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演讲》的原文摘录

  • 太多人一辈子都在不停抱怨。我一直认为,如果你把抱怨的精力拿出十分之一来解决问题,事情的结果就会超乎你的想象。我在生活中认识几个从不抱怨的人。其中一个是我研究生时期的房东桑迪·布拉特。他年轻时,有一次把卡车上的箱子搬进大楼地下室,卡车突然开始倒车,撞上了他。他踉踉跄跄地向后退,跌下台阶滚进了地下室。“你滚了多远?”我问他。他的回答很简单:“够远了。”他四肢瘫痪,余生都是这样了。在那之前,桑迪是一位特别优秀的运动员,事故发生时他已经订了婚。他不想成为未婚妻的包袱,所以对她说:“我们以前没想过这样的情形,如果你想退婚,我能理解,不要有负担。”于是她离开了。我认识桑迪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他的人生态度让我惊叹。他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从不抱怨”的气质。他努力学习,获得了婚姻咨询师的许可证,还结了婚,领养了孩子。他能平静地谈论自己的身体缺陷。有一次他对我解释道,温度变化对四肢瘫痪的人来说格外难受,因为他们无法颤抖。“把那张毯子递给我,兰迪。”他说,然后没有多说什么。 这几个从不抱怨的人中,我最欣赏杰基·罗宾森,他是第一个进入职业篮球大联盟的非裔美国人。他承受的种族歧视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他知道他必须比白人打得更好,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发誓不会抱怨,即便球迷们向他吐口水时也是如此。我曾经在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杰基·罗宾森的照片,但许多学生都不认识他或者不怎么了解他,这让我很伤心。许多人甚至都没有注意过这张照片。这些年轻人从小看彩色电视长大,他们不会花很多时间看一张黑白照片。这太糟糕了。这世上没有能与杰基·罗宾森和桑迪·布拉特相媲美的榜样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抱怨不是什么好策略。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浪费在抱怨上不可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也不会让我们变得开心。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养成了在餐桌旁往后靠在椅子上的习惯。每次回父母家,我都会这么做,母亲总是为此斥责我。“兰多夫,你会把椅子弄坏的!”她会这么说。我喜欢坐在椅子上向后靠,这样很舒服,而椅子只靠两条腿立着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地向后靠,她也一次又一次地斥责我。有一天,母亲说:“别再往后靠椅子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最后一次警告”在我听来倒可以接受,所以我提出我们签订一份合同—一份母子间的书面合同。如果我把椅子弄坏,我要换掉的可不仅仅是这把椅子……为了吸引她和我达成协议,我提出可以更换整个餐厅的椅子。(一套使用了二十年的家具不可能只换一把椅子。)但是,在我真的把椅子弄坏之前,妈妈都不能再教训我。当然,妈妈说得对,我确实给了两条椅子腿太大的压力,但是我们都认为这个协议能够避免争吵。如果造成损坏,我会承担责任。如果椅子腿断了,她就可以说“你应该听妈妈的话”了。椅子一直没有坏。不论我何时回到家,把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这个协议都依然有效。我们之间不再为这个问题争吵。事实上,整个氛围都改变了。虽然不能说她甚至在怂恿我向后靠,但我认为她早就看中一套新的餐厅家具了。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我发现,不少人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如果不那么在意别人在想什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会提高三分之一。我是怎么得出这个数字的呢?我是个科学家,喜欢精确的数据,即便这个数据无法证实。我们姑且就采用这个数据吧。我曾经告诉研究团队里的每个人:“你永远都不用担心我在想什么,无论我在想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跟你说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对什么事不满意,就会有话直说,说出口的话也并不总是那么委婉。但是这有一个好处,我可以对别人保证:“如果我没说什么的话,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学生和同事们习惯之后,也喜欢这种做法,不再浪费时间揣摩“兰迪在想什么”了。因为大部分时候,我想的都是:我团队里的人比别人的效率要高三分之一。这就是我的想法。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和别人一起工作时就像是我们坐在一起,手里各有一副扑克牌。我总有一种冲动,想把我的牌都放在桌上亮出来,然后对团队里的人说:“好了,让我们一起想想这手牌该怎么打吧。” …… 我的建议如下:适当地打招呼:与别人初次见面时都应该自我介绍,然后交换联系方式,确保能把每个人的名字读对。找到共同点:你总是能与另一个人找到共同点的,从共同点出发,想解决分歧就简单多了。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不分种族和贫富。如果实在找不到共同点,每个人拥有的天气总是相同的。努力创造最理想的会面条件:确保没有人感到饥饿、寒冷或是疲惫。尽量在吃饭时见面,食物能让会面变得友善。这也是在好莱坞人们喜欢“一起吃午餐”的原因。让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不要打断别人的话。说话时声音越大或是速度越快,并不代表你的想法越好。一开始就不要太自我:当你们在讨论点子时,把点子归类并记录下来。归类时应按照内容,而不是按照提出点子的人,比如应该记为“关于桥的点子”,而不是“简提出的点子”。互相称赞:说些好听的话,有点勉强也无所谓。即使是最糟糕的点子,只要努力寻找,总能找到闪光点的。用问句提议:不要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甲而不是乙”,试着说“我们做甲不做乙,怎么样”。这可以让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捍卫哪一个选项。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几年前,我和一位可爱的年轻女子约过会,她欠了几千美元的债务,因此压力很大。每个月她的债务上都会增加利息。为了缓解压力,她每个周二的晚上都去上冥想瑜伽课。她只有周二晚上有空,还说这些课程好像有帮助。她会吸一口气,想象自己找到了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再呼一口气,告诉自己财务问题有一天会解决的。她每个周二都这样,循环往复。终于有一天,我和她一起检查了一下她的财务状况。我发现,如果她花四五个月的时间,每个周二晚上做一份兼职的话,就能把债务还清。我告诉她,我对她的瑜伽冥想没有任何意见,但认为她最好先把自己的病根解决了。她的症状是压力和焦虑,而实际的病根在于她的债务。“为什么你不在周二的晚上找份工作,暂停一下瑜伽课呢?”我提议。她仿佛醍醐灌顶,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周二晚上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很快就还清了债务。在那之后,她再去做瑜伽时,就能真正轻松地呼吸了。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当你没能达成心愿时,你收获的就是经验。这是我利用学术休假到电子游戏制造商—美国艺电公司工作时学到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难以忘怀,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对学生重复。每次遇上围墙或是失望时,我们就要想想这句话。它还提醒着我们,失败不仅是可以接受的,往往还是不可或缺的。在教授“构建虚拟世界”这门课时,我鼓励学生们尝试做些困难的事情,不要担心失败。我想奖励这种思维方式。所以在每学期末,我都会奖励一组学生一个毛绒玩具—企鹅。这叫“第一只企鹅奖”,颁给冒着最大风险尝试新想法或新技术的那一组,虽然他们并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这个奖本质上旨在奖励“光荣的失败”,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大胆的想象。 其他学生也明白了:获得“第一只企鹅”奖的失败者未来注定有所建树。一群企鹅准备跳进可能潜伏着捕食者的水中时,总有企鹅得第一个跳进去,这个奖的名字就来自这里。我最初管它叫“最佳失败奖”,但是失败这个词负面含义太重,学生们接受不了。过去几年中,我一直对我的学生强调,娱乐产业中有无数的失败产品。这和盖房子不一样,你盖了房子总有人住,但是开发出的电子游戏却可能无法通过研发阶段,或是在推出后无人问津。是的,成功的电子游戏开发者很受重视,但是那些失败的人也不会被忽视—有时甚至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新创立的公司往往更喜欢雇佣有创业失败经历的首席执行官,因为失败过的人往往知道如何在以后避免失败,而只经历过成功的人可能更难发现陷阱。当你没能达成心愿时,你收获的就是经验,而经验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我总是钦佩那些准备过于充分的人。在大学时,我有一个同班同学叫诺曼·梅罗维茨。有一天,他用教室上方的投影仪给我们做演示。演讲过程中,投影仪的灯灭了,观众发出了清晰可闻的抱怨声。我们得花十分钟才能找到新的投影仪。 “没事。”诺曼说,“不用担心。” 我们看着他走过去翻了翻背包,拿出了什么东西。他给投影仪带了一个备用灯泡。谁能想到他会带这个? 我们的教授安迪·范·达姆正好坐在我旁边。他凑近些对我说:“这个人会成功的。”他说对了。诺曼成了宏媒体公司的高管,他在那家公司做出的成就几乎影响了现在的每一个互联网用户。 做好准备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凡事往坏处想。 诚然,我是个特别乐观的人,但是当我做决定的时候,总是会设想最坏的情况。我称之为“可能导致你被狼吃掉的因素”:做一件事可能面临的最坏的局面是什么?我会被狼吃掉吗? 无论出了什么乱子,你都得有应急计划,这样你才能当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对很多事情都不担心,因为这些事一旦发生,我都有相应的对策。 我总是对学生说:“当你在野外时,能依靠的只有你随身带的东西。”其实,这个野外是指除了你的家和办公室以外的任何地方。所以带上钱,带上维修工具,想象有狼要吃你,带上灯泡,做好准备吧。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高三的时候,我申请了布朗大学,但是没有成功,他们把我放在了候补名单里。我不停地给招生办公室打电话,一直打到他们最后觉得干脆还是录取我为止。他们见识到了我有多么想进这所大学。是坚持帮助我翻越围墙,渡过了难关。 直到快从布朗大学毕业,我都没有想过要读研究生。家里人都是读完大学就去找工作了,不会继续深造。 但是我在布朗大学的导师“荷兰叔叔”安迪·范·达姆建议我“读个博士学位,去当教授”。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问他。 他说:“因为你太擅长推销了,如果去企业工作,他们肯定会让你当推销员。如果你一定要推销点儿什么,还不如推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教育。” 我永远感激他给我的这个建议。 安迪让我申请卡耐基·梅隆大学,他有很多优秀的学生都去了那里。“你肯定能进去的,不用担心。”他说,然后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 卡耐基·梅隆的老师读了那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看了看我还过得去的平时成绩,还有平庸的入学考试成绩,又看了看我的申请。 然后,他们拒绝了我。 有其他学校的博士项目录取了我,但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并不想要我。所以我走进安迪的办公室,把拒绝信放在了他的桌上。“我想让您知道卡耐基·梅隆有多看重您的推荐。”我说。 拒绝信才放到他桌上没几秒,他就拿起了电话。“我会搞定的,会让你被录取的。”他说。 但是我阻止了他。“我不想以这样的方式被录取。”我对他说。 我们说好,我先去看看那些录取我的学校,如果我一个都不喜欢,就回来找他,到时候我们再谈。 结果那些学校都不适合我,我很快就回去找了安迪,对他说,我已经决定不读研究生了,直接找工作。 “不不不。”他说,“你必须读博士,而且必须是在卡耐基·梅隆读。” 他拿起电话,给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主任尼科·赫伯曼打了个电话,碰巧他也是荷兰人。他们用荷兰语聊了一会儿我的事,然后安迪挂上电话,对我说:“明早八点到他的办公室。”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尼科是个讲究的人,是那种老派的欧洲学者。显然,他之所以见我,只是给他的朋友安迪一个面子罢了。他问我,既然系里面已经对我进行过评估了,为什么他还要考虑录取我。我小心翼翼地说:“在你们上次评估我之后,我又获得了海军研究办公室的全额奖学金。”尼科严肃地回答道:“有没有钱并不是我们录取标准的一部分,我们有研究资金用来资助学生。”然后他瞪着我,更准确地说,他是看穿了我。 人的一生中总有几个关键时刻。一个人如果事后回想起来,能分辨出这样的时刻是人生的转折点,便算是幸运的了。而我当时就知道自己处于这样一个时刻。年少轻狂的我尽力表现出尊重,说道:“对不起,我想说的并不是钱,而是这个奖学金全国只有十五名获得者,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如果这样说冒犯了您,我道歉。” 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的回答,但也是事实。尼科的表情慢慢地松弛下来,我们又谈了一会儿。 与其他几位教师见过面之后,我后来终于被卡耐基·梅隆大学录取了,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能越过这道围墙,是因为有导师的巨大助力,也是因为我曾经真诚地“卑躬屈膝”。 在做最后的演讲之前,我从未告诉学生或是同事,我曾被卡耐基· 梅隆拒绝过。我在害怕些什么?是害怕他们认为我不够聪明、不配与他们交往,还是害怕他们会不那么重视我了?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揭露一些秘密真是有意思。 这个故事我早就该讲了,因为它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特别想要什么东西,永远都不要放弃(如果有人提供帮助,就接受)。 围墙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一旦你翻过这样的围墙—即便是有人结结实实地推了你一把—要告诉别人你是怎样做到的,这对别人也有帮助。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认识我的人有时会抱怨我这个人看问题非黑即白。我的一个同事告诉别人:“如果你想要黑白分明的建议,就去找兰迪,但如果你想要灰色地带的建议,就别去找他了。”好吧。我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我曾说过我的蜡笔盒里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这也是我喜欢计算机科学的原因,因为其中的大部分东西只有真和假两种状态。但我现在已经明白,一盒好的蜡笔不会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我还是认为,如果你活得正直,你的黑白两色会比其他比较微妙的颜色更早用完。无论如何,不管什么颜色的蜡笔我都喜欢。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这些年来,我常常跟学生讲述这段经历,因为这是关键的一课。尽管我已经实现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幻想工程师,但是却从学术研究实验室的领头羊变成了吵吵闹闹的池塘里一只多余的鸭子。我必须想办法让不合群的自己适应这里“不成功便成仁”的创意文化。我参与了阿拉丁虚拟现实景点的项目,那时它在迪士尼的未来世界主题乐园中还处于测试的阶段。我与幻想工程师们一起采访游客,问他们是否喜欢这个项目,有没有感到头晕、失去方向感,或者想要呕吐?一些新同事抱怨我太学术,在现实世界中行不通。他们说我太注重钻研数据,太坚持从科学的角度而非情感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作为学术界骨干的我和作为娱乐业骨干的他们的对决。但最后,我想出办法改进了游客登上设施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节约二十秒时间。这样才得到了那些对我心存怀疑的幻想工程师的肯定。我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强调,在从一种文化走向另一种文化时,你必须高度敏感—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 我休假结束的时候,幻想工程师项目给了我一份全职的工作。经历一番痛苦挣扎之后,我还是拒绝了。教学的号召力实在太强大。但我已经能够完美地兼顾这两种身份,所以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了迪士尼的工作:我每周为幻想工程项目提供一次咨询服务,并且开心地做了十年。如果你能在两种文化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时候就能同时享受双方的好处。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M.R.凯尔西和我去同一所教堂,我做手术后,她每天都来医院里陪我,连续来了十一天。自从我确诊后,我的牧师也一直在帮助我。我们在匹兹堡的同一个游泳池游泳。我得知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的第二天,我们刚好都在那里。他坐在泳池边,我在向跳水板上爬,我朝他眨眨眼,然后纵身跳了下去。当我到达泳池另一边时,他对我说:“你看上去挺健康的,兰迪。”我对他说:“这是一种认知失调。我感觉很好,看起来也很好,但是昨天我们得知我的癌症复发了,医生说我还能活三到六个月。”自那以后,他就在和我讨论如何把死亡前的准备做到最好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5赞 2023-07-16 11:07:39
    —— 引自章节:你该怎样生活
  • 经验通常是你必须支付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查看原文)
    木。 3赞 2012-03-05 06:57:56
    —— 引自第161页
  • “重点不在于你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在于如何度过你的人生。如果你也正确的方式度过人生,上天自然会眷顾你,你的梦想自然会实现。” (查看原文)
    木。 3赞 2012-03-05 08:00:44
    —— 引自第220页
  • 许多人喜欢抱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假如你拿出用于抱怨的十分之一的能量,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会惊奇的发现许多事的解决是多么的容易。 (查看原文)
    暴力猪蓝蓝 3赞 2012-12-25 11:49:15
    —— 引自第1页
  • 很多人都想走捷径。我发现最后的捷径就是绕远路,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认真努力。 我认为,加入你比别人工作努力,你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使你变得更干练,更有能力,甚至更快乐。努力工作就像银行的复利一样,其回报是非常快的。 (查看原文)
    木。 2赞 2012-03-05 07:00:10
    —— 引自第168页
  • 恰当的道歉应该有以下三个: 1. 我所做的事是错的。 2. 我伤害了你,我感觉很难过。 3. 我怎么做才能使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呢? (查看原文)
    木。 2赞 2012-03-05 07:27:32
    —— 引自第174页
  • 望那时他们能高兴地发现有人觉得演讲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 因为我一直在强调童年梦想的力量,所以最近一直有人在问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梦想。 对这个题,我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 家长对孩子有具体的梦想,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作为一个教授,我见过太多大学新生完全选错了专业。父母把他们送上了这辆列车,而从我办公室里的哭泣声来看,结果常常是车毁人亡。 在我看来,父母的工作是鼓励孩子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激励他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让他们培养一套追寻梦想的方法。 所以我对孩子们的梦想正是如此:我希望他们走自己的道路,完成自己的梦想。鉴于我命不久矣,我想明确地说出来:孩子们,不要试图弄清我想让你们变成什么样,我想让你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看着曾经教过的那么多学生,我发现许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话有多大能量。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自我认知的不同,父母随口说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也可能十分重大。我甚至不确定该不该提及洛根长大后会成为兄弟会外联部长这228 (查看原文)
    芸芸众生 2赞 2021-03-20 09:01:09
    —— 引自章节:对孩子们的寄语
  • 时间管理: 1. 时间的管理必须透明,就像对待金钱一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相关的细节上。 2. 你可以改变你的计划,但首先你的有计划。 3. 问问自己:你合理的利用时间了吗? 4. 养成一个良好的整理东西的习惯。 5. 思考你使用电话的方式。 6. 授权给他人。 7. 给自己留点时间。 (查看原文)
    木。 1赞 2012-03-03 07:42:41
    —— 引自第117页
  • 假如我只能给出两个词语的建议,它们将是“讲真话”。加入我还能多说几句的话,我会加上“无论何时。”我的父母教育我“说到就要做到”,这句话最能表达这种意义。 诚实从道义上来讲不仅是正确的,它也是高效率的。在人人都讲真话的氛围中,你可以省下需到时间而不去重新审视问题。 (查看原文)
    木。 1赞 2012-03-05 07:48:21
    —— 引自第175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