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人天兀鲁思
原作名: Thérèse Desqueyroux
译者: 尹永达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240
定价: 52
装帧: 精装
丛书: 鲸落文集
ISBN: 9787559477835
内容简介 · · · · · ·
★ 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 诺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一生中不可错过的经典文学。
★ 莫里亚克用一场无爱的婚姻让我们明白,它能磨灭一切个人幸福,于是,每个苔蕾丝都成了他的读者。
★ 本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法国舆论界的轰动,并被多次翻拍成电影,触动了万千读者的心。
★ 因苔蕾丝这个角色的诞生,曾引起萨特与莫里亚克的文学对峙。
★ 本书与《蛇结》《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为同一系列,同一译者,同一风格,增加了整套书的收藏性。
★ 法国信使报曾报道:“莫里亚克可以同帕斯卡尔和波德莱尔(《恶之花》的作者)媲美。而这部作品则可以被称作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
本书是作者莫里亚克对门第观念的一次挑战,探讨了爱情婚姻以及女性成长时对命运的选择的故事。主人公苔蕾丝是一个聪明且自负的姑娘,她出生在富裕家庭里,在父亲的期待下,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庄园主儿子贝...
★ 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 诺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一生中不可错过的经典文学。
★ 莫里亚克用一场无爱的婚姻让我们明白,它能磨灭一切个人幸福,于是,每个苔蕾丝都成了他的读者。
★ 本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法国舆论界的轰动,并被多次翻拍成电影,触动了万千读者的心。
★ 因苔蕾丝这个角色的诞生,曾引起萨特与莫里亚克的文学对峙。
★ 本书与《蛇结》《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为同一系列,同一译者,同一风格,增加了整套书的收藏性。
★ 法国信使报曾报道:“莫里亚克可以同帕斯卡尔和波德莱尔(《恶之花》的作者)媲美。而这部作品则可以被称作一部‘令人惊叹的杰作’。”
本书是作者莫里亚克对门第观念的一次挑战,探讨了爱情婚姻以及女性成长时对命运的选择的故事。主人公苔蕾丝是一个聪明且自负的姑娘,她出生在富裕家庭里,在父亲的期待下,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庄园主儿子贝尔纳。事实上,苔蕾丝并不爱贝尔纳,反倒跟他的妹妹安娜来往频繁。也因为这样,她选择听从命运的安排,嫁给闺密的哥哥。然而出嫁后,贝尔纳对苔蕾丝冷若冰霜,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得不到丈夫的认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为相爱的夫妻,这让憧憬爱情的她对此感到极度苦闷。她看着安娜勇敢地追求爱情,又看着安娜因为门第不符要被迫和心爱之人分开。种种因素让苔蕾丝再也不愿忍受现状,选择反抗,企图篡改丈夫的药方。事情败露后,丈夫为了避免家丑外扬,在法庭上证明妻子无罪,但在庭审之后,他把苔蕾丝幽禁起来,令她身心都得到了折磨。故事最后,丈夫选择放她自由,将她带到巴黎让她离开,但她并未因此得到解脱。
苔蕾丝·德斯盖鲁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著】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其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1970年莫里亚克去世时,戴高乐将军称其“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粹,是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蛇结》等。
【译】尹永达
男,生于1979年,山东沂南人。法国波城大学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天津市译协成员、曾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系主任。著有Idéographicité et plasticité、《法语描述辞典》等,并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地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长年留学法国,对法国文学有一定研究,翻译的同时可保留原文的美感。译作:《...
【著】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其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1970年莫里亚克去世时,戴高乐将军称其“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粹,是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蛇结》等。
【译】尹永达
男,生于1979年,山东沂南人。法国波城大学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天津市译协成员、曾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系主任。著有Idéographicité et plasticité、《法语描述辞典》等,并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地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长年留学法国,对法国文学有一定研究,翻译的同时可保留原文的美感。译作:《爱的荒漠》《蛇结》。
目录 · · · · · ·
苔蕾丝·德斯盖鲁
关于莫里亚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我们想分辨自己的命运时,命运却像盘根错节、无法拔除的植物。 难以置信的真理:在我们的生命的纯洁无瑕的黎明,猛烈的风暴已在酝酿中了。过分澄蓝的清晨对下午和晚上的气候不是好兆头。它预示着花坛将遭作践,树枝将被折断,满地将是泥水。 要语出惊人也不难,只要事事和理性唱反调。 在夜里,我们仿佛听见我们抑制住的抽泣声。 悲剧就在于没有任何决裂的理由,不可能预料会发生一件事来阻止生活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直到死亡。 就在这一天,苔蕾丝感到茫然失措。她像梦游症患者一样走进了牢笼,沉重的牢笼砰地关上了门,可怜的孩子才猛地惊醒过来。什么也没有改变,可是她感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独自迷路了。她将藏在家庭最隐蔽的地方慢慢地去酝酿,就像隐秘的火种在灌木丛中缓缓蔓延,点着了一棵又一棵松树,一片又一片,终于形成了森林大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all -
最污浊的江水,其源头无非也是皑皑的白雪,这便是苔凿丝的童年写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苔蕾丝·德斯盖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苔蕾丝·德斯盖鲁"的人也喜欢 · · · · · ·
苔蕾丝·德斯盖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 条 )

下午五点十八分【不仅仅是苔蕾丝】

让生活的烦闷苦役进行到底吧

《女孩教育》节选摘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段值得背诵: “在爱情中,受罪的往往是女人。”是的,女人几乎总是输家;女人不会主动结束一段关系。她们宁愿承受最糟糕的对待也不想被抛弃,宁愿受苦也不愿失去折磨自己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降生得恰到好处,把女性过剩的激情吸引并固定到自己身上。难道说,孩子把... (展开)
被禁锢的人生,痛苦是相通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早之前读过莫里亚克的《蛇结》,当时感觉就是一个男性的自我剖析,看完之后我的评论只有一句“悲哀的男人”。 这也奠定了我对莫里亚克的整体观感,但是!读完苔蕾丝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看很多评论说莫里亚克是描写痛苦的大师,当我看到苔蕾丝的困境并为之流泪的时候,我...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Le Livre de Poche (1989)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8.7分 442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8.7分 21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9.0分 7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02.这些年我从网上得到的书 (三日)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文新思 (森森)
- 我的实体书 (Lazy念念)
- 001.读书破万卷 (三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ali 2025-03-19 22:30:47 天津
贝尔纳的烦人程度超越《包法利夫人》和《面纱》男主
6 有用 自在喜乐 2024-01-25 15:15:59 陕西
矛盾与痛苦,顺从与找寻自我,虚无与存在,莫利亚克把人性的复杂真真实实的体现在了每一个人物的身上。
29 有用 瞬间遗忘生物 2023-11-08 14:07:47 北京
当我们意识到反抗不再是麻烦时,我们就已经获得了自由
2 有用 namaste 2024-01-31 18:03:04 安徽
可是,爱的是哪一片土地,爱的是松树还是枫树,是海洋还是平原,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在各式各样的生命中,让她有兴致的是那些有血有肉的灵魂而已。“我看重的并给这座石头堆砌的城市,也并非这里的讲座和博物馆,我最爱的是这里活跃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林中时而一阵阵穿过比任何一场暴风雨都要猛烈的激情。夜晚,阿尔热卢斯松林的呜咽感人肺腑,也不过是由于它像极了人类的呻吟而已。”
3 有用 kk. 2024-07-27 13:58:49 河南
最爱的一本莫里亚克,我收回之前莫里亚克的评价…我有眼不识泰山hhh/苔蕾丝就像是另一个爱玛,不过苔蕾丝更聪明,更追求自我,而非在爱情中找寻自己。阅读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想起莉拉。女人在婚姻中究竟能得到什么呢?苔蕾丝为了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接受了结婚,改姓,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件事,婚后发现这个社会其实并没有她的位置,尤其是被家族的虚名掩盖着的她。苔蕾丝和安娜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却有了同样的结局... 最爱的一本莫里亚克,我收回之前莫里亚克的评价…我有眼不识泰山hhh/苔蕾丝就像是另一个爱玛,不过苔蕾丝更聪明,更追求自我,而非在爱情中找寻自己。阅读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想起莉拉。女人在婚姻中究竟能得到什么呢?苔蕾丝为了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接受了结婚,改姓,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件事,婚后发现这个社会其实并没有她的位置,尤其是被家族的虚名掩盖着的她。苔蕾丝和安娜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却有了同样的结局,中途同时掀起她们二人爱情之火的让,只是一个尼诺那样的男人。苔蕾丝这样的女人,明白自己爱的并非让,而是一个不同于平庸生活的幻象,她爱的不是具体的男人,而是让她可以感觉到支配自己情感的能力。安娜是真心实意少女怀春的爱着让,却最终体验背叛后嫁给了另一个贝尔纳一样的男人。所以,爱情,婚姻,其实没什么意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