“差异化”。 信息与物质不同,私有、独占、储存信息没有任何意义。不将信息传递给他人、不与他人共享信息,仅仅持有信息是无法体会到喜悦的。像储存金块一样把信息积攒起来,无法让信息产生应有的价值。 这就是信息和物质之间有...

    2023-05-23 16:16:55   1人喜欢

  • 皮卡

    对于第五消费时代的特征 , 三浦展总结为5个“S” : 慢速的(slow) 、 小规模的(small) 、 软性的(soft) 、 社交的(sociable) 、 可持续的(sustainable) 。 第五消费时代的核心关键词 , 则是书名中的“孤独” 。 对此的解读是: “ 一人经济”可能是消费者的主动选择 , 而“孤独经济”则是在少子高龄化趋势下消费者被迫接受的现实 。 对于企业来说 , “ 一人经济”下也许我们更关注消费者的功能价值诉求; 但在“孤独经济”...

    2025-06-30 23:00:34

  • carrie柔光 (挖井)

    本来“人类的消费行为大概是效率主义的反面行为。比起达成目的,人们对达成目的的过程更为关注”,“所谓的消费,看似以物质的消费与再生为目的,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消耗那些充实的时间”,山崎得出了如此的结论。也就是说,通过将消耗(consumption)转换为自我充实(consummatory),这才是消费最终的成熟形态。

    2025-01-21 11:43:58

  • carrie柔光 (挖井)

    如何让消费者对物品产生欲望?首先必须让消费者产生“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的联想。然而消费者自己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将这种困惑巧妙地表述出来的,就是丝井重里的那句“想要有想要的东西”,这句话表达了“我想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自己”的意思,这其实就是自我探索。反过来说,如果消费者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商品,则消费者不只是发现了商品本身,更是通过发现商品的过程发现了自己。

    2025-01-21 11:42:00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孤独社会

>孤独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