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烦恼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麒麟 2023-11-02 11:13:16 北京

    深刻啊!非裔作家的文学值得挖掘

  • 9 ΑΝΑΓΚΗ 2023-10-30 20:21:36 江苏

    读完《紫颜色》之后惊为天人,直接成了我的年度最佳小说。然后在这本《爱与烦恼》上架的第一时间就买了,甚至喜欢到没有耐心凑双十一满减。略逊于《紫颜色》,毕竟这是处女作。与前者不同的是,短篇更为迂回悠长,但同样充满了绝对力量。艾丽斯·沃克的文字有点像一把模糊而不饰花纹的钝刀,在读者心上来来回回地缓慢拉扯,那种伤痕,又长、又痛、又持久。

  • 3 四火火火火 2023-11-06 19:26:24 山东

    爱与痛本为同一种女性的命运,而命运的选择应在于自已。在《紫颜色》后读到的处女作,再次眼前一亮,她将女性的伤痛细致入微的描绘,即使身处地狱却仍旧不断清醒的思考,灵魂的剧烈震荡起伏在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衬托下显得愈加轰轰烈烈。飞蛾扑火般的,她们追求想要的自由人生,不甘心就这样沉沦下去,近些年的女性话题越来越受到讨论与关注,在时代浪潮不断的刻意隐藏后终于也渐渐露出脸庞的阴影,女性们不分时代地域与年龄的呼唤,在微弱的声音中聚集成团终于也卷起了风暴,不把期待放在任何它者身上,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思想与声音,就让我们成为力量本身,成为能够自信接过女性主义薪火的一棒吧。

  • 1 梦竹 2023-11-25 15:32:43 云南

    感谢编辑赠书,出乎意料的好看,本来有点被封面吓到,黑人女性解放宣言啥的好像也跟自己不太相关,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被Alice walker的语言天赋深深折服,从来没有读过这么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几句话就让人身临其境,感同深受,久久不能忘怀,Alice的能量密度异于常人,炙热浓烈,直击人心,怪不得可以成为黑人妇女运动的领导者。

  • 2 闻夕felicity 2023-11-30 11:53:11 江苏

    艾丽斯·沃克很打动我的一点是她对“吃女人的方式”的洞察——比如赤裸裸的暴力与威胁、比如用情感忽视和财产剥夺逼出阁楼上的疯女人、比如男人们因为种族问题被压迫而感到愤怒于是转过头就把愤怒发泄到更弱小的同种族的女人们身上。艾丽斯·沃克始终以女性为原点发生,冷静地观察和摹写黑人女性被迫承受的双重暴力和奴役——一重来自于“白人主子”和基于种族的系统性不公,另一重则来自于黑人男性的迁怒和背刺。《她亲爱的杰罗姆》、《“真的,恶有恶报吗?”》以及《深爱“女娃”的男孩》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伟大的作品总是能和其他同样伟大的作品形成互文,甚至跟真实历史中人类的重要时刻形成互文。艾丽斯·沃克因此而屹立不倒。

  • 0 社会闲散人员 2023-11-30 18:14:44 上海

    是很好的小说,但读起来还是觉得有隔膜。

  • 1 阿免 2023-11-29 15:53:17 浙江

    《迎宾桌》让我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种荒谬的童话感。

  • 6 马掰掰 2023-11-22 10:53:42 上海

    沃克也是非常有诺贝尔文学奖卖相的作家,而且她居然跟易丝·格丽克是校友,不知道互相认不认识。沃克的小说写得非常好,我甚至觉得她的才华因非裔和女权这些标签显得没那么引人注目。看《紫颜色》的时候,我以为她是完全地以黑人作家的天赋在本能地诉说,但看完这本短篇集,才发现她惊人的小说技巧,《日常用品》《汉娜·肯赫弗的复仇》堪称短篇典范。《紫颜色》这部长篇写在这些短篇之后,所以更惊叹她释放天赋时的自觉性。她主要的写作对象当然是黑人女性,但在这些人物身上没有单向刻板的品质,更多的是怨恨中的怜悯、软弱中的坚韧、卑微中的伟大。

  • 2 Cc_ 2023-11-23 13:24:05 江苏

    有些段落写得迷狂,喜欢《罗斯莉莉》与《浓马茶》对女人片段的速写。

  • 0 尤里卡 2023-11-27 10:33:19 河北

    艾丽斯·沃克用这部小说集,以文学性的手段生动有力地示范了“当我们在谈黑人女性时,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 1 阿梦 2023-11-28 08:47:21 湖北

    艾丽斯·沃克的故事是迷人的,而且给予人很多启示。文学的力量来自真实的生活,那些在日常里折腾我们、消磨我们的苦难的生活、扭曲的人性,可以通过文学转换成为慰藉,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力量,这是为数不多的不看种族、性别、年龄、学历、阶级,众人皆可放手一试的机会。黑人女性是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鄙视链的最下层,平日需要面对比白人与黑人男性多得多的潜在危险。在艾丽斯·沃克笔下,这些呈现为时代的问题,以及问题的遗留与继承。白人对黑人的傲慢、隔离、剥削、压迫,黑人男性以家庭之名对黑人女性动用的暴力与控制,是显性易于辨认的;但黑人男性将对白人的仇恨转嫁、发泄在黑人女性身上就不那么易被看见了。艾丽斯·沃克的故事血淋淋的,一个个女性所经受的伤害聚拢在女性共同的千疮百孔的形象之上。

  • 0 悦读智慧人生 2023-11-22 13:29:40 广西

    看完这些故事,心底的悲伤油然而生,生而为人,只因肤色不同就得被区别对待?让我感受到了底层人民为了自由所做出的牺牲,她们坚信总有一天能被公平对待。如果现实不如意,那么就得靠自己为自己争取。

  • 3 连木木 2023-11-22 17:13:16 北京

    本书作为沃克的处女短篇小说集,的确充满了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与女性经验,她对黑人世界中不可言说的扭曲与坍塌、泯灭与复杂,充分理解,她既是毫无疑问的在场者,又能冷静自持地以笔理解、以字连接、以文传达、以作品呐喊——她们是如何无力挣扎,如何在经济与政治的碰撞处掉落漩涡,如何抓住一线生机试图逃离祖辈的命运,如何在重建命运的过程中依然无所适从......而这些,都并不只是该属于黑人女性、抑或黑人世界的命题,这里充满的,是与肤色、与种族无关的,极易识别和共情的情感、精神世界、生活方式、命运追求......

  • 0 2023-11-22 15:04:16 江苏

    《紫颜色》的沃克的首部短篇小说集,13篇。鲜活的人物,她们的遭遇与爱。

  • 1 琴南 2023-11-24 10:32:24 安徽

    最近读的很喜欢的一部短篇,之前读了《紫颜色》,相比这本《紫颜色》可能更为成熟。但是短篇胜在篇幅短,能试吃到作者不一样的风格。很喜欢《日常用品》一篇,读了两三遍,越读越有味道。文前的导言,翻了一下,怕有剧透,放在最后读了。可以对作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很有帮助!

  • 0 陶鹿家 2023-11-24 15:45:33 辽宁

    艾丽斯·沃克用文字解构了黑人文学,无论是小说中的结构,很多篇他都故意打破故事的时间线,还是黑人女性觉醒的价值观,所有最终都指向了对传统的差异与一直存在的压迫。艾丽斯·沃克她的人性温度让她不断书写黑人女性的心灵成长,最终跨越种族性别。

  • 0 阿盐的书房 2023-11-26 19:43:17 浙江

    非常有趣的写作方式,读起来有一种解密的快感。一个个隐秘的信息在文字中逐渐展现,透露出女性不为人知的内心

  • 1 二两 2023-12-03 16:55:36 福建

    是足够简洁丝丝入扣给读者留到足够想象空间的文字风格,薄薄的页本,文字抵达的感情之复杂,痛苦之沉厚,还感受到很不错的叙事技巧带来的奇特阅读体验,比如《真的,恶有恶报吗?》里用的日记载体,读者在混乱的页码中找线索拼凑故事,至少能被作者引导着读到两遍,她的《紫颜色》又是在勒古恩的书里被夸赞过“语言声音之美妙”的书,很期待读读看。

  • 1 海扬尘 2023-11-21 19:05:51 河南

    这是沃克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紧扣主题,也就是美国黑人女性的“爱”和“烦恼”,映照出了在民权斗争前美国南方社会中各个阶层的黑人女性的悲惨生活。先读了《紫颜色》后会觉得本书的女性主义还没有达到后者的高度,但文笔更加空灵。有些生活画面离我太远,有一层隔膜。比较喜欢《迎宾桌》《浓马茶》《我们在法国喝着红酒》。

  • 0 饺子 2023-11-21 21:46:54 河北

    🍃不同信仰的丈夫、古板苛责的丈夫、寡言难解的丈夫;仓促逝去的青春、短暂模糊的青春、轻灵似云的青春…… · 🍃被上了轭套的思想,被变相囚禁的思想,被无端轻视的思想,从来不曾被认真对待过的思想…… ·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这场虚幻的婚姻是场更虚幻的错误,而这种错误,每天会出现千千万万次。 · 🍃最为诡谲的是,此篇分为很多小段,每一段前都有一句话,从头到尾连起来,竟然是:“亲爱的,我们相集在这里,在神面前,见证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的神圣婚礼。如果在座的任何人知道有什么理由,令这两个人不应该结合在一起,请让他说出来,或永远保持沉默。” · 🍃于是这更像一首繁复华丽、心思离奇又杀机四伏的藏头诗,一句一句,藏的都是沃克对婚姻的审视,和对爱的音符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