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住进了养老院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 bookbug 2023-07-10 10:56:04 北京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养老看护当作自己的学术事业,这是什么精神?我虽不敢说有多么国际主义,但其在书中的诚意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值得肃然起敬而非傲慢指摘的。作者认为养老本质是一养一老两件事,如今之所以成为社会困境,是因为惯于站在子女角度来讲养,强调沉重的生活压力,老人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及威胁,即所谓银发海啸。但其实若从老的角度看,老有所养不仅是仁孝传统,更是社会责任。作者有句话很戳人,说现代中国的历史是当下最老这代人用身躯里里外外去承载的。倘若回到家庭,父母辈同样有太多时代的背负常被我们忽略。喜欢作者从汉字源流上找出口,比如说孝字是老与子的纽结和平衡,是相互而非单向;中国之中不是中央,而是中庸,是一轮之轴,是均衡。作者以塞翁作结,同样留有余韵。

  • 3 若你遇见她 2024-05-05 19:07:14 湖南

    写的太短了能进养老院的也是极少数。那些既得不到医疗照护又得不到安宁照护的人,生命本身变得病态,许多人感觉处于一种慢性生存、苟延残喘的漫长状态中/对于成年子女越来越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这些,只说对了一半。谈到能动性和改变性,往往只看到“孝”(包括恩情债、积极互惠,以及争取权力和自我实现等),而忽略了父母“仁”的细心付出/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和日益改善的经济条件,正在改变当今中国家庭的多代同居模式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自我照顾和互相照顾,让儿女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过自己的生活/“孝”字是“老”字在“子”字之上。虽然可以有多种解读,但这两部分显然是处于一种平衡关系的。如果上方太重,或下方太弱,结构就会垮塌/照顾越发成为自我和陌生人的责任,不知道会由什么来代替代际照顾的道德体验

  • 2 静修 2023-07-11 18:58:45 河南

    流水账式纪录方式,想探讨中国文化又谈的很浅。

  • 5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7-20 13:18:12 陕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4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即65岁以上)将达到总人口的23.8%,而平均寿命预期将达到80.3岁。如何养老,成了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的养老选择有三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者葛玫(Rose K. Keimig)研究了机构养老。2013年,葛玫来到昆明一家养老院,考察13个月。她学会了云南话,和很多老人成为朋友,他们一起吃零食、打麻将、唱歌。她了解到他们复杂且充满情感的人生故事。她试图探究对老年人自己来说,老年意味着什么?书中也揭示了老年人经受的情感、身体与社会苦难。她把这些苦难视为“宏大的社会和文化变迁浪潮的一部分”,通过见证这些来彰显“关怀和照护工作在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伦理意义”。

  • 1 麦兜小胖 2023-09-25 01:01:16 北京

    老龄化和少子化,五六年前还是我们用来观察日本和韩国的词汇,现今已经开始用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中国传统大家族合住的养老方式在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和经济文化活动的变革中被打碎了,而新的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老去并不是一件像曾经那样充满睿智和幸福的事了。我们抗拒衰老和死亡,将传统中的照护工作使用财富外包,每周一次的看望也仅仅是为了安自己的心。国内对于养老的研究还是太少了,这本观察于八年前的书内容细致,充满思考。我们确实应该如实的考虑如何面对父母的衰老与自己的衰老,在现行的框架中找寻对于老人更加尊重和人性的地方,对于我们而言,必要的保险和储蓄更是在未来很多不明朗发展的前提下重要至极。有些问题很难解决,就像我和父母生活的城市间隔500公里我们都不愿意去对方的城市生活一样。

  • 17 乔峰 2023-07-13 10:45:31 四川

    没有触及本质,在无人为养老兜底的情况下,只能任由家庭内部来决定养老质量,也是一种人生盲盒。非常平静地推荐那些持有“如果你没孩子,老了谁给你养老”观点的人看。看看这些有孩子的老人,到底得到有没有得到高质量照护。

  • 1 夜行 2024-05-03 09:43:58 浙江

    医养书单No.61 算是有点失望,可能一开始对本书期望高了点。作者野心很大,框架搭得很庞大,结果落笔草草结束,各部分都写了个开头就完结。写个论文是完全一字不改就想出本书,哪有那么容易。但是还是有闪光点,比如几个微观的采访案例,谈到老人对空间的争夺,养老院固定的椅子就是他们的个人空间,谈到老人被女儿遗弃后的社会性死亡,谈到护工面临的困难。让我对养老行业和护工从业者有了新的想法:不能草率进入。可能除了照护自己的父母,并没如我想象的,有那么多爱心留给别人的父母和家属。用一句“人都是会老的”无法自洽安慰护工受到的委屈和压力,所以那么多人宁可失业也不去做护工,是有其原因和顾虑的。而再高档优秀的养老院,也得被迫社交,跟陌生人分享个人空间,所以9073计划有其合理性,90%的人,如果有条件,还是在家养老。

  • 4 danyboy 2023-08-20 02:21:09 北京

    华裔作者,在大陆访谈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些内容还挺惊心的,作者可以更大胆些,反正以后我们这代人都会面临此类问题

  • 0 今天小熊不吃糖 2023-09-24 19:16:53 北京

    更像是一本纪实笔记,很遗憾没有看到更深入的研究与观点

  • 17 2023-07-20 20:56:26 云南

    2.5 令人失望。作者试图将养老议题置于“孝道”文化框架下解析,又从亲子关系入手填补来自父母视角的缺失,认为从家庭养老到机构养老的照护模式变化体现了父辈的仁举和老人顺应社会变迁的自主选择。整书有明显缺陷:1) 理论框架太过单一,孝道不仅是道德文化观,更是植根于实用性的现实操作,即养儿防老;2) 材料组织上松散且匮乏有效数据支撑。零散的个体案例无从反馈城乡复杂多样的照护现状和困境。偏重老人视角,忽略了来自护工、机构管理者的关键第三方叙述;3)基本避开了社会层面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保险制度、社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GJ在养老方面承担的角色等关乎公民养老质量和福祉等方面的分析。不正视社会力量缺位导致的养老压力和代偿方案,可谓避重就轻。写得最好的部分是作者引用的理论和第三章里关于空间争夺的叙述

  • 0 后商 2024-01-21 17:37:47 北京

    叙述和内容有点反反复复,其实论点大概只有三五个,核心论述也不太多,但是叙述在深浅上的纵深蛮好的,感觉好些欧美学者都训练过写作(为什么中国学者在写作上那么扁平),学习到了一点东西吧。

  • 0 楚小土 2024-01-22 15:21:04 山东

    本书学术作品的可读性是真的差,恨不得每句话都要找到出处来源。作者本人一年多的民族志研究所展现出来的研究成果也仅仅是表象,我认为窥视中国机构养老现状从县域的角度更好一些,在县城里中低端养老机构里的入住老人是几乎没有办法正常交流的,要么意识模糊要么认知根本不和现代人在一个频道,高档机构的入住老人大多是县城的精英阶层的父母,他们会与时俱进。

  • 0 李玉米 2024-01-25 23:36:49 山西

    太浅了,还没展开就已经结束了的书

  • 0 Leonhardt. 2024-01-23 17:42:04 天津

    好像讲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讲。抱着“你自己也不会年轻太久”的想法好好想想老了怎么活吧🤪

  • 0 MrCondom 2024-01-23 10:08:18 浙江

    这类题材的严肃研究真的好难啊(作为读者多少会感觉到某种绝望吧)。p.s.此类民族志(以及豆友们的评价)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之间的沟壑。

  • 0 2024-01-24 22:00:19 安徽

    【No.001】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很赞同书中一位老人说的话,"虽然你在美国学习了中国文化和语言,但没有在这里切切实实经历过"。作者的调查样本局限性还是太大了一点,对于"孝道"的理解也非常表面化,如果她能更深入地了解本地的亲子关系,她会明白,比起所谓的爱、理解、尊重,更多的是恨、操纵、控制。大多数老人希望自己能被彩衣娱亲、儿孙环绕,但大多数子女只想让老人从自己的生活里消失。

  • 1 cancel 2023-12-25 11:38:39 广东

    本科生水平……浪费题材

  • 1 伊夏 2023-12-22 16:29:57 江苏

    其实蛮可以理解这本书被低分的,因为确实不算是非常完整成熟的作品,但如果我们可以理解作者是拿这个当一份博士候选人的稿子,以及只是民族志研究还没有形成某种宏论的话,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书里讨论的中华孝文化流变、护工得到微妙的外溢资源、配偶照护总被忽视以及“慢性生存”与“慢性死亡”之辨等话题都非常值得深入思考。最近看的围绕这本书的几篇媒体采访也蛮好。

  • 0 对对 2023-12-24 01:50:25 黑龙江

    可以直接读每章小结和结语。有一种在分析了但没分析的感觉。防微杜渐,从现在开始保重身体,以及以后不会去养老院。

  • 0 O_o煎饼果子 2024-01-29 15:04:34 上海

    20240129@办公室。还书前清读。外国人书写的切实的题材,一是关于身体与历史,我们凭借身体这一物理形态与时间挂钩,通过身体内外感受世界,把身体作为世界,要知道,历史不仅储存于回忆和档案中,还储存于细胞、皮肤、韧带和骨骼中,身体通过疼痛和苦楚、伤疤和空洞来铭记和提醒,我们需要呈现历史中的个体,更需要呈现身体中的历史。二是关于慢性生存与拖延死亡,书里面讲到,养老院的节奏似乎是介于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在这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人人都在等待,等待太阳、吃饭、访客和死亡,他们放弃自我,交出自我,等候死期到来。面对养老院去世的老人,其他的老人也只是静默,然后就是困倦的打嗝声和哈欠声,以及一句“我羡慕她”的发自内心的感想。前不久看每一件小事,语文老师说知死方知生,也算是直面死亡的一次拷问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