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烟火簇拥下登上王座的天命之子,
转眼堕落为匆忙逃跑的落魄君主
美好的政治愿景全部化为泡影
一场始料未及的革命猝然将至……
——————————
【内容简介】
直到今日,英国的每个人都仍然生活在1688年“光荣革命”的影响之下。这是一场迅速却深刻的革命,彻底改变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未来。然而,与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不同,这并不是一场不流血的和平革命。《革命:王朝的危机与变革,1685—1720》以绵密的叙述手法记录了“光荣革命”这一英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同时也展示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本书是蒂姆·哈里斯“斯图亚特王朝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詹姆斯二世接任王位之后跌宕起伏的政治命途,分析其所有愿景与努力最终功亏一篑的根本原因,并探索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最终得出结论:仅凭外部因素,我们无法解释詹姆斯二世的倒台——国内的政治...
在烟火簇拥下登上王座的天命之子,
转眼堕落为匆忙逃跑的落魄君主
美好的政治愿景全部化为泡影
一场始料未及的革命猝然将至……
——————————
【内容简介】
直到今日,英国的每个人都仍然生活在1688年“光荣革命”的影响之下。这是一场迅速却深刻的革命,彻底改变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未来。然而,与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不同,这并不是一场不流血的和平革命。《革命:王朝的危机与变革,1685—1720》以绵密的叙述手法记录了“光荣革命”这一英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同时也展示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本书是蒂姆·哈里斯“斯图亚特王朝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在书中描绘了詹姆斯二世接任王位之后跌宕起伏的政治命途,分析其所有愿景与努力最终功亏一篑的根本原因,并探索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最终得出结论:仅凭外部因素,我们无法解释詹姆斯二世的倒台——国内的政治动荡才是罪魁祸首,而光荣革命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结果上都具有超前的革命性。
——————————
【编辑推荐】
👑 英国史权威学者蒂姆·哈里斯代表作“斯图亚特王朝三部曲”第二部
蒂姆·哈里斯是英国研究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家,布朗大学芒罗·古德温·威尔金森欧洲史教授,擅长对各类历史材料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挖掘被世人忽略的关键信息,将纷繁复杂的历史场景重现在字里行间。
本书是2006年约翰·本·斯诺基金会奖获奖作品《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的续作,记录下英国政治发展史上格外重要却充满戏剧性的里程碑时刻。
👑 留意地方治理的性质,关注公众舆论的重要性——细微之处重现王权倒塌的漫长之路
市面上关于詹姆斯二世和光荣革命的著作,大多以自上而下的视角去论述历史,将焦点集中在政治精英、宫廷和威斯敏斯特上,传统的历史学家们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在自己的论述中同时顾及精英与平民。
但在作者蒂姆·哈里斯看来,詹姆斯左右公众舆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政治目标的成败,发生在宫廷之外的民众骚乱代表着大众之声。因此,本书将政治融入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挖掘传统统治阶级以下小角色的能动性,用细节的故事充实光荣革命的历史研究。
👑 摒弃“英格兰中心”视角:揭示光荣革命阴影下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持续混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上,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和平革命。然而,对爱尔兰和苏格兰来说,这样的描述并不准确——在1688年与1689年之交的冬天,苏格兰涌现了大批革命群众;在爱尔兰,光荣革命引发了一场漫长的血腥冲突,近2.5万人死于战斗,数千人死于疾病。
事实上,光荣革命在不仅改变了英格兰的政体性质,也让苏格兰失去了自主地位,同时将爱尔兰确认为英格兰的殖民地,而不再是独立的王国。在本书中,苏格兰、爱尔兰的命运与英格兰的时代叙事互相交织,作者蒂姆·哈里斯向读者展示了光荣革命充满暴力的另一面。
👑 重新定义“光荣”革命:保守回潮VS现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构建
光荣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它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君主制?还是说,它只是想把宪制恢复到詹姆斯二世试图扩大君主特权和推翻法治之前的状态?它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党争吗?还是整个英国联合起来推翻天主教和专制政府?
哪怕是已经被翻来覆去讨论过无数遍的光荣革命,也依然充满了模糊不清的问题和争议。作者蒂姆·哈里斯在书中挑战了读者关于詹姆斯为何下台以及随后发生的革命具有何种性质的基本假设,纠正现有史学在光荣革命研究上的某些局限性,带来新的思考与认识。
——————————
【专家推荐】
“扣人心弦……一次迫切需要的重新审视。”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一部权威之作……自信的文笔、锐利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插图。”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蒂姆·哈里斯在呈现大事件的宏伟全景并使行动和参与者更加真实生动方面的专业技巧,使这本书成为一本真正令人难忘的读物。本书研究和写作都极为出色,足以让任何对历史感到恐惧的人都会爱上它。”
——安·奥顿(Ann Oughton),历史小说协会(Historical Novel Society)
“这本书是对英国过去一个关键时期的重要、易懂且智慧的陈述。而且,它所采用的态度,虽然可能会引起那些持有强烈相反意见的人的不满,但只会使其更加引人入胜,成为一部历史经典著作。”
——西蒙·赫弗(Simon Heffer),《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英国历史过去很大程度上是英格兰历史加上一些装饰,有时甚至是毫无装饰。从查理二世复辟到革命期间的政治几乎完全是以英格兰的政治为讨论对象。但现在的趋势是在三个王国的背景下讨论它们,讨论发生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事件与发生在英格兰的事件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是《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和《革命:王朝的危机与变革,1685—1720》两卷书的核心。在一些人手中,这种方法处理起来可能不太容易,但哈里斯对此得心应手。”
——威廉·斯派克(William Speck),《英国历史评论》(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革命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 蒂姆·哈里斯 Tim Harris
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博士, 1983年成为埃曼纽尔学院研究员,1986年起任教于布朗大学(芒罗·古德温·威尔金森欧洲史教授)。他从事英国现代早期的政治、宗教、思想、社会和文化历史研究,为博伊德尔出版社编辑《早期现代文化、政治和社会史研究》(Studies in Early Modern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丛书,著有《斯图亚特王朝后期的政治:1660—1715年分裂社会中的政党冲突》(Politics under the Later Stuarts: Party Conflict in a Divided Society, 1660-1715)、《查理二世统治时期的伦敦人群:从复辟到王位排斥危机的政治与宣传》(London Crowds in t...
作者 | 蒂姆·哈里斯 Tim Harris
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博士, 1983年成为埃曼纽尔学院研究员,1986年起任教于布朗大学(芒罗·古德温·威尔金森欧洲史教授)。他从事英国现代早期的政治、宗教、思想、社会和文化历史研究,为博伊德尔出版社编辑《早期现代文化、政治和社会史研究》(Studies in Early Modern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丛书,著有《斯图亚特王朝后期的政治:1660—1715年分裂社会中的政党冲突》(Politics under the Later Stuarts: Party Conflict in a Divided Society, 1660-1715)、《查理二世统治时期的伦敦人群:从复辟到王位排斥危机的政治与宣传》(London Crowds in the Reign of Charles II: Politics and Propaganda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Exclusion Crisis)等书。
译者 | 张珉璐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近代早期世界史。
目录 · · · · · ·
导 论
第一部 詹姆斯二世 / 七世的统治(1685—1688)
第一章 法定继承人继位
第二章 遭遇激烈挑战
第三章 “不幸的爱尔兰岛”
第四章 詹姆斯七世治下的苏格兰
第五章 英格兰的天主教绝对主义
第二部 三个王国中的革命(1688—1691)
第六章 只能根据法律积极服从
第七章 逃亡
第八章 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第九章 苏格兰的光荣革命
第十章 爱尔兰的“悲惨革命”
结 论 革命、后果和不列颠的重建
注 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本书将表明,詹姆斯二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君主制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王和托利党-国教会利益集团的联盟之上的。詹姆斯认为自己的权力不受限制,因此立即采取了违反法律的政策,来提高与他同宗的天主教徒的权益。如此一来,他激怒了那些在他哥哥统治的最后几年中主要的君主制支持者,他也没能在其他利益群体中建立起足够的支持根基,这些利益群体受益于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天主教徒人数太少;新教不从国教者对詹姆斯更广泛的议程持怀疑态度)。在奥兰治的威廉入侵之前,詹姆斯的政权就已经开始瓦解。詹姆斯不是被外国侵略者的强大军事力量推翻的,他的倒台是因为他未能理解复辟政体中的权力现实,以及王室权力有效行使的(有限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政权崩溃是由国内政治动荡造成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 论 -
1155年,英格兰国王通过教皇授予的条款获得了对爱尔兰的宗主权,但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时期,他们才获得爱尔兰国王的头衔;根据1541年的一项法律,虽然爱尔兰的“皇冠”(imperial crown)是“与英格兰皇冠结合在一起的”6,但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宪制上,爱尔兰的地位有些模棱两可:它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还是英格兰的殖民地?尚不清楚英格兰议会是否可以为爱尔兰立法:英格兰议会有时当然会这样做,这部分取决于议题和当时的背景。很明显,根据1494年的《波伊宁斯法》,爱尔兰议会不能颁布自己的法律,除非它首先得到英格兰国王和议会的批准。苏格兰无疑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统治它的斯图尔特王朝(使用苏格兰的拼法)碰巧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因此也继承了爱尔兰王位),当时詹姆斯六世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因为他是没有婚育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88—1603年在位)尚存人世、血缘最近的继承人。当奥兰治的威廉推翻詹姆斯二世时,除了英格兰的王冠,他同样要求获得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王冠;从这个意义上说,光荣革命本质上是一个三王国事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 论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革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革命"的人也喜欢 · · · · · ·
革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连放屁的声音都害怕的人永远经受不住雷声

重新解读斯图亚特王朝垮台的原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688年“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君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将国王的权力转移到议会,从而开创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 因为革命从1688年11月的威廉入侵,到1689年2月英王詹姆斯二世逃离英格兰,英格兰资产阶级通过《权力宣言》,用时仅... (展开)
原来,英国光荣革命还有另外一面

一定要读历史!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文盲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Penguin (200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宪法与与行政法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林樾同学)
- 财政社会学 (愚人剪网)
- 领域书单|不英万夜 (五花王)
- 英国史国内出版物 (独步论史)
- 斯图亚特 (海角橙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革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セシ♪ 2024-06-22 16:28:07 四川
作为系列第二本其实是最早写的,欧洲的君权和神权从中世纪开始从未解开紧密联系。一个政权的溃败无论是以何种形式都不会是自外而内的,永远都是从内开始崩塌。是的,光荣革命可能并不光荣,最初命名“光荣革命”的人本身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0 有用 H逸凡 2024-06-08 20:41:41 吉林
如果说“光荣革命”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辉格叙事,而当代史学对其进行了修正即弱化1688年政变,那么本书某种程度上构成一种对修正的修正。 私以为本书的扎实之处就在于它全景的视角。一方面作者考察了各阶层在这场革命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就是三王国的研究路径。 三王国宗教和宪政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詹姆士身份的割裂性,使詹姆士的统治从内部开始崩塌,这是1688年政变成立的前提。而三王国的革命,共同催生了不列颠革命,... 如果说“光荣革命”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辉格叙事,而当代史学对其进行了修正即弱化1688年政变,那么本书某种程度上构成一种对修正的修正。 私以为本书的扎实之处就在于它全景的视角。一方面作者考察了各阶层在这场革命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就是三王国的研究路径。 三王国宗教和宪政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詹姆士身份的割裂性,使詹姆士的统治从内部开始崩塌,这是1688年政变成立的前提。而三王国的革命,共同催生了不列颠革命,这成为现代不列颠国家的重要源头。 从文献运用史论结合到谋篇布局结构设计,作者的笔力实在是太强了。 另外现在国内学界虽然在重启对英国革命的重视,但是受制于一些因素,宗教方面的研究比较呵呵,或许可以借这本译著给一些宗教问题补补课。 (展开)
0 有用 你的福气在后头 2024-05-25 10:42:53 北京
本书是英国史权威学者蒂姆·哈里斯“斯图亚特王朝三部曲”的第二部,是第一部复辟的续篇,将时间线连贯起来,但作者是先写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后,按照时间顺序推回去才写的第一部,所以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更有意思也能更好地了解英国历史。第一部主要讲的是王国的复辟,这本很明显就是各种革命。提起英国历史,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英格兰历史(,然而英国全名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本书是英国史权威学者蒂姆·哈里斯“斯图亚特王朝三部曲”的第二部,是第一部复辟的续篇,将时间线连贯起来,但作者是先写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后,按照时间顺序推回去才写的第一部,所以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更有意思也能更好地了解英国历史。第一部主要讲的是王国的复辟,这本很明显就是各种革命。提起英国历史,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英格兰历史(,然而英国全名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重Chong 读重Zhong 读几次,加强下就感觉很不一样,)苏格兰和爱尔兰听到别人那么说会不愿意的。第二部在三个王国的背景下讨论了发生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革命与英格兰的事件的互相作用,比较有全局观。 (展开)
2 有用 Trivisa 2024-10-13 23:23:11 广东
稳如 English 英国历史
1 有用 幸运的玛蒙 2024-11-25 16:48:12 陕西
我之前读过屈威廉的《英国革命:1688-1689》,经典的辉格史观的作品,它让我对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这本书写的就要详细许多,作者依旧从三个王国的视角出发叙述这段历史,真的非常好,但是整体上并没有改变我对詹姆斯二世和光荣革命的总体印象,只是说更加详细。我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其实还是按照教科书给我的思路,把从查理一世到威廉·奥兰治的漫长时期视为一个整体的英国革命,光荣革命不管光荣不光... 我之前读过屈威廉的《英国革命:1688-1689》,经典的辉格史观的作品,它让我对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这本书写的就要详细许多,作者依旧从三个王国的视角出发叙述这段历史,真的非常好,但是整体上并没有改变我对詹姆斯二世和光荣革命的总体印象,只是说更加详细。我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其实还是按照教科书给我的思路,把从查理一世到威廉·奥兰治的漫长时期视为一个整体的英国革命,光荣革命不管光荣不光荣,往往还是被视为收尾的革命余震。但是作者最后点出了很有趣的一个点,也许我们应该认为这漫长的几十年中发生了两次革命,以内战为高潮的一场革命确实有巨大的影响,但是一场未竟的革命,它给之后的不列颠留下了更多的问题。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开始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改变了不列颠三个王国的历史进程,留下了持久的遗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