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译者: 李国山
出版年: 2023-8
页数: 496
定价: 108
装帧: 精装
丛书: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ISBN: 9787559860835
内容简介 · · · · · ·
一部写给初学者的导读,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理想入门指南。一流研究学者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大学问出品
赵敦华、徐向东联合推荐,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一本书带你读懂一部哲学名著,适合哲学专业学生、老师,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哲学研究》是体现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及其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作者首先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厘清了读者阅读原著时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原著进行了细致而易懂的导读。书中还融合了当代学者对《哲学研究》的批判,为读者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清晰的行文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使本书成为首次接触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读者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
一部写给初学者的导读,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理想入门指南。一流研究学者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大学问出品
赵敦华、徐向东联合推荐,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一本书带你读懂一部哲学名著,适合哲学专业学生、老师,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哲学研究》是体现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及其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作者首先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厘清了读者阅读原著时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原著进行了细致而易懂的导读。书中还融合了当代学者对《哲学研究》的批判,为读者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清晰的行文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使本书成为首次接触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读者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现象学》《恐惧与颤栗》《笛卡尔式的沉思》《存在与时间》《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进行导读。丛书不仅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艰深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论点、思想和持久意义,还总括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并整合了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旨在为国内哲学专业学生及哲学爱好者深入学习及理解原著,并展开该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优良读本。
已出版:《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
待出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的沉思〉》《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后期海德格尔》《黑格尔与〈法哲学原理〉》
【本书亮点】
1.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经典导读。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集大成之作,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问题,艰涩深奥。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亦是《哲学研究》的经典导读作品,引领读者探索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世界。
2.专业的导读作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带领读者逐章逐节读懂《哲学研究》。
本书作者M.麦金为英国约克大学讲师、分析哲学家,是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一流学者。在本书中,M.麦金逐章逐节对《哲学研究》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导读,条理清晰,分析令人信服,并澄清了原著中的疑难问题。
3.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
关于《哲学研究》的研究是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一大重要主题,本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内容涵盖语言游戏、私人语言等《哲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并加入了克里普克等哲学家对《哲学研究》的回应与分析,力求客观全面,是研究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优秀学术成果。
4.专业译者精心翻译,译作精准切当、行文流畅。
本书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心译成,不仅对原文所涉专业术语进行了精准的翻译,而且行文流畅,帮助读者打破语言的藩篱,理解这一经典导读及其原著。
5.名家推荐,一本初学者的理想导读。
本书文字清晰,分析有理有据,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各方面的内容,以初学者也能理解的方式提炼出来,帮助初学者厘清诸多难题,对于第一次阅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份理想的参考资料。
【名家推荐】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对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著作进行深入浅出的全面解释,中文版由国内著名专家翻译,译文可信,流畅可读。这是一套供研究者、学生和爱好者阅读思考的优秀读物。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敦华
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导读丛书选择了最为经典的哲学著作,其中每部著作都是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该原著具有精湛研究的哲学家撰写的,因此值得每一位想要深入理解哲学经典的读者阅读。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向东
这是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最好的导读之一:它没有过度简化,而是密切关注《哲学研究》的中心段落,并认真对待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写作方式。对于第一次阅读《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导读。
——书评人David Stern(选自期刊Mind)
【编辑推荐】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哲学研究》亦被赞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哲学研究》虽然多采用对话形式,字面意思看似简单,但其中却暗含着十分深刻的哲学主题,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哲学问题,因此,它仍是一本较为艰深难懂的著作。围绕这部著作展开的研究也成为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主题之一,M.麦金的这本导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最主要的贡献表现为他应对并克服哲学难题的整条思考路径,而麦金“对文本的导读所要揭示的,正是维特根斯坦处理哲学难题的独特方式,而不只是从中可得到的那些教训”。M.麦金的导读作为解读《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其导读内容涵盖了语言游戏、私有语言等《哲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并在新版中加入了克里普克等哲学家对《哲学研究》的回应与分析,使得整部导读更为客观全面。与之前的一个版本相比较,这部新版导读添加了第一版未涉及的部分章节,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章节,并更换了底本,改变了行为方式,使其表达更加全面、顺畅。这部新版的《哲学研究》导读,也将成为当下最适合于初学者阅读的入门指南。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M.麦金(Marie McGinn),英籍爱尔兰人,英国约克大学讲师,分析哲学家,著有《感觉和确定:怀疑的分解》等。
译者:李国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言说与沉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学说》《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等。
目录 · · · · · ·
维特根斯坦著作英文缩写 iv
导论 1
第一章 风格与方法 13
导言 15
关于语法研究的观念 19
拒斥哲学理论 26
“……哲学难题应当完全消失” 38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5
第二章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的批判 49
导言 51
“五个红苹果” 55
“砖!”“柱!”“板!”“梁!” 62
意义与用法 76
实指定义 87
一切都已明摆在眼前 100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103
第三章规则和遵守规则 107
导言 109
克里普克论维特根斯坦及遵守规则 112
对克里普克的回应:赖特对麦克道尔 112
意义与用法之间的联系 131
意义与理解 140
规则与其应用的联系 156
逻辑“必须” 17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179
第四章私人性和私人语言 185
导言 187
关于私人语言的观念 191
我们的日常感觉语言 198
私人语言论证 209
私人实指定义在我们日常感觉语言中的作用22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231
第五章内在与外在 235
导言 237
疼痛与疼痛行为 243
关于私人对象的观念 255
心理学语言游戏的不确定性 268
疼痛既非某物亦非空无 274
标准 28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292
第六章意向性:思考、想象、相信 295
导言 297
思考 302
思想和语言 307
想象 322
“‘我’不是一个名称” 328
相信:摩尔悖论 336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353
第七章意向性:思考、期待、意图 355
导言 357
思想:思想与实在之间的协调 361
思想:将实在捕获入网 367
希望与期待 375
意图 390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07
第八章看见与看见面相 409
导言 411
视觉房间 416
看见与看成 427
看见与描述你之所见 43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49
参考书目 451
索引 460
译后记 47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哲学研究》284接着这样写道:“同样,我们也觉得,一具尸体完全不可能有疼痛。”并不是说,一个人的死留给我们的,是作为先前同时存在的身体和心灵的一半的那个“东西”,而是说,死时人体变成这样一个东西,即无法对其进行心理学描述的一个对象。 困难在于,如何认识到这种差异的深刻性。这一差异不只涉及如何描述事物,即我们对它们说些什么。因为,语言中暗含的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分,对于我们的生活形式是根本性的;它表现我们世界的形式。它不只是和我们所说的东西,而且也和我们所有的行为方式及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我们对活着的东西的态度和对死了的东西的态度不是一样的。我们所有的反应都是不同的”(PI$284)。当对话者回答说“这不可能仅仅源自这样的事实,即一个活着的东西如此这般地活动,而一个死了的东西则不这样”的时候,表明他倾向于认为,身体和石头是同一类对象(比方说,物质对象),只是举止或移动方式不同。维特根斯坦如此做出回应:指出他要我们注意的那种差异要比对话者所说的这种深刻得多。我们这里看到的是事物的两个不同范畴;是一个“从量到质”(PI$284)的转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疼痛与疼痛行为 -
同样,活物的移动也区别于物理对象的移动,只要它们拥有一种本质地进入我们关于它们的描述的意味,这种意味将作为一种独特的事物范畴——可对其进行心理学描述的事物——的生命体同非生命体区分开来。 这样一来,生命体便和一块石头不属于同一范畴。身体是活着的,不仅是说它能移动,而且是说其移动或姿势的持续保持有着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意味。因此,意图这个概念与(比如)俏悄逼近一只鸟的猫的移动之间并无差距;这种意图不只是同那专注的神态、那小心翼翼的移动、那准备扑过去的姿势等“关联”在一起,而且正是这一切的意味所在。就这层意思而言,“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图画”(PFF§25:我们对于意图、期待、悲伤、疼痛等表达式的使用,是建基于有生命的人和其他动物的表达形式中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疼痛与疼痛行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哲学是一场反对借语言迷惑我们的理智的战斗

(转)维特根斯坦如同格竹一般的“格”哲学

维特根斯坦如同格竹一般的“格”哲学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Routledge (199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1分 191人读过
-
Routledge (199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五南 (201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书。豆瓣九分以上通识&专业教材。 (Vanessa。)
- 哲学类1(目前属于我的书) (斯宾诺莎的镜片)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 书单|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20230607 (宇凡)
- 书单|2023年前3季度新书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komorebi 2023-08-13 22:05:19 四川
让哲学回归经验,让思辨走进生活。“通过对我们的语言形式的曲解而产生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特征。它们都是深刻的焦虑;它们与我们的语言形式一样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之中,而且它们的重要性与我们的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一样大。”真正的哲学并不在于对问题作出干脆的抽象回答。维特根斯坦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是把哲学的注意力从意义引向了语词的实际用法。形而上学语言的确能够制造困惑,哲学的核心要务就是处理这些由于缺乏清晰而是我们... 让哲学回归经验,让思辨走进生活。“通过对我们的语言形式的曲解而产生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特征。它们都是深刻的焦虑;它们与我们的语言形式一样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之中,而且它们的重要性与我们的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一样大。”真正的哲学并不在于对问题作出干脆的抽象回答。维特根斯坦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是把哲学的注意力从意义引向了语词的实际用法。形而上学语言的确能够制造困惑,哲学的核心要务就是处理这些由于缺乏清晰而是我们陷入困惑的问题。哲学就是“为了不让理智借助语言来蛊惑我们而进行的一场斗争”。 (展开)
1 有用 leon 2024-03-03 07:56:18 云南
《哲学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哲学与哲学心理学。对语言游戏的考察导向我们理解上的转变。导论引用很多原著来引导思考,很不错。路维始终是反内省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这似乎都来源于我们在面对事物或外界时,我们会反思、关注到概念、思想这些东西,当它们出现在我的“心中”时,幻象也随之出现了,路维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去看一切与人相关的事情,正是通过对语言的考察和语法研究来破除“哲学神话”和认识上的事实“怪物”。确实... 《哲学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哲学与哲学心理学。对语言游戏的考察导向我们理解上的转变。导论引用很多原著来引导思考,很不错。路维始终是反内省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这似乎都来源于我们在面对事物或外界时,我们会反思、关注到概念、思想这些东西,当它们出现在我的“心中”时,幻象也随之出现了,路维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去看一切与人相关的事情,正是通过对语言的考察和语法研究来破除“哲学神话”和认识上的事实“怪物”。确实也是一种哲学疗法。正如他自己所说:哲学是一场反对我们的语言介质给我们的理智所造成的着魔状态的战斗。 (展开)
3 有用 尤里卡 2023-08-27 22:00:02 河北
“对于不可言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这是维特根斯坦最有名的言论之一。坦白而言,这本书并不好懂,我本该保持沉默,毕竟涉及到很多深奥复杂的哲学知识,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别说阅读,就连翻译也几乎不可能。不过,“痛并快乐着”大概是这部著作给我带来的最为深刻的阅读体验,正如李安导演的那句流行梗——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阅读的过程中,犹如穿越一场智慧的风暴,遭受着高密度的智识疯狂而暴烈的冲击。
0 有用 Vernalio 2023-09-08 20:12:56 吉林
视野太窄,启发性不足
1 有用 卧听南窗雨 2023-08-28 22:59:50 福建
作者在本书中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解读维特根斯坦晚年的成熟之作《哲学研究》,让维特根斯坦哲学不再有居高俯临的审视之感,变得更加清晰简明,倘若有实在想不明白和不可言说的伦理,则可用其伦理训示一言以蔽之:“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