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ai (xuke)
- 艺术专题 (南池子)
- 美学、趣味与社会 (🦉的瓦涅密)
- ✦ 中国古代背景资料 ✦ (普通老鯉)
- 书单|已购书目(2024年) (文在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书迹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书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云吐月 2024-11-03 22:31:50 北京
除了六朝书法中的道教元素,别的都好无聊
0 有用 给死兔讲解绘画 2024-08-01 01:37:32 湖南
尽管读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在读的,因为毕竟是汉学家的视角,他产生的“误读”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书法,关于书法的社会功能的论点很有意思,第八章讨论了碑学家让金石学与书法艺术结合,使得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得以加强这点简直绝妙。 装帧的排版很好,脚注比每章后面集中注解要好太多(说的就是国美),也留了足够的空间给读者写批注。
0 有用 不语则达 2025-02-08 20:37:05 福建
看得出是论文的合集,有些叙述在不同的章节时有出现。私以为写得最好的是第一章,对比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考古背景下的“审美艺术挪用”;最有意思的是第四章《奉橘帖》的流传解析。另,在书中描述到具体书法作品的某些字和字之间对比时,以非书法者角度来看,还是很严谨到位的,但是从书法审美解析角度来看,这类解析描述的价值不是很高。
0 有用 春明门外客 2025-05-30 13:50:12 陕西
看到咪兄标记就买了一本。外来和尚总给人一种另外的视角,这也是我愿意看的另一个理由。建筑图纸的对比思路很别致。考古兴起与碑派兴起了解才发现,书法普及及平民化也就是一两百年的事。道教因素的提法,让人感觉且仿佛扶乩是行草的发端。奉橘帖那种藏品,以前觉得实在是恶趣味,但是这里把全部源流讲了一遍,也觉得艺术收藏性远大于书法意义了,也再次印证帖学的流传摹本居多。这里也讲到碑帖之争,增加了地域差别,但碑又偏向隶... 看到咪兄标记就买了一本。外来和尚总给人一种另外的视角,这也是我愿意看的另一个理由。建筑图纸的对比思路很别致。考古兴起与碑派兴起了解才发现,书法普及及平民化也就是一两百年的事。道教因素的提法,让人感觉且仿佛扶乩是行草的发端。奉橘帖那种藏品,以前觉得实在是恶趣味,但是这里把全部源流讲了一遍,也觉得艺术收藏性远大于书法意义了,也再次印证帖学的流传摹本居多。这里也讲到碑帖之争,增加了地域差别,但碑又偏向隶篆以前,帖的描述又过于强调所谓正统。帖类的碑刻,更算是摹本后的摹本了。后面有一些论述与前面几多重复,也可能是译者编辑的问题。有几个碑看来需要去碑林再重新认识一回。书里自带了一张奉橘帖的小页特别好,正好看到那一张边看边对比。挺值得一看的一本小书。 (展开)
0 有用 L'héritiers 2024-05-27 14:46:29 湖北
很喜欢这套丛书的装帧和排版 虽然有点像论文集,但西方学者的角度真的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