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安东尼·斯托尔
翻译:姜帆
适合对象: 养育者;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尤其是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学爱好者;

一本心理治疗师对自我实现的探求,书以咨询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家庭教育、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书是精神分析的整合,既有佛洛依德,又有荣格,还有温妮科特,加上作者一线的实践有一些新的看见。结合个人的理解,总结了13点,期望对你有所启发:
1.心理治疗须关注人生的基本主题。爱与
恨、生与si、xing欲与权力:面对各种搅扰人心的复杂情绪,是心理治疗师的家常便饭。观察一个人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客观,被观察者也参与其中。
2.个人内在潜能的充分表现,个人独特人格的实现,是作者对于自我实现的界定。人格的成熟与人际关系是齐头并进的。
3.成熟的人际关系要求自我和对方都不可以消失,双方都要致力于认可和实现对方的人格。
4.父母的不成熟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成熟的父母应该能很好处理孩子与自己的分化,接纳孩子的攻击性。
5.人格的发展既取决于基因,也取决于环境,环境中家庭环境也至关重要。关于孩子养育,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接纳孩子,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与其他人不同,爱孩子真实的模样。

6.婴儿最原始最基本的认同就是对母亲的认同。婴儿只能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意识到他和母亲是相互分离的个体。
7.在成年生活中,只有伴侣双方感觉彼此平等,才能充分表达xing欲之爱。此时付出与索取是均等的,双方彼此接纳,将对方看作一个完整的人。
8.人格就像一把有着很多琴弦的竖琴,并非所有琴弦都会被同时波动,有时琴弦可能不会发出声响,而有些琴弦可能会受到相同频率的人格影响而振动起来。
9.神话里,原本有三种性别,雌雄同体、男性和女性,但是雌雄同体的生灵因为傲慢激怒了神,神将他分为了两半。从此只有男性和女性,彼此寻找异性伴侣,期望爱能带来圆满。
10.心理治疗要想有效果,最重要的是建立好的关系。而治疗的过程中,暗示在对治疗产生影响。

11.移情和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很有可能发生,治疗师要学会处理二者。
12.好的治疗是鼓励来访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顺应自身的倾向,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治疗师将自己的观点等灌输给来访。
13.人类的不成熟期比其他动物长,因此人类才可能创造文明。漫长的不成熟期意味着人有持续可塑性和更强的学习能力。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本能的支配,全靠这种复杂性。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