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1,首部通俗讲述“中古第一家族”琅琊王氏崛起过程的历史作品。琅琊王氏鼎盛300多年,培养了50多个宰相,类似今天市长、省长级别的高官更是不可计数,还有王羲之为代表的100多位文化名人。堪称古代最牛公务员家族。
本书以电影般的叙事手法,全景讲述了琅琊王氏的崛起过程,以及他们与颍川庾氏、陈郡谢氏等豪门,以及与王室之间的百年博弈。
2,成大事者,慢半拍。本书总结提炼了琅琊王氏的家训、家风,发现他们在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都有意慢人半拍。这种深藏九地之下,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大智慧,让他们超越了同时代所有先下手为强的竞争者。
3,都是金句。通过琅琊王氏的崛起之路,讲透皇权、豪门权力的运作逻辑,很多观点都很有洞见。比如:
人是历史的人质,更是性格的人质
一个看不到自...
-------------------------编辑推荐--------------------
1,首部通俗讲述“中古第一家族”琅琊王氏崛起过程的历史作品。琅琊王氏鼎盛300多年,培养了50多个宰相,类似今天市长、省长级别的高官更是不可计数,还有王羲之为代表的100多位文化名人。堪称古代最牛公务员家族。
本书以电影般的叙事手法,全景讲述了琅琊王氏的崛起过程,以及他们与颍川庾氏、陈郡谢氏等豪门,以及与王室之间的百年博弈。
2,成大事者,慢半拍。本书总结提炼了琅琊王氏的家训、家风,发现他们在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都有意慢人半拍。这种深藏九地之下,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大智慧,让他们超越了同时代所有先下手为强的竞争者。
3,都是金句。通过琅琊王氏的崛起之路,讲透皇权、豪门权力的运作逻辑,很多观点都很有洞见。比如:
人是历史的人质,更是性格的人质
一个看不到自己本性的人,最终只能任人宰割
深藏于九地之下,方能动于九天之上
处柔守慈,守慈曰强
当你弱小的时候,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当你大权在握的时候,重要的则是你不做什么
4,史料扎实。引用典籍百余处,参考书目五十多种。
5,小说般生动好读。本书为历史非虚构作品,语言流畅,人物生动,每页都充满了各种权谋、算计。阅读过程中有种在看《权利的游戏》的爽感和史诗感。原来即便平常不读历史书的读者,也很容易沉浸其中。
6,收录20张地形示意图,细致呈现了不同家族的势力分布以及战争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看书,有种进入大型军事游戏,角逐天下的快感。
7,附赠琅琊王氏谱系图,对照阅读,有助于理清琅琊王氏崛起脉络。
-----------------------------------内容简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指向一个藏在历史深处的家族:琅琊王氏。他们鼎盛300多年,在幕后操纵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即使高坐御塌上的皇帝,也只是他们家族的代理人。他们被誉为“中古第一家族”。
本书钩沉史料,全景式记录这个家族的崛起之路,并揭示了他们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成大事者,慢半拍。
深藏九地之下,才能蓄积冲天之势
这个家族的奠基人是卧冰求鲤的主角王祥,一千多年来,他被打上愚孝的烙印。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孝顺的名气传出去不久,他就被邀请做官。他无意于从低阶幕僚做起,隐居深山,几十年不出。直到名气传遍天下,他才接过曹魏的橄榄枝。甫一出山,就位居九卿。
在别人狂热的时候清醒,才能看清大局
公元307年,八王之乱引发西晋内斗。当其他豪门前仆后继地卷入混战,想要分一杯羹的时候,家族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王导却冷眼旁观,悄悄把目光投向了一直被忽视的江东,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基地。
避其锋锐,寻机而动,才能后发制人
公元318年,靠着王导辅佐才建立东晋的司马睿,登基伊始,就打压琅琊王氏。王导不争不怒,步步退让,直到皇帝的政策伤害到几乎所有豪门的利益时,他才暗示堂兄王敦起兵讨伐,彻底控制王室,开创了门阀时代。
门阀的创作者 · · · · · ·
-
南朝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南朝,深研魏晋史十年。从《三国志》《晋书》《世说新语》等只言片语的记载,以及出土文物中,拼出了琅琊王氏这个中古第一家族惊心动魄的崛起过程。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八王之乱与灭门危机
王导:将相之器 / 014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 021
王羲之的父亲 / 026
乱世中,百姓看到灾祸,野心家看到机会 / 03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八王之乱与灭门危机
王导:将相之器 / 014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 021
王羲之的父亲 / 026
乱世中,百姓看到灾祸,野心家看到机会 / 031
第二章 隐秘的盟友
司马睿:后下手为强 / 036
找到关键角色,事就成了一半 / 041
第三章 衣冠南渡,深入江东
深入江东 / 046
大家族的乱世生存法则 / 048
收服人心的艺术 / 051
第四章 江东四大家族
华亭鹤唳 / 058
成大事者,要咽得下狼狈 / 064
幕后高手 / 068
如何低调地秀实力 / 070
第五章 匈奴南下,帝国黄昏
得天下者,必先得山西 / 075
生命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收获是不在这里的 / 080
造反的理由 / 083
豪强与部曲 / 086
第六章 永嘉乱起,中原沦陷
致命的流寇主义 / 090
清谈误国 / 093
江东管仲: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清醒 / 097
第七章 另起炉灶,经略江南
南北之争的三条路线 / 108
王敦:强人崛起 / 112
以弱胜强的逻辑 / 117
志大才疏,难将作矣 / 121
第八章 豪门当政,寒族出力
被侮辱的江东士族 / 127
乱世中的蝴蝶效应 / 133
“溪狗”陶侃 / 142
被打压的寒门武人 / 147
第九章 江东杀机
微妙的升迁 / 150
应变的智慧: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 155
第十章 战荆州
掌握资源分配权,才能收揽人心 / 166
战功越高,打压越狠 / 176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需要简单的解题思路 / 182
第十一章 代管天下
跟盗墓贼抢生意的皇帝 / 190
把最棘手的问题留给时间 / 194
传统就是规矩,规矩就是合法性 / 197
第十二章 东晋立国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 202
有时升迁很可能是试探 / 205
千古风流,吹笳退敌 / 209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215
第十三章 琅琊王氏,功高震主
成大事者,慢半拍 / 219
以下治上,以贱治贵 / 224
颍川庾氏的崛起 / 232
第十四章 重振君权,打压豪门
“闻鸡起舞”的结局 / 238
司马懿的血脉 / 244
法家的底层逻辑 / 247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 252
第十五章 政变的导火索
王敦借荆州 / 255
襄阳争夺战 / 259
曹操式枭雄 / 262
第十六章 挥师东下,剑指南京
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 269
隐秘的合谋 / 272
一个看不清自己的人,只能任人宰割 / 277
言宜慢,心宜善 / 283
第十七章 门阀时代,政出王氏
战争的胜负,早在开战前就已决定 / 289
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 294
处柔守慈,守慈曰强 / 296
后 记 门阀时代的风流与黑暗 / 303
附 录 参考书目 / 30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顾荣的死,还有一个苦涩的后续。 《南齐书·丘灵鞠传》记载,有个叫丘灵鞠的士族曾恨恨道:我应还东,掘顾荣冢。江南地方数千里,士子风流,皆出其中,顾荣忽引诸伧渡,妨我辈涂辙,死有余罪。 丘灵鞠祖籍吴兴郡,跟顾荣一样是江东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南齐永明二年,距离顾荣死去已经一百七十多年了。他的咬牙切齿,甚至恨不得挖了顾荣坟墓,是觉得顾荣当年让北方大族在江东落脚,鸠占鹊巢,抢走了江东士族的入仕机会。到他生活的南齐时,政府要职基本被北方豪门占据,以至于“南士无仆射,多历年所”。南方本地大族已经多年没人能升到尚书仆射的位置了。 顾荣接纳北方豪门,原本是为了保江东安定,不料却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这大概也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豪门当政,寒族出力
喜欢读"门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门阀"的人也喜欢 · · · · · ·
门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0 条 )

门阀,一本很可惜的书,流于表面,难触内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笔者自诩半个历史爱好者,历史相关的书籍也算是读了不少,但是对于两晋了解甚少,因此当微信读书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笔者第一时间开始读这本书。因为琐事缠身,约莫花了一个多月的世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总的来说能在笔者这里拿到6/10的分数,是一本差强人意的历史演绎,不... (展开)
一段有关过程的复杂故事
论坛 · · · · · ·
作者还会写第二部和第三部吗? | 来自在路上@ | 6 回应 | 2025-08-05 16:33:29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俗历史读物导读 (Smilebox)
- 女儿的书单 (YUANYUAN)
- 003.微信读书记录 (三日)
- 读书破万卷 (正颐Vicky)
- 他山之玉 (鶴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门阀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赫拉扎德 2023-12-12 20:09:07 上海
读到最后的结局开始控制不住地想哭,尤其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和王导每次封官后还要去司马睿的陵墓前磕头。这明明是一本历史书,却让人读得茶不思饭不想,非常上头。如果按照这段史实还原出一部电视剧,恐怕比琅琊榜还要精彩了。
1 有用 momo 2024-05-25 17:10:30 浙江
太好看了!没有别的话,没文化地说:写得Tm这么好!
1 有用 阿巴厮 2024-11-27 19:49:47 四川
好看度还不错,历史性差一点点,过多的人物性格猜测推断,显得更像那种不知真假的故事。不过,基本可以作为东晋入门的科普读物。
1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3-10-09 12:44:45 山东
在魏晋这样门第森严的时代,陶侃这样的人被豪门名士拒之千里,只能在县里担任一个低阶办事员,比如管理县里的水坝。《晋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令人心酸的往事。 说鄱阳郡的孝廉路过陶侃家,陶家贫苦,一时间拿不出东西招待。他母亲只好剪掉头发,换了酒食,招待这个孝廉。就连孝廉带的奴仆,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这里的孝廉指的是郡里推荐给朝廷的人才,还不一定能够实授官职。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陶侃也必须竭心尽力,加以巴结。孝... 在魏晋这样门第森严的时代,陶侃这样的人被豪门名士拒之千里,只能在县里担任一个低阶办事员,比如管理县里的水坝。《晋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令人心酸的往事。 说鄱阳郡的孝廉路过陶侃家,陶家贫苦,一时间拿不出东西招待。他母亲只好剪掉头发,换了酒食,招待这个孝廉。就连孝廉带的奴仆,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这里的孝廉指的是郡里推荐给朝廷的人才,还不一定能够实授官职。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陶侃也必须竭心尽力,加以巴结。孝廉酒足饭饱后离去,陶侃“追送百余里”。追送一词尤其心酸,王澄这些贵族子弟大概不会做这么狼狈的事情。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像琅琊王氏这样的豪门大族多通过婚姻、交友、师生情谊、官场故旧等关系结成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相互推举、担保,以保证身处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进入官场的机会,即使偶被贬也能东山再起。 (展开)
1 有用 夏至 2025-03-17 23:10:23 广东
田老师的书读不进去啊,先看看这本打个大概基础,感谢