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体量轻,干货60%。给出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参考,去验证自己可能的思维误区,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倾向于去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以及打破这种相信所带来的好处。目前逛互联网社区还挺实用的。
边看边冒冷汗,是我犯过的错
理顺了很多思路,以后有空再看看。 士兵思维:为完成自我认同和融入集体,这个很有用。对于符合的事情,我们就强调,不符合的事情就弱化和拒绝承认。大到如党争和极端民族等等,小到可口可乐好喝还是百事好喝。 侦察兵思维:敢于相信新东西,并更正旧简介。心底始终觉得目前这个看法大致是对的,如果和现实不符合,就更新一下看法。
士兵的目标是战胜敌人,保卫阵地。而侦察兵的目标则是观察地形,收集情报,绘制地图。士兵书胜,侦察兵求真。 侦察兵思维是能够不受主管意愿影响,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本身。
没什么新意,光速看完。唯一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的网站,但调研半天发现网址已经换了。这本书是21年出版,而被作为例证援引的网址19年就换了。说明作者并未仔细check过。
贝叶斯定理。
接近四星半,比预想的还要好一点,毕竟作者吃的就是这碗饭,“在全球多家高科技公司开设了训练营”,能照顾到读者潜在的抵触情绪,而且给了很多可操作的建议。也说明业界由于现实中因动机性推理犯错会损失真金白银,已有主动避免的激励。反观人文社科领域,倒恰恰最缺乏这种自觉,因为就像托马斯·索维尔说的,学者的工作缺乏真实世界反馈,主要对小圈子意见负责,易受群体思维左右,出错难以察觉,即便有分歧也可以打上多年笔仗而没有哪一边坦承自己有什么大错。另外感觉“动机性推理”这个译法不好,当然不能怪译者,这是通译,而且归根结底在于原文“motivated reasoning”从字面上就看不出来背后的 motivation 并非求真,而是维护本人(或崇拜的大人物,或所属群体)的立场免受不利信息的威胁,于是先射箭后画靶圈。
侦察兵思维是理想的客中理,然而很难做到。
朱莉娅·加利夫的《侦察兵思维》以"士兵vs侦察兵"的隐喻,解构了人类认知的两种模式。这本中信2023年推出的思维训练手册,核心贡献在于将TED演讲中广受欢迎的"求真型思维"转化为可操作体系:通过5种思维实验(如双重标准测试)、3个校准技巧(量化不确定性)和4大修正方法(如"困惑日志"),构建起对抗认知偏见的防御工事。书中对"动机性推理"的剖析尤为犀利——我们往往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虽然部分案例偏向美国语境,但译者葛珊精准保留了原书"认知战地手册"的实操性,使"绘制地图而非捍卫阵地"的侦察兵哲学,成为信息过载时代的思维疫苗。
很成功学……
战隼老师导读。感觉除了在士兵思维和侦察兵思维这两个筐下面放入了以前的思维实验后,没有更多干货。
我觉得信息量并不是很多但还是值得四个🌟,对我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收获:1. 我是一个追求真实的人,但我并不用因此不自信,相反,追求真实给了我自信,而我可以因此直面对于世界的不确定性;2. 我为了避免自己的误区,会故意找相反意见的博主看,结果越看越生气。其实不用这样,我应该找信任的人或者更真诚交流的人来拓宽自己的看法。
美国应用理性中心总裁的管理创新研究成果,全书五大部分15章体系,内容涵盖侦察兵思维、自我意识、不断进步、改变看法、身份认同等。管理学方面的书籍,提出不同于士兵思维的侦察兵思维,干货不太多,有点哗众取宠。pdf非原排版
书中指出,“士兵思维”是一种固守已有知识和信念的思维方式,类似于战斗中的士兵,倾向于保护自己已有的认知堡垒,面对新信息时往往采取防御或攻击的态度,而“侦察兵思维”则强调客观、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以获取真相为目标。这种思维方式不拘泥于个人的偏见或情感,而是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事实和调整认知来应对复杂问题。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侦察兵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它帮助读者识别和克服认知偏见,如动机性推理,即人们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期望的信息,从而忽视或曲解其他信息。这种思维方式还鼓励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以更接近事实的方式看待问题。
很不错,对于思考很有启发
没啥用,实际上就是给实事求是换个马甲。扯来扯去没有实质东西
干货不少
> 侦察兵思维
2 有用 BLASTILL🌼 2024-01-08 19:47:05 上海
体量轻,干货60%。给出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参考,去验证自己可能的思维误区,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倾向于去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以及打破这种相信所带来的好处。目前逛互联网社区还挺实用的。
2 有用 煮豆燃肚脐 2024-01-03 23:25:11 德国
边看边冒冷汗,是我犯过的错
1 有用 阿斗思蜀 2024-06-03 15:48:58 广东
理顺了很多思路,以后有空再看看。 士兵思维:为完成自我认同和融入集体,这个很有用。对于符合的事情,我们就强调,不符合的事情就弱化和拒绝承认。大到如党争和极端民族等等,小到可口可乐好喝还是百事好喝。 侦察兵思维:敢于相信新东西,并更正旧简介。心底始终觉得目前这个看法大致是对的,如果和现实不符合,就更新一下看法。
0 有用 阿拉丁神灯 2024-03-09 19:46:34 福建
士兵的目标是战胜敌人,保卫阵地。而侦察兵的目标则是观察地形,收集情报,绘制地图。士兵书胜,侦察兵求真。 侦察兵思维是能够不受主管意愿影响,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本身。
7 有用 离河 2024-01-03 15:06:49 北京
没什么新意,光速看完。唯一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的网站,但调研半天发现网址已经换了。这本书是21年出版,而被作为例证援引的网址19年就换了。说明作者并未仔细check过。
0 有用 请盟主 2024-08-08 13:50:42 广东
贝叶斯定理。
0 有用 元非 2024-03-31 09:28:30 安徽
接近四星半,比预想的还要好一点,毕竟作者吃的就是这碗饭,“在全球多家高科技公司开设了训练营”,能照顾到读者潜在的抵触情绪,而且给了很多可操作的建议。也说明业界由于现实中因动机性推理犯错会损失真金白银,已有主动避免的激励。反观人文社科领域,倒恰恰最缺乏这种自觉,因为就像托马斯·索维尔说的,学者的工作缺乏真实世界反馈,主要对小圈子意见负责,易受群体思维左右,出错难以察觉,即便有分歧也可以打上多年笔仗而没有哪一边坦承自己有什么大错。另外感觉“动机性推理”这个译法不好,当然不能怪译者,这是通译,而且归根结底在于原文“motivated reasoning”从字面上就看不出来背后的 motivation 并非求真,而是维护本人(或崇拜的大人物,或所属群体)的立场免受不利信息的威胁,于是先射箭后画靶圈。
0 有用 goldenday 2024-12-07 13:15:03 广东
侦察兵思维是理想的客中理,然而很难做到。
0 有用 剑吼西风 2025-04-24 12:02:15 福建
朱莉娅·加利夫的《侦察兵思维》以"士兵vs侦察兵"的隐喻,解构了人类认知的两种模式。这本中信2023年推出的思维训练手册,核心贡献在于将TED演讲中广受欢迎的"求真型思维"转化为可操作体系:通过5种思维实验(如双重标准测试)、3个校准技巧(量化不确定性)和4大修正方法(如"困惑日志"),构建起对抗认知偏见的防御工事。书中对"动机性推理"的剖析尤为犀利——我们往往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虽然部分案例偏向美国语境,但译者葛珊精准保留了原书"认知战地手册"的实操性,使"绘制地图而非捍卫阵地"的侦察兵哲学,成为信息过载时代的思维疫苗。
0 有用 谨慎食用 2024-02-19 19:51:12 广东
很成功学……
0 有用 热情洋溢 2024-09-14 15:09:26 北京
战隼老师导读。感觉除了在士兵思维和侦察兵思维这两个筐下面放入了以前的思维实验后,没有更多干货。
0 有用 你在教我做事 2025-01-02 18:17:50 英国
我觉得信息量并不是很多但还是值得四个🌟,对我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收获:1. 我是一个追求真实的人,但我并不用因此不自信,相反,追求真实给了我自信,而我可以因此直面对于世界的不确定性;2. 我为了避免自己的误区,会故意找相反意见的博主看,结果越看越生气。其实不用这样,我应该找信任的人或者更真诚交流的人来拓宽自己的看法。
0 有用 Ainy 2025-04-06 21:09:16 湖北
美国应用理性中心总裁的管理创新研究成果,全书五大部分15章体系,内容涵盖侦察兵思维、自我意识、不断进步、改变看法、身份认同等。管理学方面的书籍,提出不同于士兵思维的侦察兵思维,干货不太多,有点哗众取宠。pdf非原排版
0 有用 MR sSs周 2025-05-26 20:34:58 湖南
书中指出,“士兵思维”是一种固守已有知识和信念的思维方式,类似于战斗中的士兵,倾向于保护自己已有的认知堡垒,面对新信息时往往采取防御或攻击的态度,而“侦察兵思维”则强调客观、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以获取真相为目标。这种思维方式不拘泥于个人的偏见或情感,而是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事实和调整认知来应对复杂问题。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侦察兵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它帮助读者识别和克服认知偏见,如动机性推理,即人们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期望的信息,从而忽视或曲解其他信息。这种思维方式还鼓励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以更接近事实的方式看待问题。
0 有用 Welkin 2025-02-03 15:42:32 北京
很不错,对于思考很有启发
0 有用 掉进坑里了~ 2024-12-23 07:03:50 上海
没啥用,实际上就是给实事求是换个马甲。扯来扯去没有实质东西
0 有用 Jade 2024-11-26 13:08:54 北京
干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