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帝国蝴蝶牌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张震老婆(V) 2023-10-01 22:57:16 浙江

    看完对陈蝶仙这个人物很有兴趣,还是杭州人,还有故居在,有心情的时候去寻访一下。对于作者那种学术的啰嗦文风有点不太受得了,是不是必须这么表达啊,我总想给删掉一些话……

  • 1 可婳 2023-10-04 11:58:22 福建

    难看,短短一篇序看睡着了三次走神了三百次,好像放满了小料的全糖奶茶,捏着鼻子才能喝下去,只能说作者用文科黑话的功力比施剑翘复仇案更深厚了😅😅

  • 0 goodbyecowgirl 2023-10-16 09:08:32 山东

    史料整理陈列是辛苦活儿,比较欣赏的是其中不时流露出带有女性研究者细腻独特视角的观点。民间工业是比较有价值的概念,对于非学术研究者来说不当成趣味读物的话是较好的能够拓宽视野和启发思路的资料书。写给外国人看的汉学(褒义)。

  • 0 百带克洛普 2023-10-21 18:42:41 北京

    有趣。全球微观史的概念更有趣。

  • 0 韧勉 2023-11-04 23:32:35 北京

    本书属于近年来近代史研究领域热点议题企业史的相关内容,聚焦民国初期文化人从企业广告入手打造民族工业品牌的创业故事,陈蝶仙的民间工业主义提供了一个卓有趣味的、20世纪早期中国的研究个案,借此我们得以理解工业的兴起、全球商业的冲击以及现代科学的调适,如何以复杂的方式形塑现代中国。当帝国主义暴行迫使中国迅速整合成一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并向其展示理解自然世界的全新科学方式,陈蝶仙欣然接受了翻译过来的技术,并且编译外国时尚文化产品,达到了文化吸收传播的历史功用。他们带着开放好奇心态和适度的乐观主义开始从事工业活动,在这些实践中,有一些会涉及正规工业和科学,尽管有时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玩创活动和商业化的知识工作不见得就是自外于正规工业、科学工作的次要、无用的活动,它们其实可以和高效的工业探索互相兼容。

  • 2 鶖梁 2023-11-01 14:40:28 湖北

    陈身份多样但大多都简单 论及陈的商业行为 作者似乎显得少见多怪?结论想强行拔高陈及其事业 虽然作者文中处处表现出一种审慎的态度 但这种解释并不能使人信服

  • 0 拜伦 2023-10-30 22:54:23 浙江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就联想到了近些年的“山寨”,果然作者在文末也提到了。但我绝没想到的是,林郁沁把民间工业主义(vernacular industrialism)跟上个世纪的great leap联系起来了——佩服!

  • 1 パンダ 2023-12-04 19:19:52 广东

    核心概念“民间工业主义”提法很好,但没阐释好,前两章从个人的经历和知识营销角度,讲述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一部分讲了陈蝶仙个人在早期打酱油中,早期的经历和实践;第二部分是如何利用科普和期刊作为媒介,掌握流量密码;第三部分是如何仿制、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包装,成为“完全”国货的民间产品花西子。但是仅从知识的传播和营销角度,来阐释这么大的一个概念,无意是挂羊皮卖狗肉。其次,没有导论中所提的“全球微观史”,陈蝶仙到底在传播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全书就提了他在中国如何制造的经历,一两处提了他受日本的影响,这就算全球微观史了吗?对读者来说,很不负责了,从学术角度,很多地方也不具说服力。另外,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阅读感受不好。

  • 0 远颂 2023-12-03 01:38:40 山东

    妙不可言

  • 0 花大虫 2023-11-21 12:55:04 浙江

    导论有启发,但是正文和导论的关联不够紧密,可能就是史料不足以支撑理论吧。

  • 0 莫西 2023-11-21 17:14:51 浙江

    约等于文艺爱好者下海搞创业,产品创新供应链一条龙,还要亲自写公众号小红书带货 太厉害了

  • 0 早睡要提醒 2023-12-06 13:32:25 上海

    文人、经商、大众传媒与实业的纠缠,也算是从个例讲了个七七八八,对此地各领域中的二元对立有没有突破就不知道了。导论翻来覆去,正文总是隔靴搔痒,物质制造和观念生产如何弥和,仅靠翻译外国配方再仿制改良后变成专栏发表,就能回答了吗?虽然是格式框架整饬的学术著作,但会把有意思的材料解读得索然无味,结论处的“vernacular industrialism”和大跃进的比附是最大败笔,只好强调在自给自足和踏实实验的“品德”上有相通之处,更暴露出对硬要把握更长时段和当代史的短处。标题的翻译也有误导作用,拉出来原标题没有的“帝国”会影响依靠爱国主义的民间工业与帝国主义和全球商品链条的矛盾关系,硬造出“史”来也会直接将著作引向“微观史”的范畴。

  • 0 尔湖 2023-10-16 21:12:19 江苏

    从陈蝶仙的个案探讨近代工业在中国的落地实践。在现代“工业”概念在中国形成之前,类似于陈蝶仙这样的商人,如何将传统知识制造与近代工业生产相联系。虽然都认为这本书是微观史,但读完之后我总有一种“公式对了,但带错数了”的感觉,有关于主人公的史料确实太少了。我想,民国时期的“山寨”似乎并不局限于工业领域。民间工业主义这样的词,是否也可以变成民间服务业主义、民间农业主义?另外,对于陈蝶仙为什么选择在太仓制造薄荷产业,有个很大的原因作者并没有了解到,既然陈蝶仙出生在医学世家,相信对于道地药材理论十分熟悉,而江苏太仓正是薄荷的道地产地。

  • 0 诗写云上 2023-12-06 19:50:31 福建

    不知道是不是海外学者共有的写作风格:导论部分引人入胜,凸显学术对话和选题价值,注释详尽。想知道“家庭工业社”在东南亚的发展。

  • 0 杳爻 2023-12-11 06:37:25 瑞典

    读完只觉得线索千头万绪,十分想跳过收集材料的过程直接开始写,感谢微信读书🙏

  • 1 Turnsole 2023-08-16 11:11:46 上海

    导论的问题预设一如既往的精彩。可能真的是材料有限,好几章只能靠传记来支撑论述,有时不得不中断论述,拉入旁支或纵贯历史,来丰富文本。(有些部分的论述已经是物质史和感官史了,但也没有太展开)结论勾连大跃进也是突兀,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下的经济生产方式。然后又勾连到改开以来,此书完成于2020年,还是贸易战的语境里,如果是今天再来看,整个问题的预设和语境都已经改变了。历史书写放弃因果溯源的冲动,不强行勾连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可能会更好。陈蝶仙的山寨国货的实践倒是放在韩炳哲讨论中国式解构的语境里(点石斋画报,全景视点,竹枝词,女工)

  • 0 jsshcdfg 2023-08-23 11:31:11 广西

    看封面没看见蝴蝶牌,以为是讲近代粉红税的形成。。。 本书是一种陈蝶仙个人传记,以及结论是在说什么。。。。。。

  • 2 Accélération 2023-08-27 11:52:48 北京

    非常精妙的组织,几乎可以作为典范性的写作。 然而问题也很多,有的地方“微观”,有的地方“全球”加起来就是全球微观史了么(? 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算微观史的。 与它的全球微观史前辈,比如Davis的trickster相比,这本书更多用二手文献而不是一手档案来复原论述人物可能感知的世界,这带来的结果是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但是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论述之间的relevance有多少。 此外作者在最后终于强调了陈蝶仙案例的独特性:在“现代中国”这个重要的时期,以及可以和大炼钢铁,山寨活动关联....总觉得有点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