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要没事老看书 (疏狂老鬼)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 历史学与全球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子扉我其贰读过 (子扉我其贰)
- 书单|环境哲学/环境史 (艾多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未来地球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k 0110(六) 2024-04-13 22:23:13 广东
图书馆随手翻到,值三星吧,中等偏上水平的论文。五星好评太多应该是刷分了,中和一下,自然,生态,荒野几个词的梳理可以看看,涉及梭罗的可以看看
0 有用 了妄唯真 2024-12-16 19:42:13 广东
3+ 1h浏览,我对作者的“环境人文”兴趣不大,反而对开头的作者自身经历有兴趣(40岁前是木匠,业余读夜校和阅读。然后凭借积累在剑桥出版社出版书,最后去哈佛读博,转职为大学教授)
1 有用 籥 2024-01-15 20:36:40 辽宁
作者在40余岁才进入象牙塔,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大学担任教职。其具有独特的农场生活背景,其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下而被迫放弃之前的农场的生活而进入城市之中。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卢梭”生活状态的推崇,其融于自然的生活状态让作者看出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自然的掠夺到与自然共存。除了理论的讲述外,作者也身体力行投入实践,通过召开环保,碳中和内容与践行宗旨的会议推动其思想的传播,让学术写作从会议报告→期刊文... 作者在40余岁才进入象牙塔,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大学担任教职。其具有独特的农场生活背景,其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下而被迫放弃之前的农场的生活而进入城市之中。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卢梭”生活状态的推崇,其融于自然的生活状态让作者看出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自然的掠夺到与自然共存。除了理论的讲述外,作者也身体力行投入实践,通过召开环保,碳中和内容与践行宗旨的会议推动其思想的传播,让学术写作从会议报告→期刊文章→学术著作这种生产方式,转向一种非学术化的,面向普通民众。这种转变也感受到一种从“城市化”到“乡村化”的转变~ (展开)
1 有用 游啊游的游 2024-02-03 11:09:00 北京
希尔特纳主要研究对象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他认为这些文学作品提出了一种回归自然的论点,之后的很多学者都受其影响,认为应该远离工业化的城市,回到乡村,过一种从前的、想象中的简朴生活。 希尔特纳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直以来的文学作品都宣称人类在历史上曾经与地球和谐相处,我们应该试图努力去回到那样的状态,希尔特纳则认为人类与自然从来都未曾和平相处过,而且回归自然非但不会带来美... 希尔特纳主要研究对象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他认为这些文学作品提出了一种回归自然的论点,之后的很多学者都受其影响,认为应该远离工业化的城市,回到乡村,过一种从前的、想象中的简朴生活。 希尔特纳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直以来的文学作品都宣称人类在历史上曾经与地球和谐相处,我们应该试图努力去回到那样的状态,希尔特纳则认为人类与自然从来都未曾和平相处过,而且回归自然非但不会带来美好的结果,反而有可能会带来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希尔特纳认为恰当的做法应该是走向技术、走向城市化、走向未来,而不是远离他们。 (展开)
0 有用 问君何能尔 2024-03-13 18:01:06 河北
我们总在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往昔,但是人与自然是否真的和谐相处过?以电源时的过去又是否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