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任職於日本最大財團核心企業的浩介,不僅受到公司器重、前景一片看好,更擁有體貼的女友。他的人生順遂得有如規畫完善的藍圖,只要一步步實踐即可。然而,每當夜深獨處時,浩介總感到空虛不安……直到一名女子突然闖入他的生活。
香折是浩介白天在公司面試時刷掉的應試者,夜晚的她卻纏著繃帶在吧枱前調酒。對浩介來說,香折時而天真時而無助的舉止、藏在衣服底下的瘀青、不願提起的家庭祕密都與他的菁英生活天差地遠,內心卻又忍不住受到牽動。香折的頹廢和脆弱讓浩介重新燃起活著的動力,渴望救贖她的同時,也因她感覺到內在的空洞終於被填補的滿足……
一瞬之光的创作者
· · · · · ·
-
白石一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白石一文
一九五八年生於日本福岡縣,長於文學世家,其父白石一郎為直木獎得獎作家,雙胞胎弟弟白石文郎亦為小說家。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曾任職於文藝春秋出版社。二○○○年以《一瞬之光》於文壇出道,甫一問世即備受好評,之後不斷挑戰不同主題的創作,引起讀者極大迴響。二○○九年獲山本周五郎獎,二○一○年獲直木獎。
另著有《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永遠在身邊》、《關於我的命運》、《近在身邊的遠方》、《不自由的心》等書。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许多事越来越漫不经心。我总喜欢立刻判定对错,不顾对方的想法或用意就立刻划清界限,试图撇清关系。年轻时,我对于人与人的相处仍存有一丝敬畏,认为即使是工作上的交往,人与人仍旧存在着一种超越利害关系、不可侵犯的礼貌或是一种尊重。然而逐渐地,我将一个人视为只是团体中的一颗小螺丝。大多数的人都有属于各自的角色,这个角色可大可小,但毕竟只是个机器罢了。我学会把人当做机器看待。一个人一旦学会这一套待人模式,反倒容易错失与人深入交往的契机。除了亲人之外,这世界上的所有人一开始都只是陌生人,但就在发生一些事情或是累积一些莫名的感情之后,你也就无法忽视对方的存在。好比一颗气球因为空气而膨胀,好比船帆迎风推动一艘船,人类必须仰赖不具实体的偶然与心情上的变化,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些道理我都清楚得很,但现在的我必须遵循每一项计算与计划,犹如堆积硬石一般,一步步爬上升迁的阶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整个人都绑死在一连串确实无误的道路上。我再也无法热心追逐飘浮的情绪,也不敢触及簇新却又不可知的事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事实上,深切的孤独才是夺走骏河生命的元凶,这是一份孤独侵蚀了他。任何一个人在呱呱落地的瞬间都沐浴在祝福的光芒中。这些光芒从天上、从脚下、从眼前、从背后射出,是为了引导我们走完充满艰辛的人生,照亮每条往人生终点迈进的道路。人活着,也等于逐渐失去这些光芒。犹如星星般闪亮的无数光芒随着生命逐一消失,三道光、两道光,终至最后一道。最后一道光芒熄灭的瞬间,人将被黑暗吞噬终致丧失自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日本暢銷小說(共1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永遠在身邊》《那個令人眩目的夏天,和初戀》《空中庭園》《東京島》《31歲又怎樣》
等
。
一瞬之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不安的攀岩者,孤独的深海鱼
我是个攀登悬崖的恐高症患者 崖下枯草遍地,崖上荆棘丛生 我想永远悬停在这崖壁之侧 满足于这攀登的姿势 不必抱怨崖下贫瘠荒芜 不必悲伤崖顶寸步难行 在事业上,浩介是一个不安的攀岩者。 只有真正攀登过的人,才能理解即将抵达顶峰的惶恐,一步一个脚印,脚印里盛着的是越积...
(展开)

霎那间的光芒,只存在于当下
这本书感人至深, 以至于, 我舍不得马上给我家小乌看, 我想把它留在家里,看着它,让我的那种情绪继续延续而不消失。 但是在短时间内, 其实也没有勇气看第二遍。 一本奇妙的书。 不煽情,却至情至性,在合上书的最后一刻,令人潸然泪下。 我们人活着,就是活在死亡当中...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7.4分 1229人读过
-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7.7分 340人读过
-
麥田 (2006)8.4分 125人读过
-
麥田 (2012)8.4分 77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瞬之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