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华语小说家张惠雯最新短篇小说集
❄️大洋彼岸的漫漫长冬,从南方而来的雪
❄️当你爱的人和你不喜欢的生活绑在一起……
※编辑推荐※
《在北方》是张惠雯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包括《雪从南方来》《二人世界》《黑鸟》《玫瑰玫瑰》等九篇,主要聚焦的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群体,尤其是行至人生中途的女性面临的情感、婚姻、养育等问题。
在他乡安居后,他们曾怀着热情,将各色关系绑在身上。却不快乐。
他们一边困在回忆里,一边被当下拉扯着,摇摇晃晃地走向未来。在歇斯底里与一筹莫展之间,他们步步为营。
“他发现他的居所如他的生活本身:整洁、光亮,似乎不缺少任何东西,但没有温暖。”
如何在爱情、婚姻、亲情和各种社会关系中做出选择,并保持独立和自由?
“这样一件简单的事,其实并非易事。”
在北方的创作者
· · · · · ·
-
张惠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惠雯,1978年生,祖籍河南。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居美国波士顿。已出版短篇小说集《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在南方》《飞鸟和池鱼》《蓝色时代》,散文集《惘然少年时》。曾获新加坡国家金笔奖、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 · · · · ·
喜欢读"在北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在北方"的人也喜欢 · · · · · ·
在北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如果生活可以有别的选择
人生就是这么荒唐,这么令人心碎。——《朱迪》 在读过《奇遇》的片断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下单了《在北方》这本小说集。一如既往地喜欢张惠雯的文字以及她深刻的洞见,将那些平常之事组合成一篇篇小说,读完之后还有很大的后劲。顺便提醒一下,如果不想被剧透,拿到书之后先略过...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压舱石.书 (菊花夜行军)
- ╚书╗2024阅读记录 (与影牵手)
- 读书 (Blusy)
- 看看书 (DOGERBroth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在北方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合欢 2023-08-13 12:41:13 中国香港
写的最好篇目都和文化隔阂、身陷婚姻囹圄的女性相关。套层结构的《双份儿》和《奇遇》虽是讽刺,但读起来很像知音体..
0 有用 紫香檀 2023-12-28 00:27:41 浙江
短篇小说,以女性作者独有的视角,描写在美国生活的华裔女性小故事,可读性比较强。
0 有用 曹xy看着她的鞋 2024-03-17 23:57:18 北京
信任的破裂感 /最喜欢水族馆的一天 唯一存留的某种冲动和无意识/当“我们”不再是一个整体时才会有对立/这就是绝望
0 有用 花生 2023-12-21 23:47:25 上海
张慧雯有一种能力很多作家不具备 就是结尾特别好 这可以看出她整体构思的特别妥帖 才会使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尾. 特别是《黑鸟》 这个结尾简直绝了.在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 作者以女性作家的细腻才华 向我们展现了 众多华人女性在融入美国当地社会过程中 特别是对待感情家庭孩子等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时女性心理的变化 真实细腻生动震撼人心. 且在隐藏的那一抹乡愁里 还可以看到大师白先勇先生《台北人》《... 张慧雯有一种能力很多作家不具备 就是结尾特别好 这可以看出她整体构思的特别妥帖 才会使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尾. 特别是《黑鸟》 这个结尾简直绝了.在这部中短篇小说集里 作者以女性作家的细腻才华 向我们展现了 众多华人女性在融入美国当地社会过程中 特别是对待感情家庭孩子等不断出现的诸多问题时女性心理的变化 真实细腻生动震撼人心. 且在隐藏的那一抹乡愁里 还可以看到大师白先勇先生《台北人》《纽约客》的影子. (展开)
13 有用 度外 2023-07-06 00:16:22 新疆
我第一次读张惠雯的小说,是登在《收获》上的《朱迪》。后来又陆续读了《黑鸟》《玫瑰,玫瑰》(这三篇小说都收录在本书)。我认为她是一位被低估的作家,也相信她必定会受到更多关注。她那种不费力且自然的写作,尽管情节有时也不免堕入模版化,却已经强过大多数刻意做作、自我卖弄的当代作家(例如“东北作家群”或“新南方写作”)。只是我的喜欢,恰也说明某种悲哀的现状——写一篇干净、简洁的小说,对那些洋洋自得的当代中国... 我第一次读张惠雯的小说,是登在《收获》上的《朱迪》。后来又陆续读了《黑鸟》《玫瑰,玫瑰》(这三篇小说都收录在本书)。我认为她是一位被低估的作家,也相信她必定会受到更多关注。她那种不费力且自然的写作,尽管情节有时也不免堕入模版化,却已经强过大多数刻意做作、自我卖弄的当代作家(例如“东北作家群”或“新南方写作”)。只是我的喜欢,恰也说明某种悲哀的现状——写一篇干净、简洁的小说,对那些洋洋自得的当代中国作家们而言,是何其困难、复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